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拓莫兰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肝病近期疗效观察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821592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7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拓莫兰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肝病近期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阿拓莫兰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肝病近期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拓莫兰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肝病近期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拓莫兰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肝病近期疗效观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胰岛素抵抗是糖代谢障碍的重要原因。胰岛素抵抗指 机体单位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有效利用功能下降,与胰岛素敏 感性呈反比。胰岛素抵抗程度与胰岛素分泌水平并没有本 质上的关系,血糖水平取决于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和胰岛素的 分泌水平的比较3。在稳态条件下,机体空腹血糖水平与胰 岛素抵抗程度呈正比,与胰岛素含量呈反比。在量的关系 上,空腹血糖等于胰岛素抵抗程度除以空腹胰岛素水平,得 出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 IR)在量上等于 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的乘积4。 本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空腹胰岛素含量明显高于正 常对照组,进一步证实恶性肿瘤患者稳态模式评估法胰岛素 抵抗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恶性

2、肿瘤患者糖代谢障 碍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胰岛素信号传导障碍是造成胰 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已经证实,创伤感染与胰岛素抵抗程 度明显正相关5。恶性肿瘤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机制可能涉 及胰岛素受体信号传导障碍,文献6 ,7报道感染所致的多 种炎症细胞因子(如TNF ,NO) 与胰岛素抵抗有关,TNF能够 诱导正常昆明小鼠出现胰岛素抵抗和乳酸升高,NO能够对 胰岛细胞造成DNA损伤。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 更易于发生感染8,感染所致的炎症细胞因子升高,在肿瘤 患者糖代谢障碍方面,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肿瘤条件下糖代 谢障碍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杜 炜,尘爱云,代进富 等.肝癌的糖

3、代谢、 胰岛素和C肽变化 的研究.肿瘤防治研究, 2000 ,27(3) :199 2 王占科,胡新勇,柴长春 等.严重创伤失血多器官功能不全综 合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变化及临床价值.中国 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03 ,15(1) :9 3 张素华,任 伟,李晨钟.2型糖尿病家系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研 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 ,15(1) :339 4 Ikeda Y, Suehiro T, Nakamura T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In2 sulin Resistance Index as Assessed by Home

4、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Endocrine journal ,2001 ,48(1) :81 - 86 5 祝仲珍,王占科,熊小平 等.严重创伤MODS高血糖患者内毒素 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实用中西医 结合临床,2005 ,5(1) :4 6 王占科,许霖水.不同方式注射TNF对正常小鼠胰岛素抵抗的 影响.基础医学与临床,1999 ,19(5 )471 - 472 7 李 强,许霖水. NO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胰岛细胞的作用.第三 军医大学学报,1999 ,21(1) :42 8 江 英,杨秀英,林世华 等. 397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 析.武

5、警医学, 2000 ,11(11) :655 (2005 - 01 - 21收稿,责任编辑 尤伟杰) 作者简介:王春霞,女,1960年出生。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科副主 任。主要从事肝病临床研究。 阿拓莫兰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肝病近期疗效观察 王春霞 田玉娥 (武警新疆兵团指挥部医院内科,乌鲁木齐830063) 关键词 阿拓莫兰 甘利欣 慢性肝病 20002004年应用阿拓莫兰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肝病 193例,经临床观察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 1 对象 观察组193例,男158例,女35例,年龄1670 岁,平均41.2岁。酒精性肝炎23例,药物性肝损害16例,脂 肪肝

6、肝炎29例,慢性病毒性肝炎41例,肝炎后肝硬化84例。 对照组100例,男86例,女14例;年龄1869岁、 平均40. 3 岁。酒精性肝炎12例,药物性肝损害8例,脂肪肝肝炎10 例,慢性病毒性肝炎30例,肝炎后肝硬化40例。 1. 2 方法 观察组采用阿拓莫兰1 2001 800 mg ,甘利欣 150 mg分别加入5 %葡萄糖液250 ml中静滴,1/ d。对照组用 阿拓莫兰1 2001 800 mg ,加入5 %葡萄糖液250 ml中静滴, 1/ d ,均60 d为一疗程,同时行对症治疗,不用其他抗病毒、 免 疫调节剂或降酶药物。 1. 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2000年上海市阿拓莫兰临

7、床协 作组所定标准1。分显效、 有效、 无效三级。显效 : (1) 自觉 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 (2) 肝脾肿大缩小或稳定不变 ; (3) 肝 功能检查ALT、AST或/及SB恢复正常。有效 : (1) 自觉症状 好转或稳定不变 ; (2) 肝脾肿大不变 ; (3) 肝功能检查ALT、 AST或/及SB较前降低 50 %以上。无效:无变化、 达不到以 上标准或病情进展者。显效和有效计为总有效率。 1.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以 ?xs表示,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采用t 检验。率的比较采用 2 检验。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

