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及答题卷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274213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及答题卷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及答题卷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及答题卷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及答题卷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及答题卷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及答题卷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及答题卷资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竞晖学校九(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150分钟 分值:120分 出卷:陈小弟)1、 语言积累与运用(10分) 1、下面词语的字形及加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旁骛(w) 陨落(yn) 深遂(su) 强聒不舍(ku) B、亵渎(xi) 谀词(y) 睿智(ru) 怒不可遏() C、骈进(bing) 抽噎(y) 蕴含(yn) 一杯黄土(pu) D、灵柩 (ji) 繁衍(yn) 怜悯(mng) 恪尽职守(k) 2、下列加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

2、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D.孟宪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不同年龄的观众都非常喜欢。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 B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大的后劲,取决于包括科学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的高低。C引领、认识和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稳中看进,缓中看新,难中看机,变中看势。D在赣州举行花品齐

3、全、花色繁多、花态典雅的兰花展之际,赢得全国各地爱花之人的青睐。4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包含早春气息的柔风, ;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 ;你的辩答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 ;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A BCD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 ,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 。让你的

4、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 ,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可以改编成散文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可以改编成小说ABCD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4分)红梅 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6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

5、情感。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 12题。(12分)项籍弃书捐剑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

6、,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节选自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注释】项籍:项羽,名籍,字羽。去:去掉,指放弃学书。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略:大概。竟;完毕。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学剑又不成 B书足以记名姓而已C学万人敌 D项籍以力斗9解释加点词语(3分)(1)少: _ (2)敌:_(3)足:_10翻译下面句子。(2分)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11短文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非常中肯地对项羽、刘邦之争的结局及其原因进行评价的句子是 。(2分)12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

7、是什么?(3分)(3) 古诗文积累(8分)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今夜偏知春气暖, 。因思杜陵梦, 。 ,只有香如故。足蒸暑土气, 。 ,叶底黄鹂一两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3、 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7分) 石崖上的枣树【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

8、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

9、。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

10、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

11、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14、“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3分) 15、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2)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16、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4分) 17、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4分) (2)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