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洞与下隽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95025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4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家洞与下隽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千家洞与下隽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千家洞与下隽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千家洞与下隽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千家洞与下隽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家洞与下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家洞与下隽(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家洞与下隽前言我们通城人的祖先大多都是从江西迁来的。我们的祖先翻山越岭来到这片世外桃源,正是为了躲避战乱。而在通城深山里面,我们的祖先发现一座座的山庄里,有田、有地、有土筑石屋,却没有人居住,传说这里发了人瘟。清同治通城县志载:“元代前,通城为汉瑶杂居地,后因战乱,瑶民渐入湖南。”清康熙通城县志载:“宋高宗绍兴初,杨幺倡乱,勾诱衡、宝、永、郴山瑶,姿肆虏掠。迨岳忠武平杨么,而山瑶残孽窜伏大山密箐通城地界相连之龙窖山,尤为窟穴。理宗宝庆间,瑶种渐蕃,遇歉出掠,遂设千户长驻通。元降为百户,至明缺裁。”清同治通城县志载:“元失其驭,四海鼎沸,苗兵往来、屯驻。”1985年通城县志引旧志载:“元至正9

2、年,即1349年,瑶民起义,往来屯驻本县。县民避战祸,大部逃徙。元至正26年(1366年),时局渐稳,逃徙者返归,赣民大量迁入。”从以上方志记载显示:在元之前,通城乃“汉瑶杂居地”,因为“杨幺倡乱,勾诱衡、宝、永、郴山瑶”以及“元失其驭,四海鼎沸,苗兵往来、屯驻”,导致“县民避战祸,大部逃徙。元至正26年(1366年),时局渐稳,逃徙者返归,赣民大量迁入”。这里就道明了,我们祖先“赣民”从江西迁来通城时,“县民(主要是瑶民)”才“渐入湖南”的。也就是瑶民已离开了通城600多年,我们这些“赣民”的后裔已经在这里生息繁衍600多年了。那么在“元之前”, “通城为汉瑶杂居地”到底有多长的历史呢?这里

3、面我们必须从瑶学界的一个基本共识谈起:1)瑶族应该是从江北渡长江“漂洋过海”到洞庭湖区周边;2)瑶族离开“千家洞”后,又“漂洋过海”到了现在的岭南地区。这次史诗般的“漂洋过海”大迁徙事件,成为瑶族人民心灵深处永不磨灭记忆;在民族灾难面前完成“渡海迁徙”到“渡海神话”的演变与升华。自然而然,漂洋过海的始发地便成了“寻觅瑶族千家洞”争论的终点。李本高先生于1995年,在其瑶族迁徙的中转站千家洞中提出瑶族千家洞“很可能是指洞庭湖与幕阜山之间的某一地区”这一科学论断。20世纪80年代,中南民院的宫哲兵老师带领学生,踏遍湘、粤、桂边区的瑶寨,经过十余载的实地考察,认为瑶族千家洞就在湖南江永的大远瑶族乡。

4、今天的药姑山,在2001年,广西瑶学学会与湖南省民委的专家通过考察,认定龙窖山(药姑山)为瑶族早期千家洞。可以说,“龙窖山千家洞”是最接近真正“千家洞”的一说。我们对通城古瑶的研究,脱离不了对一直“治通城县西”的古下隽的研究。古下隽始立于西汉、没于隋唐,前后700多年。治域曾包含今崇阳、通城、蒲圻、临湘、岳阳及嘉鱼部分等六县市,环幕阜山、包含药姑山全部。据史料载,古下隽县治在今通城县治西北,而今通城县治西北则直指药姑山,所以我认为古下隽县治应在药姑山下,或许大坪乡来苏畈达风河畔,便是下隽县治古城池所在地。故而,我们研究通城古瑶,不能局限药于姑山一座山,而应扩展到整个幕阜山脉周边;鉴于古下隽治域

