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818832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6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第1章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ppt(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知识清单,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体温 (1)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_,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的变化一般不超过_。 (2)不同人的体温,会因_、_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2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_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状态叫稳态。,答案:1(1)37 1 (2)年龄 性别 2调节 相对稳定,综合拓展,1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1)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细胞不断进行的代谢活动和

2、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内环境。 (2)内环境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范围。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变化范围为36.537.5 ;血液的pH值变化范围为7.357.45;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血糖正常水平为0.801.20 g/L。,2人体体温及其变化 (1)体温的含义:人体内部的温度,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来的热能。 (2)体温的测量:由于人体内部的温度不易测量,所以临床测量体温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口腔测量、腋窝测量、直肠测量。口腔温度平均为37.2 ;腋窝温度平均为36.8 ;直肠温度平均为37.5 ,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体温。 (3)体温的变化: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但是正常情况下体温也会

3、随时间、年龄、性别等不同而略有差异。,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凌晨最低,但变化量不超过1 。 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 不同性别的个体也有差异,女性一般比男性体温高。 体温会因活动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被测试者应处于平静状态时进行测量。,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来维持的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尝试应用,D,2下列各项中不属

4、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 )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B,知识清单,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及内环境稳态的意义,1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_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的结果。 2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的。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_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_浓度和血液中_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5适宜的_和_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答案:1神经调节和体液 2有一定限度 3内环境稳态 4血糖 含氧量 5温度 pH,综合拓展,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

5、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是调节的主要方式,如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传送对机体进行调节,其中主要是激素调节。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通过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尝试应用,3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中的原因是( )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B使体内增加水分 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 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A,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 A由于血浆中的

6、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是维持稳态恒定不变的因素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系统等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D,知识清单,“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流程,1画记录表:设计一表格来记录_ 2测自来水pH的变化,答案:1实验结果 2(1)起始的pH 0.1 mol/L的HCl,答案:(2)充分冲洗 0.1 mol/L的NaOH 3缓冲液 4.生物材料,“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7、 1实验结果分析 (1)结果 由实验结果绘图如下:,(2)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缓冲物质,因而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 2注意事项 (1)加入酸或碱时,要一滴一滴地加入,并严格控制滴数。 (2)盐酸和氢氧化钠均有腐蚀性,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3)冲洗烧杯一定要充分,否则将影响实验结果。 (4)至少选两种生物材料进行实验。 (5)绘制pH变化曲线时可用不同颜色的笔或实虚线标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探究 (1)实验原理:各种生物均具有特定的pH范围这是保证酶活性的前提,生物组织中pH之所以维持稳定,与其含有缓冲物质(如人血浆中

8、含HCO3、HPO24等)有关。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的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综合拓展,(2)实验对比分析 表示用NaOH对自来水的处理。 表示用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 表示用盐酸对自来水的处理。 比较以上三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缓冲物质,从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3)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水果、蔬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当食用这些食物时,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

9、H2CO3发生反应形成碳酸氢钠,而过多的NaHCO3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血液的pH仍可维持相对稳定状态。哮喘、肺气肿或剧烈运动、初上高原等特定情况下,机体由于缺O2进行无氧呼吸造成体内乳酸积累,但在缓冲物质作用下,乳酸与NaHCO3结合生成的乳酸钠排出体外,生成的碳酸分解产生CO2随呼吸系统排出体外,血浆pH仍维持相对稳定。,尝试应用,5维持血液pH恒定的缓冲物质是( ) A强酸和相应的强碱盐 B强酸和相应的弱碱盐 C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 D弱酸和相应的弱碱盐,C,6水果、蔬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当食用这些食物时,碳酸钠会进入血液,并发生一系列的反应。 (1)碳酸钠与血液中的_缓

10、冲对发生作用,相应的反应式为_。 (2)所形成的_通过_(器官)随_排出体外。 (3)通过血液中缓冲物质的作用,可使血液的_维持相对稳定状态。,解析:碳酸钠进入血液,与碳酸反应,生成碳酸氢盐,多余的碳酸氢盐由肾脏随尿液排出。血液中的缓冲对一般都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当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缓冲对能与之反应,削弱其影响,以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 答案:(1)H2CO3/NaHCO3 Na2CO3H2CO3=2NaHCO3 (2)NaHCO3 肾脏 尿液 (3)pH,内环境稳态,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人血液中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BH2CO3/N

11、aHCO3、NaH2PO4/Na2HPO4对血液中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D内环境的稳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完成的,如人体血浆pH的调节,血浆pH基本维持在7.357.45之间,变动幅度不大。一些酸碱物质进入血液后,就会和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发生反应,从而使pH不会发生剧烈变化,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D 名师点睛:正确地理解血糖的恒定、水盐平衡、体温的恒定等过程的原理,才能深入理解稳态的重要性。,变式训练,1(双选)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

12、特异性结合 B剧烈运动后,乳酸在血液中的含量先增后减 C人喝醋后,血浆中的pH会明显下降 D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可以不经过细胞膜,CD,稳态调节机制的含义以及内环境稳态的意义,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的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解析: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变化中,不是恒定不变的。 答案:C 名师点睛: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3、变式训练,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D,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实验,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血液pH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

14、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 B C D,解析: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弱酸盐组成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钠,而过多的碳酸氢钠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答案:C,名师点睛:人体血液中的NaHCO3为缓冲物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在一密闭容器内放一盛有NaHCO3溶液的小烧杯,NaHCO3溶液的作用为植物提供稳定的CO2,并非调节pH的作用。,变式训练,3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很快被排出体外 C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形成Na2CO3被排出体外,C,祝,您,学业有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