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监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9553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质监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市质监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市质监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市质监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市质监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质监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质监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质监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市质量技术监督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质监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和谐发展”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认真履行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标准化、计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认证等质监工作方面的法定授权和法定责任以及提供良好公共服务,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二、基本原则以质取胜,转型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统领全市质监工作,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把质量品牌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着

2、力点和突破口,大力实施质量名牌建设战略,促进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积极推进“互联网”+质监服务;加快建立随机抽查制度等创新新式监管方式和服务模型,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简政放权,推进发展。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的原则,编制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积极推进,全面履行。建立“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监管机制,推动全市经济建设安全有序的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加强班子和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培训和建立有效内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为质监事业的长远

3、发展提供保证。三、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市“十三五”时期确定的发展目标,立足质监职能,坚持依法行政,改革创新,不断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质监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实施名牌战略,引导、培育一批科技含量较高、辐射带动能力强、质量信誉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促进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主要产品质量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水平,推进规范企业质量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站在维护全市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水平。进一步发挥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具体目标:质量发展目标:到2020年,获市长质量奖企业5家,省名牌产

4、品达到30个,市名牌产品达到30个。质量安全目标:到2020年,产品质量抽样合格率稳定在92%以上。“质检利剑”行动力度,严查彻办大案要案力度,在“十二五”工作的基础上,保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特种设备安全目标:到2020年,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水平有实质上的提升,特种设备事故死亡率控制在“十二五”的0.38人/万台的指标率再有所下降。标准化工作目标:到2020年,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20项以上;地方标准数量较“十二五”时期新增10项以上;争取国家各类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2-3个,建设省级各类标准化示范试点项目6-8项;制定4-5项企业联盟标准;新增5-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计量工作

5、目标:到2020年,新建20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到150项以上;80%的最高计量标准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参与制修国家、省级技术规范5项;国家重点管理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5%以上;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计量器具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0%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进出用能计量器具配备率达到100%;引导并培育300家以上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认证工作目标:到2020年,力争达到认证认可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认证认可服务领域得到有效拓宽,认证认可领域得到进一步规范。能力建设目标:到“十三五”末期,市级技术检验检测机构,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委托检验、强检计量器具检定、特种设备检

6、验检测能力,较“十二五”得到有效提升。四、主要任务加强质量管理,强化质量安全监管1、广泛开展质量强市活动。推动各县区和经济开发区,开展“质量强县区”活动和争创“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活动。树立典型,推广经验,推动城市和区域整体质量水平的大幅提升。2、落实质量发展激励机制。按照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继续深入开展市长质量奖评价活动,促进企业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树立一批质量管理标杆企业。引导和鼓励企业不断采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开展质量攻关,质量创新成果分享活动,积极参与省长质量奖评选活动。按照市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做好市名牌产品的申报受理与评价认定工作。同时积极帮助和引导企业争创

7、辽宁名牌产品。以提高企业质量发展水平,促进产业优化、引导扩大消费为目标,重点培育和发展创新型新兴产业、节能环保,具有较强市场辐射力的产品名牌。不断探索建立名牌培育机制,树立以质取胜,品牌引领的先进经营理念。保护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正当权益,深入推进品牌集聚区产业集群建设。3、建立和完善质量评价考核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质量工作评价指标和考核制度,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评价内容。加强考核结果的反馈,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通过考核增强各级政府及其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好质量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4、完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

8、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5、增强监督抽查工作的有效性。一是发挥监督抽查职能作用,研究和利用监督抽查结果为政府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支撑,为生产企业改进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二是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质量监督。向社会广泛征集产品质量抽查及风险监测目录意见,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成为质量监督的参与者,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社会共治机制,让质量监督抽查的产品更贴民心、合民意。同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强化政务公开,积极策划形象传播,真实反映质量监督成效,普及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三是加强抽查过程管理。完善以随机抽查为重点的产

