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某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821136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某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年某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年某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年某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年某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某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某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我区中小学生的思想状况把握新时期学生的新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近期区教委基教科对各直管学校、乡镇各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德育调查活动调查在我区城乡12所小学18所初中、5所高中中进行共收到有效答卷4383份内容涉及学生的理想与追求、自我认识、基础文明、亲子关系、兴趣爱好、两性交往、法制意识、心理状态等8个方面调查兼顾了城市、农村的各级各类学校基本能反映我区中小学生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区教委组织各校德育骨干进行数据统计、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形成报告材料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依据 一、学生思想道德的基本状况 (一)理想与追求

2、调查显示当今的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更务实、更现代、更人性也更重视个人的发展这是社会的人本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具体体现无庸质疑这一代的中小学生是历史上最优秀的一代他们的独立性很强不来虚的失去了崇高的理想但却有扎实的追求虽然在太强调自我的时候可能忽略了对别人的关照;他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可能对社会的责任想的不多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这一代人本质的优点 1、功利的学习目的务实的人生态度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体现人生价值取向的郑重的问题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学生把金钱、地位和安逸的生活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在被问及“你认为学习的目的”时多数学生选择了“为自己以后能找个好工作”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

3、“报效祖国服务大众”可见昔日学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在今天学生身上以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功利的人生态度 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孩子们早早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他们目睹了下岗的危机暴富的神奇逐渐拉开的贫富差距使他们十分现实地考虑自己的将来这种表现在城市学生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城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选择为自己而学习的比例均大大超过农村学生)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种倾向作为个人主义来批判而是应该帮助学生很好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肯定他们重视个人、重视个*利以及自我价值的倾向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过分地关注自我也会产生社会化方面的不良倾向会产生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教育中应

4、该重视的问题 但是近年来老师们似乎也不再喜欢用高尚的道理来教育学生他们已经习惯于用“不好好学习就找不到工作”等通俗的小道理来激励学生他们认为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太过空泛远不如小道理来得实在但这些看似实在的小道理永远无法搭建起青年一带神圣的精神的殿堂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价值观呈现明显的滑坡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传进来的种种基于个人本位的思想观念既强化了中学生自我奋斗、自我拼搏的意识又强化了中学生注重个人利益、满足个人欲望的思想以及追求名利的人生观念这在客观上促使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从社会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进而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和自主性近年来各中学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分数渐渐成为老师们最重要的追求大家都忙于“

5、授业”却渐渐忘却了“传道”的责任长期流水线式的工作方式让中学老师们对教育的神圣内涵日渐麻木这一点在“非典”肆虐之时表现的尤其明显危难当头大战在即中学老师们的热情与责任心远不如小学的同行在这种功利的社会背景和教育氛围之下相当比例的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表现出迷茫与困惑这种困惑在初中生身上最突出调查显示:初中生选择“说不清楚为什么学习”的比例远远高于小学生和高中生 2、尊重知识却鄙视劳动 在被问及自己理想的职业时学生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再也没有过去“我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那种异口同声可见当代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远胜与前人希望成为高级知识分子或科技工作者的人数最多排在第三位的是选择做一个机关工作人员这

6、三项合计人数接近80%想当老板的人并不算多仅占16.7%只有愿做知识分子的人数的一半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作用普遍认同而且学生对金钱的态度比一般想象的要冷淡的多在他们心中知识更重于金钱但93.2%的学生还是趋向于收入稳定而丰厚的职业 调查显示选择做技术工人或农民的人数合计不到8%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当前工人和农民的境遇和社会地位的确无法与其他几种职业相比而且这一代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即使农村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也远不如以前的孩子城市的学生劳动的机会更少家长、老师仅对学生的成绩提出要求甚至还向学生灌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落后思想这些都增加了学生对劳动的鄙夷事实上国家的发展需要大批

7、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且学生中的大多数也将进入普通劳动者的大军追求较高层次的职业本也无可厚非但学生对劳动的鄙夷的态度既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人成长因此在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对生产劳动的深厚感情是一项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 3、长大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仍是孩子们的首选 69%的学生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22.7%的学生不想参加任何政治组织希望自己成为*党派成员的学生占8.7%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党的知识了解很少但长期的教育使他们对党有一种朴素的感情这其中也不能排除其他动机的参与但至少说明对党的支持与信任是当代学生思想的主流这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

8、础 (二)基础文明 1、基础文明水平显著提高 调查显示43.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40%以上的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基本能做到不随地吐痰两项合计人数超过80%这个比例应该远远好过成人72%的女生和61.54%的男生在风景区会将吃剩的果核放在包里遇到垃圾箱再扔;68%的女生、61%的男生在进敞开的别人的房间时会先敲门这无疑是十分有礼貌的行为有不少同学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处处展现着自己的道德素质把口香糖吐在纸中扔进垃圾箱公共场所低声说话男孩子知道谦让和照顾女生等等同学们都喜欢与有爱心彬彬有礼文明守纪的人交往很少有人会喜欢一个总是不顾忌别人感受行为粗鲁的人做自己的朋友 可

