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10818736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164 大小:15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单元教材分析:本组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山中访友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独特而新奇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和谐之美,亲切之感。作者以访问山中的老朋友为线索表达出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山雨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简练而形象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草虫的村落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个童话般的美妙的世界。在这里小甲虫是整个故事的主角,富有生命、美丽和智慧。索溪峪的“野”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纯天然,不加任何雕饰的自然美景图,作者生动的语言,独具匠心的构思,令人叫绝的文笔让索溪峪的“野”性之美流于人们眼前。单元教学目标:1

2、会写19个生字,自主学习掌握本单元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用心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境界,体会境界的自然美。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巧妙运用多种修辞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5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阅读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丰富情感的体验,增强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和热爱之情。单元教学重难点:1.用心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境界,体会境界的自然美。2.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巧妙运用多种修辞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3.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阅读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丰富情感的体验,增强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和热爱之情。单

3、元课时安排:1114课时单元进度安排:山中访友-2课时山雨-2课时草虫的村落-2课时索溪峪的“野”-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一-2课时回顾拓展一-4课时1、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2.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3.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4.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教学重点: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准备: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时间:月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

4、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3.学习“出门”,感受心情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

5、时心情很好?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练习说话。(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三、再读课文,捕获感知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

6、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交流讨论。(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四、精读课文,感悟深情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

7、,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5)抄写词语,自主背诵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瀑布陡峭身躯津津乐道蕴含侠客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第二课时一、回顾“朋友”,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

8、的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朋友相见,感受情意)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二、交流探究,品评赏读1.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2)有感情地朗读。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

9、旋转、流淌。2.(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1)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

10、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1)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2)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播放磁带,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3)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山泉回答

11、道:“_”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4)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2)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

12、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1)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2)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3)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4)齐读一遍。三、作别朋友,临行寄语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交流发现。(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应等。)带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四、升华感情,背诵结课通读全文,交流: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五、延伸作业: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板书设计:教

13、学后记:2、山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教学准备:1.学生读熟课文,勾画好词佳句,旁批写感受。收集写“雨”的优美词语,语段或写“雨”的诗文。2.课件:课文插图,赏读的语段,拓展资料。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时间:月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1.启发谈

14、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朗读“导读”。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板书课题。)二、初读质疑,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提醒读准字音,理解生词(课件):水淋淋(ln)、啼啭(zhun)、倾吐(t)、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轻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啼啭:形容鸟婉转地叫。2.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再分组竞赛朗读,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明确: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来描写山雨的。3.提出疑难之处。三、再读课文,品味赏析1.自读感悟。带着“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这一问题,再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并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及语言表达的特色。2.组织交流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