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9503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4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山东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山东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山东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山东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实 施 方 案(2011-2015年)山东省林业厅二一一年十二月目 录一、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1(一)主要成绩1(二)产业发展优势与潜力分析4(三)发展制约因素和压力8二、指导思想、原则、总体目标9(一)编制依据9(二)指导思想10(三)基本原则10(四)总体目标12三、重点任务及实施进度13(一)重点任务13(二)实施进度28四、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28(一)投资概算28(二)资金筹措31五、效益分析32(一)经济效益32(二)生态效益33(三)社会效益33六、保障措施34(一)加强组织领导35(二)强化行业监管35(三)加大科技支撑35(四)落实优惠政策36(

2、五)打造知名品牌37(六)拓宽流通渠道37附表1 2011-2015年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实施进度38附表2 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内容及投资估算表39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鲁政发201081号),着力推进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的组织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把发展苗木花卉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产业、现代林业的支撑产业、惠及百姓的富民产业来抓,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不断拓展,管理不断加强,效

3、益不断提高的可喜态势。(一)主要成绩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到2010年,全省苗木花卉种植总面积由“十五”末的87万亩增加到231万亩,年均增长20%,总产值由“十五”末的98亿元增至203.9亿元,年均增长16%,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提高到5%;出口创汇由20万美元增加到600万美元,年均增长98%;保护地栽培面积由7万平方米增至42万平方米,年均增长45%;设施栽培发展较快,现代温室1060万平方米,日光温室2900万平方米;鲜切花和盆景更是从无到有,鲜切花产量达到2.3亿支,盆花3.7亿盆;特别是草花,优势更加明显,草花产量占到了我国北方地区总产量的30%以上。在苗木

4、花卉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品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我省苗木花卉已占据了国内中高端市场,进入国际高端市场的步伐也在加快。2.特色品牌初步形成,区域布局科学合理。经过几年的调整,我省苗木花卉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特色化经营的格局逐步形成。全省苗木产业形成了济南、潍坊的观赏绿化树种苗木、济宁的落叶阔叶大乔木、泰安的针叶及观赏绿化树种苗木,菏泽的用材及花灌木树种苗木、临沂的生态绿化树种苗木、东营、滨州的耐盐碱树种苗木等区域化生产格局,区域规模均在10万亩以上。花卉产业形成了菏泽牡丹、莱州月季、青州仙客来、青岛耐冬、枣庄石榴、平邑金银花、平阴玫瑰、潍城菊花、泰安盆景和花灌木等区域产地,以及青州、

5、青岛、临沂现代花卉发展区域。各区域生产的苗木、花卉产品各具特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全省有11家企业注册了苗木花卉商标,创建了12个苗木花卉品牌。3.协会组织发展壮大,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到目前,我省登记注册的苗木花卉企业7000家,注册登记的苗木协会、花卉协会和苗农、花农合作组织500多个,从事苗木花卉生产经营的农户达到了42563户。同时,苗木花卉市场快速发展,形成了济南市、青岛市、泰安市泰山区、兖州市、临沂市罗庄区、菏泽市牡丹区、滕州市、青州市和昌邑市等区域性苗木花卉中心市场,辐射建立花卉专业市场220家。特别是昌邑市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北方苗木交易市场”,青州市已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花卉

6、集散地。这些市场设施条件较好,运输业、包装业等相关产业配套,服务周到,影响力大,成为苗木花卉产、供、销一体化集散地,加之昌邑绿化苗木博览会、泰安花卉苗木展销会、青州花卉博览会等一系列具有较大影响的苗木花卉展销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全省苗木花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50多万人,年经营额突破了200亿元。4.科技支撑得到保障,研发创新取得突破。全省实施种苗工程建设项目112项,新建了杨树、黑松、刺槐、白蜡等主要树种的良种基地60万亩。目前,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6处,省级林木良种基地20处,全省种子园1760亩,母树林78250亩,种质资源汇集区2805亩,测定林3795亩,示范林2490

7、亩,采穗圃1000亩。冠县林木良种基地的毛白杨基因库汇集了1047份种质,宁阳林木良种基地黑杨基因库汇集了450份种质。苗木花卉科研工作多层面开展,品种选育、快繁等研究不断深入。苗木花卉良种和一些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不断推出并在生产中广泛应用,运用杂交育种、辐射育种等手段培育出了窄冠黑白杨、紫薇、黑赤松等多个优良品种。自2002年以来,全省共审认定良种265个,其中审定通过233个,包括30个用材及防护林品种、139个经济林品种、64个观赏树木及花卉品种;认定通过32个,包括9个用材及防护林品种、20个经济林品种、3个观赏树木及花卉品种。265个审认定良种中,161个品种为自主选育良种,8个品

