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课程设计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282326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课程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课程设计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物流111班 学号:201122302姓名:敖文英 指导老师:周盛世 20151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一、现代物流理论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根据国外物流发展情况,将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反应快速化。物流服务提供者对上游、下游的物流、配送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越来越短,配送间隔越来越短,物流配送速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2.物流功能集成化。现代物流着重于将物流

2、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进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3.物流服务系列化。现代物流强调物流服务功能的恰当定位与完善化、系列化。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现代物流服务在外延上向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至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在内涵上则提高了以上服务对决策的支持作用。4.物流作业规范化。现代物流强调功能、作业流程、作业、动作的标准化与程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推广与考核的动作。5.物流目标系统化。现代物流从系统

3、的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体的各种物流活动,处理好物流活动与商流活动及公司目标之间、物流活动与物流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求单个活动的最优化,但求整体活动的最优化。6.物流手段现代化。现代物流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管理为销售提供服务,生产、流通、销售规模越大、范围越广,物流技术、设备及管理越现代化。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得到普遍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系统运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卫星通讯、射频识别装置(RF)、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无纸化和智能化,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DOD)为在前南地区执行维和行动的多国部队提供的军事物流后勤系统就采用了

4、这些技术,其技术之复杂与精坚堪称世界之最。7.物流组织网络化。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现代物流需要有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速、机动,既能铺开又能收拢。分散的物流单体只有形成网络才能满足现代生产与流通的需要。8.物流经营市场化。现代物流的具体经营采用市场机制,无论是企业自己组织物流,还是委托社会化物流企业承担物流任务,都以“服务-成本”的最佳配合为总目标,谁能提供最佳的“服务-成本”组合,就找谁服务。国际上既有大量自办物流相当出色的“大而全” 、“小而全”的例

5、子,也有大量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例子,比较而言,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已经占到主流,即使是非社会化、非专业化的物流组织也都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9.物流信息电子化。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现代物流过程的可见性(Visibility)明显增加,物流过程中库存积压、延期交货、送货不及时、库存与运输不可控等风险大大降低,从而可以加强供应商、物流商、批发商、零售商在组织物流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以及对物流过程的控制。二、物流标准化理论物流标准化是指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保管、流通加工、资源回收及信息管理等环节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各类标准,达到协调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

6、效益。物流标准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1)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制定其各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以及业务工作标准。2)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3)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以上三个方面是分别从不同的物流层次上考虑将物流实现标准化。要实现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沟通和交流,在物流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建立通用的标准,首先要在物流系统内部建立物流系统自身的标准,而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建立又必然包括物流各个子系统的标准。因此,物流要实现最终的标准化必然要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标准化。物流标准化的

7、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1、物流标准化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或称后标准化系统。这是由于物流及物流管理思想诞生较晚,组成物流大系统的各个分系统,过去在没有归入物流系统之前,早已分别实现了本系统的标准化,并且经多年的应用,不断发展和巩固已很难改变。在推行物流标准化时,必须以此为依据,个别情况固然可将有关旧标准化体系推翻,按物流系统所提出的要求重建新的标准化系统,这就必然从适应及协调角度建立新的物流标准化系统,而不可能全部创新。 2、物流标准化要求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这是标准的三性,由于物流标准化的特殊性,必须非常突出地体现这三性,才能搞好这一标难化。科学性的要求,是要体现现代科技成果,以科学实

8、验为基础,在物流中,则还要求与物流的现代化(包括现代技术及管理)相适应,要求能将现代科技成果联结成物流大系统。否则,尽管各种具体的硬技术标准化水平颇高,十分先进。但如果不能与系统协调,单项技术再高也是空的,甚至还起相反作用。民主性指标难的制订,采用协商一致的办法,广泛考虑各种现实条件,广泛听取意见,使标准更具权威,易于贯彻执行。经济性是标准化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标准生命力如何的决定因素,物流过程不像深加工那样引起产品的大幅度增值,即使通过流通加工等方式,增值也是有限的。所以,物流费用多开支一分,就要影响到一分效益,但是,物流过程又必须大量投入消耗,如果不注重标准的经济性,片面强调反映现代科技水平

9、,片面顺从物流习惯及现状,引起物流成本的增加,自然会使标准失去生命力。3、具有较强的国际性。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表明,对外贸易和交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而所有的对外贸易又最终靠国际物流来完成。因此,我国的物流标准化从运输工具、包装、装卸搬运工具、流通加工等都要与国际物流标准相一致,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完善国内标准体系,提高运输效率,缩短文货期限,保证物流质量。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降低成本,增加外汇收入。现代物流管理方法约束理论(TOC,Theory of Constraint的首字母缩写),简单来讲,TOC就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

