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211500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曲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河曲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河曲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河曲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河曲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曲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曲高层建筑基坑开挖支护专项施工方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目 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四、场地周边既有建(构)筑物及管线情况五、总体方案5.1 总体施工顺序5.2 基坑支护型式5.3 设计计算5.4 基坑工程施工要求5.5 基抗变形监测要求5.6 应急措施5.7 施工质量检测要求5.8 其它5.9 施工重难点分析六、施工部署及安排6.1施工准备6.2工期安排6.3资源配置七、主要施工方法 7.1地表清理及防排水设施施工7.2基坑开挖7.3土钉墙支护7.4基坑回填八、施工组织管理 8.1公司组织管理机构框图8.2公司组织管理8.3 项目部组织与管理8.4 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8.5 配合、协调、管理、服务

2、方案8.6配合与协调 九 施工进度计划9.1 施工进度计划9.2 施工进度计划保障9.3工期保障措施十 、总平面布置及管理10.1 总平面布置原则10.2 施工平面布置设计10.3 施工总平面管理十一、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11.1质量保证体系 11.2严格执行质量保证管理制度11.3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1.4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1.5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1.6 环保施工措施11.7 季节性施工措施十二 、应急预案12.1 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12.2应急响应、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12.3 应急救援机构与职责12.4 应急资源、应急训练和演习12.5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2.6 台风、暴雨期防汛抢险应急

3、方案 12.7 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12.8 消防应急预案12.10 突然停电应急预案一、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1.3、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1.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5、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502-2002)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01)1.8、现状施工条件及场地情况;1.9、本公司质量体系、环境/职业健康体系的相关

4、文件要求和经验资料。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河曲县高昇华庭1、2楼工程建设单位:河曲县格能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单位:上海大同一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化学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勘察公司监理单位:忻州蓝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太原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2.1、拟建工程1#2#楼场地位于河曲县黄河大街西南,拟建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为1#楼17层,建筑面积13110.94,建筑总高度为49.6m;2#楼14层,建筑面积11462.15,建筑总高度为40.6m; 2.2、本工程设计1#楼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889.415m(国家85高程基准),基坑开挖面施工标高-4.20m(工程桩承台垫层底),基坑开

5、挖深度为自现状地面下5.85m。2#楼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883.015m(国家85高程基准),基坑开挖面施工标高-1.90m(工程桩承台垫层底),基坑开挖深度为自现状地面下8.3m。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根据勘察测绘院2013年6月完成的XX市2013年廉租房和公租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钻探揭露,场地内的地层自上而下共划分为5个岩性单元层,各层土的岩性特征分述如下:填土层(Q4ml):杂色,含石灰、砖块、混凝土块等杂质。 该层于场地西北角分布,层厚1.2m。粉砂层(Q4al+pl ):黄褐色,稍密, 稍湿。矿物质成分为石英、长石等。该层土均匀,级配单一,粘粒含量较低。该层平均层厚8.89

6、m。粉砂层(Q4al+pl ):黄褐色,稍密, 稍湿。矿物质成分为石英、长石等。该层土均匀,局部夹薄层卵石,级配单一,粘粒含量较低。该层平均层厚9.79m。卵石层(Q4al+pl ):褐灰色,中密密实,圆形及亚圆形,砂质充填,充填程度高,母岩成分以灰岩和砂岩为主。砂岩:紫红色粉砂岩为主,局部为泥岩,强风化,矿物成分以长、石英为主,块状结构,岩心较破碎。四、场地周边既有建(构)筑物及管线情况4.1、1#2#楼周围围民房。4.2、基坑工程安全等级:本场地位于河曲县黄河大街西南,场地原始地形自西向东倾斜,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三级。4.3、地下障碍物:主要分布有回填的建筑垃圾等。4.4、周边环境条件:南侧

7、部分地段临时支护结构施工需占用现有道路。五、总体方案5.1总体施工顺序1#楼基坑5.85m随开挖随支护(基坑土钉墙支护)结构施工基坑回填。2#楼基坑8.30m随开挖随支护(基坑土钉墙支护)结构施工基坑回填。5.2基坑支护型式5.2.1、设计采用放坡+钢管土钉支护开挖,放坡坡率1:0.51:0.8。5.2.2、基坑采用敝开式开挖,坑内设集水坑集水明排,基坑顶、底部位设截(排)水沟及集水井集中排水。5.3设计计算5.3.1、计算参数选取(1)依据勘察报告建议指标,并结合当地经验取值。(2)基坑周边地表施工临时荷载,按10KPa考虑,作用宽度3m,场地东侧活动板房荷载值按20KPa考虑,作用宽度6m