8、标变化 两组治疗前后ALT、 AST、TBIL、GGT、ALP均有明显好转,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肝功 能指标,变化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 ,( P 0105) ,表明 阿拓莫兰单用或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肝病均能明显改善肝 功能各项指标,详见表1。 2.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均可明显改善慢性肝病患者 临床症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 1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0.0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表明联合用 636 武警医学 (Medic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Vol.16 No.08 20

9、05 - 08出版 药优于单一用药,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变化的比较(?xs) 组别时间ALT(IU)AST(IU)TBIL( mol) GGT(IU) ALP(IU) 观察组治疗前3681123319162.881.5115.1111.7129.2109.4 治疗后4322402230.221.287.395.2103.282.6 对照组治疗前352943458961.679.4106.2107.4128.2107.3 治疗后60.457.8441937.839.288.294.8107.583.3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较,P 0.0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及疾病

10、例数(n , %) 疾病 观察组 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 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酒精性肝炎2315(65.2)8(34.8)0(0.0)100125(41.7)7(58.3)0(0.0)100 药物性肝损害169(56.3)6(37.5)1(6.2)93.883(37.5)4(50.0)1(12.5)87.5 脂肪肝性肝炎2914(48.3)11(37.9)4(13.8)86.2103(30.0)5(50.0)2(20.0)80.0 慢性病毒性肝炎4124(58.5)15(36.6)2(4.9)95.13016(53.3)11(36.7)3(10.0)90.0 肝炎后肝硬化8427(

11、32.1)41(48.8)16(19.1)81.94010(25.0)16(40.0)14(30.5)65.0 合计19389(46.1)81(42.0)23(11.9)88.110037(37.0)43(43.0)20(20.0)80.0 注: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 0101 2. 3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7例出现轻度胃肠道 反应如恶心,无呕吐;2例轻度胸闷、 心率加快。放慢输液速 度后症状缓解。不良反应率为4. 7 %。对照组1例出现恶 心;2例心悸、 心率快;1例皮肤瘙痒、 未见皮疹。不良反应发 生率为4.0 %。两组肾功、 电解质、 血尿常规均正常。 3 讨论 阿拓莫兰即注射

12、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细胞内重要 代谢调节物质,存在于细胞中,对细胞具有多种生化作用。 提供的巯基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与多种化学物质和其代谢 产物结合而使细胞免受损害2。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改善肝 脏的合成、 解毒、 脂肪代谢、 胆红素代谢及灭活激素等功能, 促进胆酸代谢,加快肝功的恢复3。甘利欣主要成分为甘草 酸二铵盐,具有较高的亲脂性,易与体内受体蛋白及类固醇 激素靶细胞结合,产生肾上腺皮质样的药理作用,从而抑制 肝脏间质炎性渗出,减轻汇管区炎性细胞的浸润和水肿使肿 大的肝脏回缩。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具有双重调节 作用,可保护肝细胞不被免疫反应破坏,稳定肝细胞溶酶体 膜和线粒体产生护肝作

13、用4。临床研究甘利欣有明显降低 慢性 肝 炎 患 者ALT、AST作 用,降ALT作 用 显 效 率 为 89.5 %5。本结果表明阿拓莫兰联合甘利欣治疗慢性肝病 优于单纯用阿拓莫兰,对酒精性肝炎、 药物性肝损害、 慢性病 毒性肝炎均有较好疗效,对脂肪肝性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亦 有效,不良反应较少、 轻微,安全易耐受,可作为临床上护肝 治疗首选用药方法。 4 参考文献 1 戴 军,茅益民,曾民德.阿脱莫兰治疗慢性肝病疗效观察.胃 肠病学,2000 ,5(1) :62 - 63 2 何念海,顾长海.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临床内科杂志,1996 ,(6) :27 3 李与权,曾建好,杨明婕 等.阿拓莫兰对重度酒中毒治疗作用 的探讨.中国新药,2004 ,3(4) :105 4 叶维法.当代肝脏疾病治疗学.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0138 5 吴锡铭,甘利欣.一种新型抗肝炎剂的研究.现代应用药学, 1995 ,12(4) :52 - 53 (2005 - 01 - 15收稿,责任编辑 董 兵) 736 武警医学(Medical Journ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Vol.16 No.08 2005 - 08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