8、种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全省林木良种年生产能力达25万千克,优良穗条2亿条(根),良种苗木生产20亿株。基地供种率为50%,良种使用率为80%。新品种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苗木花卉产量和质量。同时,组织培养、容器育苗、新型基质等苗木花卉育苗新技术得到初步推广。5.行业管理不断加强,市场秩序更加规范。以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种子法为锲机,以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林业种子苗木管理条例为突破,在全省实施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已核发两证 8221份,其中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3978份,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4243份;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山东省行业标准12项,涵盖了苗圃建设、花卉栽培、育苗技术、种子包装

9、贮藏、质量检验等各个方面,种苗质量的抽检覆盖率已由过去的20%提高到60%,苗木花卉标准化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二)产业发展优势与潜力分析1.政策优势。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十七大做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把实现“生态环境良好”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林业发展 建设绿色山东的决定,把生态省建设摆上重要位置;2009年,启动了水系生态绿化工程,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推进现代化林业发展的意见,实施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去年,山

10、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种苗花卉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加快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得到了全党、全民、全社会的关注,尊重自然、关注生态、爱护森林正在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林业的大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这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资源优势。我省地处南北气候交接地带,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丰富,全省各种植物31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包括乡土树种、栽培种共计662种,分属73科210属;栽培观赏花卉有538种,隶属109科,野生花卉有472种,隶属104科,观花、观果、观叶、水生

11、、垂直绿化、地被花卉和草坪植物等资源丰富。特别是牡丹、月季、玫瑰、菊花、荷花、金银花、仙客来、沂州海棠、非洲菊切花、蝴蝶兰、凤梨、大花蕙兰、竹芋类、红掌等特色花卉优势明显。我省的花木资源,既有适宜盆栽的花卉,又有鲜切花生产品种,既有露地生产的花木,又有适宜温室栽培的花木;同时还有盆景、赏石等,品种繁多,门类齐全,为我省花木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种质资源。我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现代农业发展较快,与相邻的发达省份比较,我省具有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从业技术人员,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苗木花卉产业有明显的优势。3.区位优势。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东与辽宁毗邻,北接天津、北京,南与江苏等发达省

12、区接壤,区位特点突出。我省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114,地区差异较大。年平均降水量在550 -950毫米之间。全省光照资源充足,平均光照时数为2300 小时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多种苗木花卉的需要,国内外许多名优苗木花卉适宜在我省生长。我省地处中国大陆东部的南北交通要道,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胶济铁路横贯东西,蓝烟铁路穿行于半岛中部,沟通了本省与沿海和内陆诸省的联系;加之遍布全省的公路网络,构成了境内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为我省苗木花卉分销全国,特别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提供了运输便利。4.基础优势。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省苗木花卉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

13、了明显提高,特别是苗木花卉产业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较高,外来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纷纷进入苗木花卉产业,这些都为我省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当前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民营企业和个体户已成为山东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苗木花卉产业正朝着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全省苗木花卉生产、销售、科研等分工基本形成,品种和栽培的技术进一步成熟,苗木花卉基础理论研究、生产实用技术开发以及与国外林业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交流也已初见成效,苗木花卉产业已经拥有良好的基础。山东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和苗木花卉良好的产业基础,为全省苗木花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山

14、东已经具备了建设现代化苗木花卉的基本条件。目前,我省苗木花卉生产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已建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和苗木花卉市场,在苗木花卉品种的收集与培育、栽培与繁殖、生产与经营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加快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5潜力分析。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新科技新产业的兴起等对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随着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扩大消费需求的逐步推进、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提升,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正在打开。根据山东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完成新造林1000万亩,到2015年,全省林地面积达

15、到589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3600亿元。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我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水系生态建设等重大工程的相继实施,省内苗木花卉需求潜力巨大;周边京、津、沪等国内市场、日韩等国际市场空间广阔,苗木花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前景乐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的林业重点工程的确立,林业将迎来一个多需求、高质量的转折时期,大力培育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弘扬森林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是山东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更是山东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这些都为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三)发展制约因素和压力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具备着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我省苗木花卉产业在竞争中做大做强还面临诸多挑战,存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质量有待提高、龙头企业和品牌影响力较弱、大众消费习惯尚未形成等问题。1.苗木花卉专业化水平低,区域化发展滞后,经营管理粗放,市场零星分散,交易手段传统落后,苗木花卉生产长期处在自发分散、低水平发展之中,难以形成群体竞争优势。2.监管力度不够,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