5、及存续时段与瑶族先民在这一地区生活的年代基本吻合,所以我们不论是寻找“瑶族千家洞”,还是还原通城及周边地区古瑶汉杂居之历史原貌,我们都绕不开下隽。在研究药姑山垒石文化的过程中,我穿山越岭,在一处处瑶族先民居住过的溪边石屋残垣前停停走走,在一片片瑶族先民耕作过的山坡石梯地面前昂首仰望,在一座座瑶族先民沉睡千年的石墓群中低头徘徊我追忆着曾经是这座深山老林中幽灵般的王者通城古瑶人,对于我,她们是多么熟悉而又遥远。我们的先祖从江西来到这片陌生而又优美的土地上,入乡随俗地继承了古汉瑶共同的风俗,至今还影响着、并且熏陶着我们。让我们唱一首千家洞与下隽的歌你虽然是一个传说淹没在岁月的长河我却知道你就在这里等

6、待着我来与你对歌你虽然是一个传说掩盖了远久的辉煌我却知道你就在这里仍然散发着迷人的光你虽然是一个传说光芒曾经照耀南江我却知道你就在这里如隽水一样温柔绵长而我对你的思念则是一堆干草淋湿了两千年的风雨仍然一点就着一、千家洞与桃花源桃花源记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

7、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洞”有三义:洞穴、洞天、洞察。在瑶族人民中传唱的“千家洞”之洞,则取“洞天”、“洞府”之意。“洞天福地”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故我们寻找的“千家洞”应是瑶族人民心中的圣

8、都、我们心中的“桃花源”。通城四面环山,自古有“三溪九港十八洞”之称。这七个字高度准确地概括了通城的地形地貌,以及元明之前通城区域居民(包括当时的山民与古汉居民)生活、生产和分布概况。基本上,“三溪”和“十八洞”是以苗、瑶族居住为主的“山洞”地名如大溪、云溪、石溪和彭家洞、望湖洞、丁仙洞、际山洞、张源洞、台源洞、桃源洞、锡山洞、石马洞、六马洞、狼荷洞、马科洞、黄尼洞、李婆洞、欧贞洞、青草洞、宋仙洞、龙潭洞等,均为宜居村落。而“九港”则形成为古汉民居住为主的地名,如东港、北港、南港、左港、梅港、马港、松港、鲤港、石港等。其中北港与马港现已发展成口子集镇。洞,疾流也。说文故我对“洞”的理解是“四面

9、环山、中间平地里流淌着一条弯弯的溪河”“溪”才洞的真正主题。有水才宜居,如果没有溪流,则无以成为洞府。我初上药姑山上幸福村的龙窖源,发现的“瑶族居住的石屋遗址”与去岭南山区考察的乳南“必背瑶寨”以及连南“南岗千年瑶寨”,不论土砖屋或石屋,无一例外的都是伴溪而建、缘水而居。这里便有洞的痕迹。“洞”这个词我甚至怀疑是瑶族人民发明的,因为我发现洞都是藏匿在大山里面,且通城“三溪、十八洞”无不藏在大山深处。一般,山脚底下的洞状地形则应叫“冲”.冲没有洞封闭,也没有洞地势高,更没有洞“藏”得深。在地势形体上,洞比冲要大些。当然,被称为“溪”的洞则是最大的洞,所以我总怀疑“千家洞”应藏在叫“溪”的洞里。我

10、们沿洞的溪流上溯,水流的源头也即山间平地的尽端,是为“洞头”,洞头之上便是山头;河水流淌的平坦阔地是为“洞中”,洞中溪田交割,房舍环司其田边山脚,总会有溪沟绕过;小桥流水,若恰逢陌上桃花、饮烟袅袅、牛欢犬吠、晚耕暮归时,则心无不恋哉。河水穿过“洞中”,到达其出口处地势突然陡峭且狭小,岩口落差很大,形成瀑布奔泻而下,是为“洞口”。洞口一般为天然险峻关隘,正好为守家护洞之用。如药姑山上的“白云寺”和相师山上的“际山洞”的洞口正是如此状。前面提到的“云溪洞”和“大溪洞”,如今早已建成了“云溪水库”和“青山水库”。既然能成为水库,则说明:1)水源很丰富,本就有大溪河;2)水库中间即为“平坦开阔”之“山