8、,1#楼与2#楼之间的临时施工道路荷载值按30KPa考虑,作用宽度4m。 (3)地下水位计算值按当期勘察水位埋深,因此基坑不用降水。5.3.2、计算方法(1)采用理正深基坑支挡结构设计软件 SPW7.0版辅助设计计算。(2)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及周边环境条件,确定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3)采用增量法单元计算模式,共划分11个地质模型分别计算,计算内容及结果均按规范要求,并满足设计安全系数要求。5.4基坑工程施工要求5.4.1、放坡(1)放坡高度3.58.3m不等,放坡坡率为1:0.51:0.8。(2)坡面敷设6.5150150mm钢筋网,喷射C20细石砼,喷射厚度80mm。喷射砼采用湿喷法施工

9、,喷射砼面层分段分层进行,每层分两次喷射,第一次喷射30mm厚,然后挂网安装土钉锚固后,再喷射第二次50mm厚。(3)细骨料宜选用中粗砂,含泥量应小于3%,粗骨料宜选用粒径不大于20mm的级配砾石,水灰比宜取0.45。(4)土钉杆体材料采用48x3.2普通焊接钢管,长度6m和9m,成孔角度15,要求打入式施工。全长段压力注浆, 注浆材料采用标号42.5的普硅或复合硅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0.5,注浆压力1.02.5Mpa。土钉端头部分采用两根18构造钢筋及连接钢筋与钢筋网连接牢固。(5)坡脚处设置短木桩密排及堆码砂袋护坡。(6)根据地下水埋深情况,部分支护段坡脚部位设置一排泄水孔。5.4.2、排

10、水沟、集水坑(1)截、排水沟过水断面尺寸为300300mm,砖砌,砂浆批挡。(2)集水坑视现场条件选定,一般布置于拐角处,基坑排水应经集水坑后统一接入市政排水系统,严禁无序乱排。5.4.3、坑内排水(1)根据土方开挖进度,开挖过程中分层、分段设置临时集水坑超前集水明排降水。集水坑的位置和数量可现场调整确定,以保证疏干降排水进度和效果满足施工要求为准。(2)基坑降排水施工应与土方开挖同步或超前进行。5.4.4、安全防护栏采用48脚手架钢管制作,扣件紧固连接,并埋入硬土层中。5.4.5、基坑土方开挖基本要求(1) 当支护结构构件强度达到开挖阶段的设计强度时,方可下挖基坑。土方开挖宜按照“分层、分块

11、、对称、平衡、限时”的原则,按支护结构设计规定的施工顺序和开挖深度分层开挖,分层开挖厚度不宜大于1m,分段开挖长度不宜大于25m,土方开挖后应及时跟进施工钢管土钉。(2)土钉的施工作业面与土钉的高差不得大于500mm,严禁超挖。(3)机械挖土宜挖至坑底以上200300mm,余下土方应采用人工修底。雨期基坑开挖宜逐段逐步进行,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坡体稳定性。(4)基坑周边施工材料、设施或车辆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要求的地面荷载限值。(5)采用机械开挖辅以人工配合进行基坑施工,基坑开挖采用放坡法分层分段进行,依据土钉支护间距将基坑由地面向下划分成几个开挖层,每个开挖层平面内划分为多个开挖段,单个开挖段

12、基坑开挖与支护交替循环进行,随开挖,随支护。(6)基坑开挖前,先改移场区范围内及周边地表干扰施工或影响基坑稳定的既有结构物。之后进行地下空洞普查和物探工作,调查场区范围内是否存在空洞、水囊、地下构筑物及管线等既有结构,查明其布设、走向、埋深等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或改移。(7)核实场地高程,之后进行2m深探沟开挖并施作基坑周边地表截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向地下渗透,使径流远离边坡,后进入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8)如施工过程中遇明水或处于雨季施工基坑,可采用开挖过程中在基坑中设集水井,集中引排的方式进行降水,确保基坑无水作业条件。(9)机械开挖至基坑底以上30cm左右时,停止开挖,人工找平至基

13、底设计标高。验槽合格后,施作素混凝土垫层。5.5基抗变形监测要求5.5.1、基坑变形监测等级按三级标准进行监测。5.5.2、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相关规定,基坑工程的变形监测工作应委托第三方专业单位承担。5.5.3、监测内容及监测报警值:放坡段顶部最大水平位移绝对值80mm,变化速率20mm/d,竖向位移绝对值80mm,变化速率10mm/d;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绝对值70mm,变化速率10mm/d。5.5.4、监测频率:基坑土方开挖期间1次/1d,坑内底板浇筑后1次/3d,直至土方回填完毕。5.5.5、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率: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

14、值。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4)超深超长开挖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5)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长或超过设计限值。7)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当出现上述现象时应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璋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5.6应急措施5.6.1、及时对坑内外的排水系统进行必要的完善和维护,防止雨水浸泡土体。如遇强降雨时,基坑顶部周边宜设置挡水墙,增加抽水泵抽排水。5.6.2、当施工过程中坡面出现裂缝、坑壁松塌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在基坑内外一定范围进行土体加固,并在坡顶卸土减载,禁止车辆通行,减少施工动荷载。5.7施工质量检测要求5.7.1、施工所使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