9、品质量检查制度,促进抽样、异议处理等监督抽查关键环节工作规范,细化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强化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保证抽查工作程序更加规范。四是严格抽查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加大质量问题突出企业约谈力度,不断树立服务意识,增强生产企业帮扶力度,督促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6、提高生产许可证管理科学化水平。一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坚决贯彻简政放权。积极配合主管机构落实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谋政策、促发展,全力推进振兴。二是许可证工作要继续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加速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建立高效快捷、公开透明、运转流畅的网上审批系统,大力推进并完善电子证书。

10、三是进一步加强审查员队伍管理,完善审查员考核机制,建设一支责任心强、专业能力强的审查队伍。推进实地核查环节改革,通过网上审批系统,实现选派审查员随机制度。四是根据简政放权的要求,完善分类监管体制,通过省、市、县各负其责的三级联动机制,使分类监管工作动态化、常态化。7、积极推进完善其它方面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一是完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制度。坚持重点突破、稳步推进,加快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体系,推动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风险监测承检机构遴选工作机制,逐步将监督抽查及风险监测产品采用竞争性遴选机制选定承检机构。三是推进电子商务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四是积极培

11、育质量提升示范项目。五是加强依法设置和依法授权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8、开展打假治劣和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深入开展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质量执法,严厉查办制假售假大案要案,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二是建立健全处置重大质量违法突发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三是着力加大“质检利剑”行动力度,严查彻办大案要案。在“十二五”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农资、建材、以汽柴油为重点的油品、消防产品等专项行动,保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强化责任落实1、充分利用全省特种设备动态信息监管系统,对全市数据库补充完善,做到底数清、数据准确。积极

12、推进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网格化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区域监管”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将安全监管责任具体落实到县区、乡镇和街道。2、制定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办法,实行部门联动机制。深入开展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管道元件、危险化学品承压罐车、电梯、起重机械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特种设备违法违规行为。3、健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和预案,督导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特种设备应急处置能力。严把特种设备准入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从源头保障特种设备质量安全。4、重点开展对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坚持“四个清单”制度,对发现问题和隐患,跟踪检查,督促落实。定期对基层安全监察工作开展督导检查

13、,开展基础监察人员培训工作,提高安全监管水平。5、加强全市检验检测机构和考试机构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其检验检测行为和严格培训考试纪律,提高检验检测工作质量和作业人员实际操作水平。6、督促各县区建立完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适时组织开展专项应急演练,提高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加强标准化工作,强化标准体系建设1、以农产品质量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水滴灌工程、县域主导农产品等标准体系建设,构建以国家标准为引领、以地方标准为主体、以企业标准为补充的现代农业标准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以装备制造、石化、冶金、船舶制造、泳装、泵阀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为重点,以国际标准为引领、国家标

14、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体,以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标准体系,抢占技术标准竞争的制高点,提高核心竞争力。3、以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物流产业、社区和家政产业为重点,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主体,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服务业标准体系,推进服务业上层次、上水平、快发展。4、以公共教育、人事人才、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与服务、公共文化体育、公共交通、安全生产、司法行政与服务、公共安全、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公益科技服务为重点,构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加强计量工作,强化计量基础支撑作用1、提升量传溯源体系服务与保障能力。统

15、筹规划全市量传溯源体系,加大对各级计量技术机构的投入力度。建立和提升一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加快重点领域社会公共计量标准的建设。加强各级计量技术机构检定检测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加大计量投入,完善企业内部计量标准。构建量传溯源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管理网络化。2、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深入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培育诚信计量示范单位。推动经营者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活动,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将诚信计量体系纳入市社会信用体系。3、加强计量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计量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能。重点强化三个方面计量监管。一是强化民生计量监管。加强对食品安全、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计量监管。在服务领域推行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合格公示制度。重点加强电能表、水表、燃气表、热量表、加油机、出租车计价器、电子计价秤等计量器具和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管,加大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计量专项检查。深化“强计量、惠民生”行动,对乡镇、社区的公益性医疗机构和集贸市场在用计量器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