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前阅读背诵材料32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821489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前阅读背诵材料3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前阅读背诵材料3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前阅读背诵材料3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前阅读背诵材料3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前阅读背诵材料3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前阅读背诵材料3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前阅读背诵材料3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前阅读背诵材料(三十二)情景默写6.诗经卫风氓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讥讽女主人公的两句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表现男女曾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诗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反映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的句子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

2、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8.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9.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描写女主人以平静、坚强的心态从容面对违背誓言、不念旧情的丈夫的两句诗:反

3、是不思,亦已焉哉!)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14.以女主人的专一反衬氓婚后变心的诗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15.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中表达什么事物都有个限度的两句诗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16.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初中篇目孔子语录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句子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4、知。4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鱼我所欲也1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2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舍生而取义者也。3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4说明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高三作文高三作文行文思路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5、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个字。【例文】放 下所谓放下,大概就是指对那些身外之物,无关的利益纷争置之不理。有时候,适时地放下,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智慧,不是软弱,而是一种超然。(阐述破题,引出观点。)人生在世,总会有很多羁绊,很多重负。事事在意,事事执着,可能会给自己增加无谓的负担,平添无谓的烦恼。这时候,我们需要放下。放下代表着解脱,它能让我们更加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该放即放,无需眷恋。(简要分析为什么)曼德拉放下仇恨,把怨恨留在身后,也解放了自己。当年,曼德拉因反对种族压迫而入狱,饱受摧残。当他出狱当上总统之后,在就职典礼上

6、,却恭敬地向当年虐待他的看守致敬,这一举动令所有在场的人为之动容。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放下怨恨,宽容了别人,也释放了自己。(正面举例分析放下的作用)事事在意,不懂得放下,以冷眼面对冷眼,世界只会变得更加盲目。现在世界上纷争不断,大多出于互相报复,不懂得放下。911事件之后,美国为了报复袭击者,借打击恐怖组织之名,出兵伊拉克。逞一时之义气,报一时之怨恨,但也使自己陷入了战争的泥潭,难以抽身,更令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到处树敌。所以不懂得放下,可能会令自己得不偿失,作茧自缚。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使大奸

7、大恶之人,只要放下恶念,依然有成佛的可能。但是如果执迷不悟,心中恶念不放,自然也就跌入万劫不复之地。一念菩提,一念地狱,皆因是否懂得放下。(反面举例分析不懂得放下的后果,正面举例分析对比)但是,有些事情我们却不能轻易放下,而要敢做敢当,坚决拿起。18个路人面对被撞的小悦悦,竟然都没有停下脚步,伸出援手,而是放下了恻隐之心,这是他们的可悲,也是社会的可悲。企业为了逐利,制假贩假、黑心棉、地沟油、毒大米层出不穷,皆因他们放下了企业的良知和责任。因此,道德、良知、责任.这些人性的光芒,我们万不可放下。(辩证分析)世界著名的武术家、演员李小龙曾说过: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放下其实也是在清空杯子,

8、它能让我们内心变得更纯粹,而让我们有更大的度量去容纳这个世界。放下那些该放的,拿起那些该拿的,方是真智慧。(首尾呼应,总结全文。)行文结构:提出观点-解释观点-正面论证-反面论证-辩证分析(联系现实)-总结全文【例文】不放下不放下,意昧着坚守,不放弃,执着于自己的追求,奔跑于自己的方向。欲成大事者,须有不放下的精神。(阐释破题,引出观点)人生路上,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行走,有的人走到了理想的终点,但有的人却半途而废,放下了那些最初的梦想,因此兜兜转转,一事无成。轻易地放下,代表着放弃,遇难则退却,遇挫则消沉,这样的人难有一番作为。矢志不渝,迎难而上,不放下,不放弃,才能一路奔跑向前。所以,凡事勿轻

9、言放下。(简要分析为什么)不放下,坚持到底,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流行歌手周杰伦的成名之路充满艰辛。他写的歌因曲风怪异,多次被人拒绝。但是他没有因他人的拒绝而轻易放下他的音乐追求和创作理念。正是因为这种不放下的执着才令华语乐坛多了一位新天王。正如他所说:“我为这一天,努力了20年,在此期间,我从来不曾放弃。”因不放下而与众不同,因不放下而成功。所以,不放下,再坚持一会,可能会拨得云雾见青天。(正面举例分析需要不放下)凡事轻易放下,大多一事无成。西楚霸王项羽当年被围垓下,突围至乌江,本可“江南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他在现实困境面前,却轻易地放下了当年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最终选择了

10、自刎乌江。一代霸王,终成千古遗憾。同为战败者,越王勾践却从来没有放下过复国强国的理想,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终反败为胜,成为最后的强者。成功路上有顺境,也有逆境。荆棘满布,坎坷崎岖,我们不应轻易放下最初的梦想。黎明之前总是最黑暗的,但是度过那段最黑暗的时光,也许就会迎来那灿烂的朝阳。不放下,坚守梦想,执着追求,会离成功更近。(反面举例分析轻易放下的后果,正面举例分析对比)不放下,代表的是坚守,但是有时候,不放下也有可能代表着盲目固执。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华民族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本应痛定思痛,忏悔改过。但是很遗憾的是,日本有些右翼分子却死不悔改,抱着“大日本帝国”的虚荣心不放下,否定战争,

