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商四校”(榆次一中)2017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201225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商四校”(榆次一中)2017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西省“晋商四校”(榆次一中)2017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西省“晋商四校”(榆次一中)2017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西省“晋商四校”(榆次一中)2017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西省“晋商四校”(榆次一中)2017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商四校”(榆次一中)2017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商四校”(榆次一中)2017届高三11月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度“晋商四校”高三联考语 文 试 题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单位:平遥中学校 祁县中学校 命题人: 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朴素之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下我们追求的目标。生态文明时代的审美形态在尊重生态这一前提下应拥有诸多形态,但朴素是其中标志性的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它们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

2、表达。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中国农业社会倡导道家的朴素观,并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本色观。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二是恬淡观。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三是清新观。清雅、简洁,以清廉为贵。就中国传统美学来说,朴素是最高的美。其实,这种观点不独中华民族为然,世界各民族也大都如此。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奢华生活也成为个人炫耀的资本,以大量浪费资源

3、、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基于工业文明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既是对工业社会那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又是对农业文明时代具有生态意味的朴素美的回归,但回归不是复旧,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中,虽然也类似农业文明时代朴素审美观那样尊重自然、奉自然为美,但实际上这种尊重的立足点是生态,可以说,不是自然而是生态才是朴素美的灵魂。朴素作为生态文明时代标志性的美,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低碳的

4、,任何高耗能的生活方式都谈不上朴素;必须是环境保护型的,任何生活方式如果产生诸多垃圾或者垃圾不易回收,就与朴素无缘;必须符合生态公正原则,这种公正一是体现为对动植物生存权利的尊重,二是体现为在精神上尊重动植物自身的价值。从人类利益出发,我们所希望的生态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然而,生态自有其规律,完全不会迎合人类。人类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调节人与生态的矛盾,尽量实现文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就建构在这一宏伟的历史使命中,作为一种审美精神,它又反过来促进这一宏伟历史使命的实现。(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有关“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5、是(3分)A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与农业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有着相似之处,但存在不同,前者将“生态”视为“朴素美”的灵魂。B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奉行低碳环保的理念,远离高耗能的、奢侈浮华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C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正视当前的垃圾问题,反对产生过多的垃圾,倡导对垃圾进行回收。D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要求人们遵守生态公正的原则,我们不仅要尊重动植物的生存权利,而且更要在精神上尊重动植物自身的价值。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当下追求的目标,朴素美奉自然为美,因而成为了生态文明时代审美形

6、态中的标志性的美。B中国的朴素观最早由老子提出,后来与由墨家、儒家等创立的节俭观相结合,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审美观。C中国农业社会倡导朴素观,并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内容包含本色观、恬淡观、清新观等。D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可能改变资源被浪费、环境被污染的现状,可能解决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它们是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B中华民族以及世界其他民族大都把朴素当成了最高的美,将之视为美的根源,进入工业社会后

7、,朴素美遭受到了奢华美的排挤。C当前我们倡导的朴素审美观,是对工业社会严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低碳绿色生活的选择。D在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的指引下,人类要注意在尊重生态规律的基础上与生态相互容让,消除矛盾,协调发展。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请。父丧不食盐,母曰:“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吾今亦不食矣。”慰祖不得已,从之。父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漆器题为“日”字,“日”字之器流乎远近。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纮曰:“彼有

8、自当见还;彼无吾何言哉?”悉火焚之。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为始安王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帝欲试以百里,慰祖辞不就。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尝于吏部省中宾友俱集,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朓叹曰:“假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慰祖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宁有减不?”答曰:“诚异韩伯休,何容二价?”买者又曰:“君但卖四十六万,一万见与。” 慰祖曰:“岂是我心乎?”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

9、。与丹阳丞刘沨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卿有老母,宜出。”命门者出之。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慰祖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临卒,与从弟纬书云:“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二百余事,在厨簏,可检写之,以存大意。海岱志良未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从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又令以棺亲土,不须砖,勿设灵座。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三)【注】韩伯休,东汉人,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所知。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

10、取与未尝为辞B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C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D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史汉指史记汉书,都属于纪传体史书。在经史子集中属史部,而全唐诗宋词选则属于集部。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C“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其他人的死亡均称为“死”。D“从事”,官名。汉制,州刺史的辅佐官吏

11、如别驾、主簿、功曹等均称从事史。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都自辟僚属,多称“从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为人孝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父亲去世后他坚持不吃盐,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改变了这种做法。B崔慰祖家庭殷实富裕,仗义疏财。他的父亲在梁州有很多财产,崔慰祖分给了自己的族人;别人借欠父亲的钱款,他不但不索回,还将人们的租借字据全部烧掉。C崔慰祖有才华,不善言辞却能服众。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的朋友曾经向崔慰祖询问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他的回答有理有据,令人折服。D崔慰祖在历史方面颇有研究,却著述未竟。他想对司马迁和班固的历史著作

12、再作注释,因早逝未能如愿,其海岱志也只完成了一半。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5分)译文: (2)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5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刘长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注】皇甫侍御,即皇甫曾。时贬为舒州司马。刘长卿,时因得罪观察使,贬为睦州司马。白云:代指刘长卿居处。8前两联的景物描写,分别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5分

13、)9尾联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请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诗经氓中,以比兴手法写女子容颜润泽、年轻貌美,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的句子是:“_,_”。(2)庄子逍遥游 中“_,_”两句,从反面说大鹏要高飞万里,必须借助强劲大风负载其巨大的翅膀。(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来写出旅途孤寂的句子是:“_,_”。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如果多做,按第一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东 家秦 悦东家不像个东家。一脸疲倦,从粥厂踱回,一碗稀粥,一个黑不溜秋的

14、馒头,吃完,倒杯酒,滋滋,那个香甜,那个美妙,仿佛困顿瞬间灰飞烟灭。东家,富甲一方,闻名遐迩,善饮,常饮康百万酒。以前,与一帮文人雅士聚,东家说“吴酒一杯春竹叶”“李白斗酒诗百篇”“劝君更尽一杯酒”“桃李春风一杯酒”,还说怀素醉酒书自叙帖,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醉而行云流水挥洒经典。饥馑,可怕的饥馑来了。东家没了闲情逸致,诗情画意,有的,是雄心,打败饥馑这只魔鬼的万丈豪情。但,每晚饭后东家的一杯酒,雷打不动。听着东家的陶醉声,下人们大咽口水,心中,一股温暖在奔腾:灾荒,不怕,马上会过去。好日子,不远了!酒中乾坤大。东家躺下,片刻,沉沉进入了梦乡。次日,醒来,东家袖手,低头,沉思,慢慢地踱向粥厂,若不是那身半新不旧的长衫,咋看咋像个饥民。大灾之年,一碗稀粥,对饥肠辘辘的灾民,就是美味佳肴;一碗粥,能救活生命垂危的饥民,胜过琼浆玉露。东家思绪如烟,摇曳,飘逸。多少天来,没饿死一人。东家心中满是欣慰灿烂。东家的粥厂,最大,最红火。消息长了翅膀,早飞向四面八方。路上,络绎不绝的灾民蹒跚而来。因饿,他们比蚂蚁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