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十二五”发展规划修改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8851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方“十二五”发展规划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东方“十二五”发展规划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东方“十二五”发展规划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东方“十二五”发展规划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东方“十二五”发展规划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方“十二五”发展规划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十二五”发展规划修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2015)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1月目 录一、现状与机遇2(一)办学基础2(二)发展机遇4二、定位与目标5(一)指导思想5(二)办学定位5(三)建设目标5三、发展任务7(一)改革培养模式 提高培养质量7(二)建设特色专业 提升专业内涵8(三)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9(四)实施人才强校 提升教师素质11(五)推进基地建设 完善实践体系11(六)打造各类平台 提升服务能力12(七)培育校园文化 优化育人环境13(八)衔接招生就业 提高人才质量14四、保障措施15(一)体制机制保障15(二)办学条件保障16(三)党建创新保障18(四)安全

2、稳定保障18“十二五”时期,是学院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温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和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中所提出的发展目标,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学院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浙江省示范性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特制定本规划。一、现状与机遇(一)办学基础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浙江东方专修学院,由温州市国有企业浙江东方集团公司创建于1999年5月。2000年正式筹建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

3、去“筹”,2003年通过浙江省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经过11年的发展,学院在办学条件、办学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绩,是浙江省文明单位、平安校园。1.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至“十一五”末,学院占地164亩,建筑面积109550平方米,绿化率达40。教学行政用房61220平方米,生均16.33平方米。学生宿舍33293平方米,生均8.8平方米。校园主干宽带1000Mbps,教学用计算机1112台,纸质图书31.7345万册,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数696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065.99万元。建有校内实践基地45个。2.专业建设彰显特色。至20102011学年,学院设有经济类、工商管理类、计

4、算机类、文化教育与传媒类等19个专业,其中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会计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专业以商贸类为主,主要面向第二、第三产业,符合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学院在校生3748人。学生报到率为86.94%;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12%。3.师资结构渐趋合理。至20102011学年,学院共有教师213人,其中专任教师186人,生师比为17.58:1。同时,学院聘有校外兼职教师2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学位的教师分别为64人和122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为19人、中级职称(职业资格)的教师为81人,具备双师素

5、质的教师为53人。学院拥有浙江省“151”人才3名,省“教坛新秀”5名,省资助青年教师10名。4.校企合作喜结硕果。学院不仅依托现代集团加强校企合作,而且与温州市近百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密切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开发校企合作课程100余门,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场所7040平方米,校外实训基地92个,校外实训基地年接待学生量达2729人次。多家公司在我院设立有专业奖学金。5.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积极支持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院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2门,完成新世纪项目5项,省重点教

6、材10部。20092011年,学院师生共计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66项,专任教师获奖(含行政性奖励)111项,技术专利(技术发明)获奖7项,主持教学改革课题110项,主持技术开发(攻关)课题23项,公开出版著作及发表论文238篇。6.校园文化成果丰富。学院重视主渠道,延伸第二课堂,打造育人平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教育青年,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不断完善“主题教育、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团工作”五大学生工作体系,逐渐形成“三育人”工作模式。培育出大学生话剧节、东方讲坛、科技文化艺术节等一批校园文化品牌,形成“温暖玉树”、“阳光支教”等一批省级优秀社会实践项目,推出社

7、区服务、关爱老人等一批省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在省“挑战杯”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并被团中央授予“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回顾过去,学院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对照国家、省、市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与同类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相比,学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诸如经费来源单一、专业布点分散、管理体制有待创新等问题。(二)发展机遇在“十二五”时期,不仅要充分把握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同时也要正确认识我院面临转型发展的新机遇:1.“迎评促建”创造动力。2013年,将迎来教育部对我院办学工作的评估。要充分认识教育部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重要意义,明确“迎评”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学院

8、将通过“迎评促建”,加大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改革与创新,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办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学院转型发展。2.“教育新政”增添活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国家将在温州市实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此,温州拟出台相关文件,清除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障碍,酝酿加快温州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温州职业教育新政致力于打造“学在温州”的教育高地,这为学院加快内涵建设与改革,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发展空间。3.“异地新建”激发潜力。根据温州市职业教育规划,“十二五”期间,我院将在温州经济技

