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1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州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20775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0.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第1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州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7章第1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州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7章第1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州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7章第1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州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7章第1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州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章第1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州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第1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州讲义(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州,一、对外开放的前沿,(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其中,位于广东省的有深圳、珠海、汕头;属于珠江三角洲的有深圳、珠海。 2、沿海开放城市:广州、湛江;沿海经济开放区:珠江三角洲 可见,珠江三角洲确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一、对外开放的前沿,(二)珠江三角洲 1、范围 位于珠江入海口处,不包括香港、澳门。主要城市有广州、深圳、珠海。 为什么珠江三角洲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有人把它的原因归纳为“天时”、“地利”“人和”。,一、对外开放的前沿,(二)珠江三角洲 2、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北回归

2、线穿过北部,大部分属热带。 (2)海陆及相对位置:P50第一段 完成P51活动,二、外向型的经济,(一)农业 1、自然条件 (1)地形 属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气候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3)水源 在珠江下游,河网密布(水源充足),二、外向型的经济,(一)农业 2、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由于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可发展“基塘农业”。 是稻米、甘蔗、蚕桑、塘鱼和亚热带、热带水果的集中产地之一。 除满足广州、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外,还大量出口东南亚和日本等地。,二、外向型的经济,(二)工业 1、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 2、“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3、以轻工

3、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完成P53活动,三、城镇的发展,(一)城镇的发展 (二)城镇发展的原因 (三)土地类型转变(P55第二段) (四)城镇化及城镇发展太快产生的问题 完成P56活动,板书,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 (二)珠江三角洲(狭义、成为前沿的原因、地理位置) 二、外向型的经济 (一)农业(自然条件、基地、类型、产品) (二)工业(主要部门、合作模式、地位) 三、城镇的发展(原因、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练习,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B珠三角地区

4、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区 C珠三角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机械产品出口基地之一 D珠三角外向型经济企业多由港商投资,工人、管理人员、产品的样品均来自香港 2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其优势是( ) A著名的侨乡,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 B著名的鱼米之乡,工业原料丰富 C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工业原料丰富 D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而且劳动力价格低廉 10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常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B台风侵袭 C沙尘暴 D伏旱,A,B,A,作业,1 、 珠江三角洲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 A靠近香港和东南亚 B许多地方是侨乡 C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5、D矿产资源丰富 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限制性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供应不足 B矿产贫乏 C科技水平低 D劳动力文化素质低 3、为了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国家已经采取了和正在采取的措施是( ) A建设大亚湾核电站 B西气东输工程 C西电东送南线工程 D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我国的对外开放,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创办经济特区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3、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4、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创

6、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侨 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胞众多,资源丰富,便于吸引外资等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1980年5月,中央确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1983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对海南岛也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1988年4月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两项决定,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创办经济特区迈出了我国对

7、外开放的第一步。邓小平评价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世纪现代化上海的象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部,是对外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和对内进行经济协作两个辐射扇面的交点,它

8、直接影响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1988年初,中央又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已经开放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连成一片,形成环渤海开放区。中央还提出在这些经济开放区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结构。,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由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

9、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沿江开放对于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又批准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郑州、太原、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贵阳、昆明、南宁、哈尔滨、长春、呼和浩17个省会为内陆开放城市。同时,我国还逐步开放内陆边境的沿边城市,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地区,有黑河、绥芬河、珲春、满洲里、二连浩特、伊宁、博乐、塔城、普兰、樟木、瑞丽、畹町、河口、凭祥、东兴等。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的开放,是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出的第四步。,对外开放,到1993年,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政策,我

10、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至此,我国的对外开放城市已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我国真正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厦门,我国的经济特区示意图,汕头,深圳,珠海,海南,三角洲,三角洲是指河口地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展形成的冲积平原。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包括港澳地区, 狭义的珠江三角洲,以广州、珠海、深圳为顶点,不包括港澳地区。,天时,1984年设为沿海开放城市,国家政策,地利,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大部分属热带。,北回归线,地利

11、,地理位置,(2)海陆及相对位置:P50第一段,京广线,京九线,珠海,深圳,交通便利,人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中国有约500万海外华人,大约拥有2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70%集中在东南亚地区,而在东南亚华人中,65%以上的祖籍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此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先天的人缘优势。,著名侨乡,海外华侨华人对祖国的贡献,1978年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成为投资中国大陆的先驱,是联系中国与各国经贸关系的“红娘”。 他们在大陆投资企业,引进了先进技术,提高了产品档次,增加了竞争能力,扩大了出口创汇。 近百年来,但凡家乡的文化教育、卫生医疗以及各种慈善事业,海外华人华侨无不

12、关心济助,以表达他们热爱桑梓的赤子之心。,P51活动,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有: (1)区位因素:它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人文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华侨、华人的故乡,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 (3)政策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基塘农业,稻米流脂蚕茧白 蕉稠蔗忙塘鱼肥,桑基鱼塘,果基鱼塘,外向型的经济 P52第一段及P53第一段,优越位置,(紧邻港澳),(同时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

13、息),(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通过港澳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前店后厂” P53阅读,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加工,制造,装配,承接订单,制造样品、供应元器件,市场推广、对外销售,厂,店,对珠三角的影响,1、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2、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P53活动,1、 (1)珠江三角洲人均GDP增长速度高于全国。 (2)80年代中期后,人均GDP增长迅速的原因是: 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便于产品的出口; 利用其侨乡的优势吸引大量投资; 利用其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政策优势

14、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赚取了大量的外汇。,P54活动,2、 一个地区的经济要实现持续高速发展,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国家政策支持外,还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对经济发展的带动,着力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提高人才储备,是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P54活动,产业部门的不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是重工业基地。 发展主要产业所依托的地理条件: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它是我国的侨乡,吸引了许多外资。辽中南地区是丰富的自然资源(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和便利的铁路运输条件。,城镇的发展,城镇的发展,珠三角城镇发展的原因 P55第一段,加工制造业,服务业,珠江三角洲的民工潮 P55阅读,P56活动,1、 珠江三角洲城镇化主要表现在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 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使大量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同时,大量农业用地被改变为非农业用地,城镇的规模在不断扩张。 2、 会带来耕地减少、居住环境难以改善、外来人口管理困难、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 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