10、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TOC称之为约束,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来一一消除这些约束,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TOC强调必须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效益出发来考虑和处理问题,TOC的基本要点如下:1企业是一个系统,其目标应当十分明确,那就是在当前和今后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2一切妨碍企业实现整体目标的因素都是约束。按照意大利经济学家帕拉图的原理,对系统有重大影响的往往是少数几个约束,为数不多,但至少有一个。约束有各种类型,有物质型的,如市场、物料、能力、资金等,还有非物质型的,如后勤及质量保证体系、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员工行为规范和工作态度等,以上这些,也可

11、称为策略性约束。3为了衡量实现目标的业绩和效果,TOC打破传统的会计成本概念,提出了三项主要衡量指标,即有效产出、库存和运行费用TOC认为只能从企业的整体来评价改进的效果,而不能只看局部。库存投资和运行费用虽然可以降低,但是不能降到零以下,只有有效产出才有可能不断增长。TOC在企业中的应用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项目决策成本、招标费用、勘察设计成本、项目施工成本依次投入,各部分总和是项目总成本,然而它们并不相互独立,前期项目的投入影响着后期项目的投入,从而影响项目总成本。决策的失误可能造成工期延长、成本增加,设计的不合理会造成施工的重复、成本开支增加。随着项目开展,这些都是项目成本管理纵向上的问题。

12、而在项目成本管理的横向上,各阶段任务都有所不同,但各阶段都会受到相关因素影响。为保证项目总成本控制在可行范围内,须找出影响项目总成本的“瓶颈”,通过发现、分析这些“瓶颈”因素,并设法消除其对其他部分的影响,就能够确保项目在预算的成本控制范围内。具体步骤如下:(1)识别影响项目总成本的“瓶颈”,在这里就是要找到对项目其他部分成本影响最大导致项目总成本增加最多的阶段。(2)分析影响这一阶段成本的因素,形成改进项目总成本瓶颈计划。在此,对影响项目成本的质量、价格、工期及管理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因素,同时,考察本阶段成本调整后对其他阶段以及总成本的影响,通过成本协调,使总成本朝着最优方向发展。然后

13、决定如何充分利用瓶颈因素,制订计划。(3)其他阶段资源的安排要服从导致项目总成本增加最多的阶段。(4)改进整个项目系统的“瓶颈”,增加这一阶段的额外投入。(5)实施第四步后,为了继续提高系统的水平,回到第一步去发现新的瓶颈,最后直到整个项目系统的成本达到最优JIT准时制生产是一种全方位的系统管理工程。它象一根无形的链条调度并牵动着企业的各项工作能按计划安排的进程顺利地实施,因而又称为一种“拉动”式的生产模式。它与大批大量生产的福特模式生产线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后者是在每一道工序一次生产一大批零件,并需将其在中间仓库或半成品库中存放一段时间,然后再运送到下一道工序;而准时制生产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

14、采用拉动式的生产模式,准时地组织各个环节进行生产,既不超量,也不超前,以总装配拉动总成总配,以总成拉动零件加工,以零件拉动毛坯生产,以主机厂拉动配套厂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工序间的零件是小批量流动,甚至是单件流动的,在工序间基本上不存在积压或者完全没有堆积的半成品。准时生产的实现1、用看板组织生产过程表明,有两个存放在制品的地方(上道出口存放处和下道入口存放处),二处在制品越少则生产的准时性就越好,每减少一次在制品,都要大大改进各方面的管理,要付出极大的努力。2、原材料、外协件库存应与供方厂家有关,不易做到,只要按牵引式组织生产就达到准时生产的一个起始点,就可以沿着JIT方式指引的方向不断改进。

15、在制品放在出口存放处 出口存放处的在制品数量按生产看板数计算 生产看板挂在出口容器上当传送看板附在容器上容器不处于搬运过程就是放在入口存放处用发出的传送看板数来计算处于搬运过程和入口存放处的在制品数量控制看板的发出数量就控制了工序间的在制品的数量。(1)控制和调整在制品数量的方法。在固定生产作业计划期的期初发出看板(2)减少超过维持前后工序不平衡的在制品所对应的看板数。(3)减少看板,如出现问题找原因减少发出的生产看板数当需找出物料搬运方面以及需方工作地面存在问题减少发出的传送看板数。(4)生产中问题有些可以予以发现的,有些则只有通过减少在制品库存的方法才能发现。(5)从工人到管理员(每一个人)都动脑筋想办法来解决发现的问题。(6)采用最简单易行的、花费最少的方法使生产在新的低库存水平下运行。(7)当在较低库存水平下生产能够平稳地运行时,再减少一些看板。(8)重复以上过程,直至不需要看板,就实现了准时生产。精益生产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它致力于消除生产中的浪费现象,消除一切非增值的环节,使企业精确地生产精良的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