9、术开发区金海园区,实现异地新建,解决长期以来制约我院发展的“瓶颈”问题。异地新建后的新校园将有助于我院优化专业结构、扩大办学规模、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校企合作,从而为学院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的潜力。二、定位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强化区域性、突出技能性、体现特色性”的发展战略,秉承“崇德笃学、精技修远”校训,围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为动力,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优化师资结构为关键,以深化校企合作为重点,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创建省级示范性民办高职院校。(二)办学定位1.办学理念:德能相长 、工

10、学相融、求实创新、特色发展。2.办学类型:民办的、非盈利性的、全日制为主体的、与行业高度融合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3.专业定位:坚持区域错位发展,服务温州地方经济,以现代服务业类为主体,以先进制造业类为支撑,各专业协调发展。4.服务面向:立足温州,面向浙江,辐射全国。(三)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在巩固已有办学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把我院建设成为办学定位准确、人才培养质量高、服务能力强、专业特色鲜明的省级民办示范性高职院校。顺利通过评估。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严格执行高校人才培养

11、工作评估规定,按照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积极做好“迎评”工作,确保2013年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优化专业结构。“十二五”期间,新增专业68个;适时改造与调整专业(含专业方向)5个,专业总数达30个。新增省级重点(特色)专业2个,新增市级重点专业3个,新增院级重点专业4个。争取国家级重点专业1个。深化教学改革。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校企合作教材、教学做一体教材、实训教材20部。根据中高职一体化建设需要,构建78个中高职专业的课程衔接体系。建设院级网络视频精品课程20门,市级网络精品课程5门,省级视频精品课程23门。提升教师素质。引进或培养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12、计划、省、钱江学者、省151人才等高级人才5名以上,引进副高以上高层次人才30人,努力使高级职称教师(含聘任)比例力争达到30%以上;努力培养省级教学名师12名; 40岁及以下青年教师中硕士比例要达到8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达到80%;专兼教师比争取1:1;新增专任教师100名左右,努力使生师比达17:1以下。扩大实训基地。在“十二五”时期,实训教学场所总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价值达到3000万元,努力建成中央级财政资助实训基地1个,新增省、市级示范基地23个,新增生产性实训基地23个,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及管理评价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面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创建有高职

13、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与体系。主要建设高技能人才信息中心;高技能培训与再就业培训中心,民营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中心。设立高新区重点培训服务项目23项。根据专业需求,开发拓展职业技能鉴定工种510个。推进体制转型。完善民主监督,加强民主管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提高管理效率。理顺管理体制,推进二级管理。发挥集团办学、民办体制的优势与灵活性,实现体制转型。创新管理体制与机制,构建现代高校管理制度。实现异地新建。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在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海工业园区兴建1000亩新校区,并全力做好项目的规划论证、总体设计与资金筹措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2013年第一期320亩新校区

14、建设顺利开工,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三、发展任务(一)改革培养模式 提高培养质量1.依托集团公司开展深度融合。作为国有民办的办学体制,与集团进行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二五”期间,通过整合资源,共建服务业研究中心,开展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进行生产员工培训,实现专业设置与集团公司的主营业务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集团公司职业标准对接,教师与集团公司高管互聘互用。积极探索一体化办学模式,努力构建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新形式。2.依托地方企业探索广泛合作。学院以温州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在人才、资金、场所、政

15、策等方面,大力支持相关专业与温州的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同举办产学研中心,共聘师资,共订标准,共出教材,探索多层次、多角度的共同办学机制。3.依托行业协会推进培养改革。“十二五”期间,我院要依靠温州(浙江)印刷行业、包装行业、旅游行业、机械制造行业、仪器仪表行业、低压电器行业、IT等行业及相关协会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行业在人才供需、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企业参与、行业办学等方面的指导作用,组建旅游职教联盟、电子商务联盟、先进制造业联盟等,不断提高我院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4.探索中高职对接的“一体化”模式。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期间,要以建立中高职相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加强与各县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衔接,优化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努力办出“3+2”职业教育特色,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探索“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新路子。5.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十二五”期间,我院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破解校企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