11、间平地”。那么,我就又担心“瑶族千家洞”可能被淹埋在水库当中。千家洞不会很大,大了就不安全。瑶族千家洞源流记中“千家洞”就象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桃花源一样:一个封闭的、与世隔绝的洞天福地,也都只能通过一个“穿岩”或“山有小口”,才能进入到里面去。传说中的千家洞“有一地,四面高山。有穿岩一座入内,内有数十里丰原广地,可到此地定居日后人繁族广,定名为千家峒”。千家洞歌里是这样描述:“日头出山照塘溪,寒鹏野鸭水上戏,迎着红日洗翅羽,上岸理毛拍翅啼。日上东山白石岭,峒里庄稼壮又青,千家担禾门前晒,日下西山担回厅。日上东山白石岭,水过龙门石谷中,日落山阴映江水,弯弯河水似金龙。日头落岭山背藏,收工回

12、家过莲塘,满塘莲花白又美,手摇莲花四面香。日落江,蜜蜂过岭口含糖,蜜蜂含糖酿窝里,哥妹同归过蓠旁。日落岭,大峒禾苗绿油油,过了七月目连节,金黄谷子勾了头。”据千家洞源流记载,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5年),官兵攻打千家洞,瑶民首领自知不敌,于是吩咐瑶民从一个通往道县的山洞里逃走。瑶民在离开千家洞前,将一只牛角锯为十二截,每姓瑶族保存一截,又将祖先神像埋在平石岩下的山洞里。洞外有一座“石童子”为标记,相约五百年后,瑶族子孙定重返回千家洞,将十二截牛角拼合吹响,洞门自开,将祖先神像取出祭祀。出逃的瑶民如今大多散居在岭南大山中,他们向往失落的家园千家洞。十二姓瑶人游天下中是这样描述:“青山脚下千家洞

13、,山宽地阔好安身,落在洞中多少年?哪样大祸落洞村?落在洞中六十年,开山种地好年成。官府公差把洞进,逼交皇粮送京城。人逢乱世难躲开,朝廷兵勇进洞来,蒋大官人发兵到,廿七营马围上来。层层官兵人马众,洞中老少难阻挡,众人商量离洞去,千家大洞又抛荒。瑶人退出千家洞,爬山涉水开路行,瑶人世上无出路,何处安身才太平?”所以寻回千家洞,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瑶族人民顽强生存与寻找皈依的精神寄托。再让我们回味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14、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论是千家洞还是桃花源,在一处相同的洞府里,用不同的故事情节,来表述着瑶汉两族人民相同的梦想和愿望。桃花源,其实就是被东晋武陵渔人无意间发现的,陶渊明记录的,之后又被历代汉族人民向往的,瑶族人民的千家洞这个世外桃源。二、寻觅千家洞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瑶胞寻根千家峒,史实有待百家争”到目前为止,被认定的瑶族千

15、家洞主要有三处:第一处,是最早被认定的湖南省江永县“大远千家洞”。20世纪80年代,中南民院的宫哲兵老师带领学生,踏遍湘、粤、桂边区的瑶寨,经过十余载的实地考察,认为瑶族千家洞就在湖南江永的大远瑶族乡。第二处,便是后来同样是宫哲兵教授认定的广西省“灌阳千家洞”。由武汉大学哲学系、广州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西瑶学会、灌阳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中国灌阳都庞岭千家洞研讨会于1998年5月5日至7日在灌阳召开,到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千家洞就在以都庞岭的韭菜岭为中心的周边地区。第三处,就是今天的湘、鄂、赣交界的幕阜山脉的药姑山即“龙窖山瑶族早期千家洞”。瑶族先民的垒石文化在药姑山上漫山遍野的被发现,到处都是瑶族先民生养作息的石屋、石梯地与石墓地。2001年,广西瑶学学会与湖南省民委的专家通过考察,认定龙窖山(药姑山)为瑶族早期千家洞。而早在1986年,湖南瑶学专家李本高教授在江永大远瑶族千家洞鉴定会上提出:“同意大远是瑶族千家洞故地之一,但它不是原始的千家洞,而是摸拟的千家洞”;1995年其在瑶族迁徙的中转站千家洞中提出瑶族千家洞“很可能是指洞庭湖与幕阜山之间的某一地区”这一科学论断。由于瑶族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