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工艺学教案(96新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267628 上传时间:2019-10-23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工工艺学教案(96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车工工艺学教案(96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车工工艺学教案(96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车工工艺学教案(96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车工工艺学教案(96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工工艺学教案(96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工工艺学教案(96新版)(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绪论复杂的机器有很多零件装配而成。不同的零件要有不同工种的工人加工而成。有精密铸造或冷挤压(无屑加工),但绝大多数零件离不开金属切削加工,车削加工就是其中一种。车削加工就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内容:第一章 车削的基本知识第二章1.1 车削和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一、车削的基本概念1. 工作运动2. 工件上形成的表面(1)已加工表面 工件上刀具切削后产生的表面(2)过渡表面 工件上由切削刃形成的那部分表面(3)待加工表面 工件上有待去除的表面二、切削用量的基本概念1.切削深度(背吃刀量p) 工件上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的垂直

2、距离,也就是车刀进给时切入工件的深度(单位:mm)公式: ap=dw-dm/2 dw待加工表面直径 dm已加工表面直径 (单位:mm)2.进给量()工件旋转一周,车刀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他是衡量进给运动大小的参数。(单位:mm/r) 纵向进给沿车床床身导轨方向 横向进给垂直于车床床身导轨方向3. 切削速度(vc)在进行切削加工时,刀具切削刃上某一点相对于待加工表面在主运动方向上的瞬时速度,(车刀在一分钟内车削工件表面的理论展开直线长度。)假设切屑没变形或收缩 公式: vc= dn/1000 或vc=dn/318d工件直径,mmn主轴转速,r/mm vc切削速度,m/min例:车削直径d=60

3、mm的工件外圆,车床主轴转速n=600r/min.求切削速度vc。(113m/min)注:应取符合机床铭牌上 1.2车刀一、常用车刀的种类和用途1. 车刀的种类2.车刀的用途(见绪论图)(1) 90车刀(偏刀) 车外圆、阶台和端面(2) 45车刀(弯头车刀) 车外圆、端面和到角(3) 切断刀 用来切断工件或在工件上切槽(4) 内孔车刀 用来车削工件的内孔(5) 圆头刀 用来车削圆弧面或成形面(6) 螺纹车刀 用来车削螺纹4. 硬质合金可转位(不重磨车刀)近年来在国内外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先进刀具之一。刀片用机械夹固方式装夹在刀杆上。当一个刀刃磨钝后,只需将刀片转过一个角度,即可继续切削,从而大

4、大缩短了换刀和磨刀的时间,并提高了刀杆的利用率。(形状多样)二、车刀的角度及其初步选择1.车刀的组成(1) 前刀面 刀具上切屑流过的表面。(2) 后刀面 分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与过渡表面相对的刀面称主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面叫副后刀面(3) 主切削刃 前刀面和主后刀面的相交部位,担负主要切削工作。(4) 副切削刃 前刀面和副后刀面的相交部位,配合主切削刃完成少量的切削工作。(5) 刀尖 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的联结部位。为了提高刀具强度将刀尖磨成圆弧型或直线型过渡刃。一般硬质合金刀尖圆弧半径r=0.51mm。(6) 修光刃 副切削刃近刀尖处一小段平直的切削刃。须与进给方向平行,且大于进给量。

5、2.确定车刀角度的辅助平面(1) 切削平面 通过切削刃上某选定点,切于工件过渡表面的平面。(2) 基面 通过切削刃上某选定点,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3) 截面 通过切削刃上某选定点,同时垂直于切削平面和基面的平面3.车刀的角度的主要作用车刀切削部分共有6个角度:前角()、主后角()、副后角()、主偏角(r)、副偏角(r)和刃倾角(s)。以及两个派生角度:契角(o)和刀尖角(r)。在截面内测量的角度:(1)前角() 前刀面和基面的夹角。影响刃口的锋利和强度,切削变形和切削力。大,锋利、减少切削变形、切削省力,切屑顺利排出。负(小),增加切削刃强度,耐冲击。(2)后角() 后刀面和切削平

6、面的夹角。在主截面内的是主后角(),在副截面内的是副后角()。主要减少车刀后刀面与工件的摩擦。 规定:与相应的平面夹角小于90度时为正,反之为负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有:(3)主偏角(r) 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改变主切削刃和刀头的受力和散热。(4)副偏角(r) 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背离进给运动方向间的夹角。减少副切削刃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5)刃倾角(s) 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控制排屑方向,负值时,增加刀头强度和保护刀尖。派生角:(6)契角(o) 在主截面内前刀面和后刀面的夹角。o=90-(+)(7)刀尖角(r) 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在基面

7、的投影间的夹角。r=180-(r+r)4.车刀角度的初步选择(1) 前角()A. 工件材料软,塑性材料,前角大;工件材料硬,脆性材料,前角小。B. 粗加工,前角小;精加工,前角大。C. 车刀材料的强度、韧性较差,前角小;反之,前角大。(2) 后角()A. 粗加工,前角小;精加工,前角大。B. 工件材料软,前角大;工件材料硬,前角小。副后角与主后角一般情况下相等。(3) 主偏角(r) 加工阶台轴时,等于或大于90度;中间切入时45度到60度(4) 副偏角(r) 一般采用6到8度,中间切入时取45度到60度。(5) 刃倾角(s) 一般车削时为0度;粗车时为负;精车时为正。三、常用车刀的材料1.必须

8、具备的基本性能:(1) 硬度(2) 耐磨性(3) 强度和韧性(4) 耐热性(5) 工艺性2.常用材料(1) 高速钢 w18cr4v(18-4-1) w6mo5cr4v2(6-5-4-2)(2) 硬质合金: K类(钨钴类) 碳化钨(wc)和钴 YG3,YG8,YG6 P类(钨钛钴类) 碳化钨(wc)、碳化钛(TiC)和钴 YT5,YT15,YT30 M类 钨钛钽(铌)钴类 P类加TaC或NbC而成。课题: 切削液、长度单位 教学目的、要求: 切削液的用途 教学重点、难点: 切削液的选择 授课方法: 教学参考书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及备注:、1.3切削液一

9、、作用1. 冷却2. 润滑3. 清洗二、分类1. 乳化液 乳化油加15-20倍水稀释而成2. 切削油 矿物油,少数采用植物油和动物油三、选用1. 根据加工性质(1) 粗加工,乳化液。(2) 精加工,极压切削油或高浓度的极压乳化液。(3) 孔加工,黏度小的极压乳化液和极压切削油。2. 根据工件材料(1) 钢件粗加工,乳化液。精加工,极压切削油。(2) 脆性金属,可用黏度小的煤油7%10%的乳化液,一般不加。(3) 有色金属,煤油和黏度小的切削油,镁合金用压缩空气3. 根据刀具材料(1) 高速钢 粗加工,极压乳化液。精加工,极压乳化液和极压切削油。(2) 硬质合金 一般不加,也可用切削液(乳化液)注意点:(1) 油状乳化油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2) 必须浇注在切削区域(3) 硬质合金必须一开始就连续充分地浇注,否则刀头要产生裂纹。1.4长度单位 我国的法定长度单位为米(m),但机械制图中规定为毫米(mm)。还有英制单位: 1in=25.4mm课题: 车轴类零件的车刀 教学目的、要求: 轴类零件的车削 教学重点、难点: 轴类零件的车刀选择 授课方法: 教学参考书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及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