11、美化战争。近期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令人尊敬的的民族应该是能放下私念、贪念、恶念的民族。盲目的坚守,固执的不放下,只会更加暴露一个民族的丑陋。(辩证分析)成功总在风雨后,面对风雨,我们需要具备不放下的精神,坚守梦想,不抛弃,不放弃。但对于那些风风雨雨,我们也应坦然面对,俗话说:拿得起,也要放得下。(首尾呼应,总结全文)行文结构:提出观点-解释观点-正面论证-反面论证-辩证分析(联系现实)-总结全文新闻时评吐槽药酒“有毒”被抓,须解未竟之问2018-04-16 17:58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作者:张智全去年12月19日,广州省医生谭某在网上发帖称,在老年人

12、群体中热销的鸿茅药酒,成分中含有多种毒性中药材,并在标题上指鸿茅药酒是“毒药”。今年1月10日,谭某被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警方跨省抓捕。面对汹涌舆情,4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警方发布通报,称对谭某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系因其行为“损害商品声誉”。损害商品声誉是我国刑法第221条规定的一款罪名,构成该罪须有“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谭某在网上发帖揭露鸿茅药酒存在虚假宣传的行为,是否涉嫌损害商品声誉,在司法未作判决前不能妄加揣测,更不能先入为主地进行舆论审判,但该案本身的多重疑点,都需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给公众一个明白交待。在法理上,损害商品

13、声誉罪的核心构成要件是,须有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的行为,如果涉案者“捏造”了事实没有“散布”,或者只“散布”而没有“捏造”事实上均不能作为刑事案件处理。就本案而言,谭某的行为很难与捏造虚假事实对号入座。恰恰相反,谭某的帖子大量引用了监管部门对鸿茅药酒虚假广告宣传的权威结论,告诫老年人不要上当受骗,健康时报4月16日的报道也证实了鸿茅药酒长期进行违法虚假宣传、数十次被暂停销售的客观事实。谭某对于一个存在虚假宣传问题的企业揭露原料问题,当地警方就对其进行跨省抓捕,显然站不住脚。任何犯罪行为的成立,须以主观上的故意和客观上造成的损失为构成要件。谭某对鸿茅药酒夸大功能的虚假宣传予以揭露,与主观故意不沾边

14、;更何况,该案关于鸿茅药酒是否因为谭某发帖行为导致了损失,目前尚无权威定论。尽管警方称有证据证实鸿茅药酒损失了140万余元,但这些证据,并不能证明鸿茅药酒的损失与谭某有一对一的因果关系。我们若以常理角度思考此事,一篇阅读量仅2000余次的帖子给商家造成140万余元的巨额损失,也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尤需指出的是,损害商品声誉罪属于轻微犯罪,与民事侵权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司法实践中,一般不对这类涉案人员轻易处以抓捕的刑事强制措施,这既契合了刑罚的教育功能,又能遏制刑罚过于严厉而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弊端。一言以蔽之,谭某网上发帖吐槽药酒为“毒药”遭跨省抓捕一事,有太多疑点需要被正视和解答。当务之急,警方应让

15、公众明白谭某是否真正涉嫌损害商品声誉,而不是继续让舆论发酵。精品阅读当孟子遇见理想主义者李敬泽【导读:任何一个人的精神活动,都终究离不开人要吃饭这个事实,他的思想、想象和精神是他在世俗生活中艰难搏斗的成果,即使是佛,也要历经磨难方成正果】孟子有理想,但有时他会遇见比他更有理想的理想主义者。比如那日,酒席散了,他的弟子彭更借酒撒疯提意见:像您老人家这样,驾着几十辆车,数百个弟子跟着,从这一国吃到那一国,这,这也太过分了吧?孟子的表情我们看不见,但我愿意相信他的脸上平静如水。他答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只要有真理,吃人家一顿饭又有何妨!当年尧把天下都送给了舜,舜也没客气,你难道认为舜也过分吗?孟老先生啊,话不是这么说的,人家明明是说你过分,你马上抬出个舜来。舜是大圣人,战国时代的读书人当然不敢非议,这不是拉大旗作虎皮又是什么呢?愤怒青年彭更没被吓唬住,说了一句直指要害的话:“士无事而食,不可也。”这是惊雷,两千年来响在知识分子的噩梦里:你们这帮家伙,不劳动而白吃饭,不行!孟子不得不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他看着彭更愤怒的眼睛,必是从中看到了广大的沉默人群。于是他字斟句酌地说了一番话,大意是:社会分工不同,知识分子行仁义之道,守精神家园,也算是一份工作,应该像木匠和修车师傅一样有一碗饭吃。彭更愣了一会儿,忽然,他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