9、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德意识已渐入人心另外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德育的方向从高高在上的政治说教转向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多年扎扎实实的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 但也要看到学生在问卷中所反映出的道德水平与人们的感觉有很大出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感觉乱扔杂物、随地吐痰在中小学生中十分普遍这说明问卷调查的结果并不完全反映了的情况很多同学只是纸上谈兵答案只是答案大家都知道应该怎样做但落实到行动上就不是这样了因此加强学生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仍然任重道远 2、城市学生优于农村 城市学生选择“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的比例远高于农村学生其中城市初中此选项比例为49.4%农村为20.4%相差29个百分点;城市

10、高中为48.2%农村为38.5%相差近10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基础文明水平与物质环境密切相关城市孩子的居住环境、公共活动场所、学校环境都大大优于农村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学校基础文明的养成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可喜的是农村小学生不随地吐痰的比例已与城市学生不相上下文明的习惯需要长期的积淀相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还会不断提高 3、初中生行为习惯最差 “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的学生小学有45.6%高中有43.4%初中只有38.5%而初中学生选择“能意识到但做不到”或“认为做到做不到无所谓”的比例却远高于小学和高中最通俗的解释是:小学生听话高中生已经懂事初中学生最难

11、管诚然初中正处于反叛与激变的关键年龄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对师长的指令言听计从而且还没有像高中生那样的自我修养意识许多人对个性的理解极不成熟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初中学生把奇装异服当作“美”把污言秽语不拘小节当作“酷”初中生的违纪率和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率都要高于小学和高中 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小升初考试的废止小学素质教育渐入正轨小学生的基础文明习惯大大改善高中生本就是优秀初中毕业生的集合(本次调查职高比例较小)诸多习惯差、学习也差的学生没有机会进入高中校门因此高中学生整体素质较高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初中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校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对升学率片面追求使初中德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而实效性也大不如小

12、学和高中 初中是人生的关键年龄此时的学生逐渐开始形成关于人生的最初的观念行为习惯也渐渐定型此时的教育往往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抓好初中德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调查显示:“只知给吃穿别的都不问”的家长仅占2.7%可见绝大多数家长都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采取放任态度的家长人数极少对孩子“百依百顺”的家长占9.3%这和大家的感觉有很大差距一方面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学生即便家长对他们百依百顺许多学生还会感觉不满足因此他们不会选择此选项;另一方面说明溺爱型的家庭的确在逐渐减少在大家的观念中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溺爱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

13、问题大家把独生子女们戏称为“小皇帝”、“小太阳”以为他们是被惯坏的一代事实上家长们只是在家务劳动方面有娇惯孩子的倾向但在学习方面却从不马虎要求之严标准之高都是以前的家长无法比拟的“对孩子什么都管让孩子受不了”的家长占12.6%严苛型和溺爱型的家庭大致都保持在10%的比例而且严苛的家庭还要稍高一些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往的许多老百姓忙于生计顾不上子女教育)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将不断提高74.3%的孩子认为家长“能支持、理解自己而且不溺爱孩子”此选项比例最大而且在被问及“遇到心理困惑习惯于求助于谁”时?6.8%的孩子会求助家长高于求助老师的比例;在被问及“在你成长

14、过程中受谁影响最大”时58.5%的孩子认为家长的影响最大当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多出生于六七十年代多数接受过系统的初等教育其文化水平较以前有很大进步加上媒体、书刊和各类家长学校对家教知识的普及家长的教育观念及行为也有很大改善 2、家长对初中生管得最严 如果队把“对孩子百依百顺”的家长作一个纵向比较会发现小学与高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初中小学生年龄小高中生已不太需要家长操心而初中的孩子界于懂事与不懂事之间代际冲突比较突出 3、对子女不管不问的家长仍占一定比例 调查显示1.3%的孩子反映得不到家长的疼爱如果把部分孩子“家丑不外扬”的心理考虑进去这个比例还会升高估计要达到3%左右这一部分孩子多出自离异家庭父母双

15、方都不愿意尽监护责任有的跟着爷爷奶奶过有些干脆脱离家长的监护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对人对事十分冷漠而且有很强的反社会心理有些孩子在学校成绩和表现极差而且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十分敏感许多人整晚混迹于网吧、游戏机厅之中与社会青年相交结拉帮结派滋扰校园很多孩子早早的辍学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国家的民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明确规定了家长对孩子监护责任但缺乏得力监督保证机制社区、公安、民政等部门在法律上虽然对该部分孩子也有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落实的情况很不好通过司法程序虽然在理论上可以解决孩子的监护问题但只有形成诉讼法院才可能介入孩子年龄尚小有几个能想到诉诸法律呢即便告了家长法院执行起来也十分困难即使得到了执行仅仅可以解决经济上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情感和教育上的问题这一部分孩子所占比例虽小如果把这个比例乘以长寿学生总数那将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社会越发展就越应关心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这些孩子就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被社会忽略的一群他们从小得不到社会的关怀长大就有可能报复社会这是一个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四)自我感觉 1、只有六成学生感觉幸福 调查显示只有62.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幸福的32%的学生选择“一般”还有4.5%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不幸福的 生活在新世纪这一代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