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扶贫开发项目规划书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8718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村扶贫开发项目规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xx村扶贫开发项目规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xx村扶贫开发项目规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xx村扶贫开发项目规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xx村扶贫开发项目规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村扶贫开发项目规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村扶贫开发项目规划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项目名称XX乡XXX村20122021扶贫开发项目规划2.0基本情况2.1 自然条件及交通状况2.1.1自然情况XX乡XXX村位于XX县北部,XX乡北35公里处,耕地总面积为9450亩。为典型的区冷凉半湿润农林气候区,属省地六积温带,年平均-2度,无霜期9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564小时,有效积温1800-2000度, 辖区内盛产蘑菇、黑木耳、干草、五味子等中草药材;动物类有野猪、狍子、兔子等;盛产鲤鱼、鲫鱼等各种冷水鱼。区域内草场丰富,可供饲养牛羊。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适合种植小麦、大豆、马铃薯等经济作物。2.1.2土地情况全村有耕地面积共计9450亩,由于所处耕地毗邻黑龙江水

2、域,灾害抵御能力差,风险低达7000余亩,可以说“正常年景,粮食平平,旱年是欠收,涝年不打粮,脸朝黄土背朝天,企盼苍天落金钱”,加之干旱、风雹、早霜、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较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重制约了全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受交通等多方面因素限制,一直以来发展比较缓慢,无村级经济实体。农作物以大豆、玉米、马铃薯、小麦等为主。2.1.3 人口、劳动力资源情况XXX村共118户334人,劳动力人口237人,其中家庭年人均收入2800以下(五保户、低保户除外)的人员有6户8人、家庭年人均收入2800-3000元的人员有28户62人、家庭年人均收入3000-3300的人员有10户28人、家庭年人均收入33

3、00-3500元的人员有32户99人、五保户1户1人、低保户10户14人。2.1.4 野生资源情况辖区内盛产蘑菇、黑木耳、甘草、五味子等中草药材;动物类有野猪、狍子、兔子等;盛产鲤鱼、鲫鱼等各种冷水鱼。区域内草场丰富,可供饲养牛羊。2.1.5 水域情况水域渔业资源非常丰富,黑龙江、呼玛河、等大小江河泡泽盛产大马哈、蜇罗、鳌花、重唇、岛子、细鳞、鲤鱼、鲫鱼、狗鱼等数十种,有许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的品种。各种天然湖泊、泡泽众多,但缺乏有效利用。河堤没有治理。2.1.6 交通状况XXX村至新街基村35公里路段,全部为沙石路,夏季路面不平,坑洼处很多,对交通形成极大不便,冬季经常大雪封路,易

4、造成二三天都不能出行。交通极不方便。2.2 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全村主要以种粮食作物为主,其它无任何经济来源,集体经济薄弱,公益事业发展滞后,无卫生所,教学条件极其恶劣,交通条件极差,村内路,乡村路不通畅,儿童就学难,村民就医难,贫困户住房条件极差,农民整体素质低下,严重影响着群众的生产生活。大牲畜年末存栏数134头;年末出栏数猪存栏数98头;猪年末出栏数16头;羊年末存栏数185只;年末出栏数155只,家禽年末存栏数582只,家禽年末出栏数345只;肉产量5.4吨。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有种植业、养殖业、捕渔及山产品采集。主要种植品种为小麦、大豆、西瓜等。主要养殖品种有肉牛、肉羊、绒山头、猪、鸡、

5、大鹅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内现状建筑多数无特色,大部分为危旧木房和质量较差的土木结构房屋,影响村庄景观面貌,威胁居住安全。村内缺少公共活动和文化娱乐场所;未能做到人畜分开及柴草堆出村。村内道路全为沙石路面,雨天泥泞、旱天扬尘,影响村容;夜间村内无公共照明,造成一定治安隐患。3.0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 3.1贫困现状XXX村是我乡最偏远的村屯,交通不便,人均收入低,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是XX乡比较贫困的村屯之一。目前,XXX村共有贫困户87户212人,占全村人口的63;其中:低保户10户14人,占贫困人口的6,五保及因病因残丧失劳动力,需民政救济3户

6、5人。3.2 贫困原因分析1、基础设施落后。全村基础设施与其他村相比存在差距,尤其是交通的限制,使得农业生产成本提高,消耗过多的人力财力,降低了农民收入。2、文化偏低,意识落后。文化素质偏低限制了先进的种养技术难以使用于种养,吃饱既是发展的落后思想没有彻底根除。世代以来以种植养生的旧观念难以改变。难以接受先进技术和产业转变的发展方式。3、缺乏发展基金。随着政府组织培训的深入扩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新的发展思路,掌握了新的科学技术,技术人才逐渐增多,但由于没有发展基金,一切的先进思想和技术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4、因病返贫。没有村卫生室,卫生院设备落后,技术差,无法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农户看病要

7、到XX县,社会医疗保障程度低,医疗支出费用普遍较高,农户无钱治病、治病则穷的现象比较突出。尽管农村已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一旦患大病,合作医疗补助非常有限,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少贫困农户患病往往采取“以拖代治”的方式,结果病情加重,造成“越穷越病,越病越穷”恶性循环。新型医疗合作机制存在农民“大病不够用,小病不愿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还有不少残疾村民,因为全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只能依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在家务农过日子,难以脱贫致富。6、因学超负致贫。这是一种新的致贫原因,也是现在我乡农村致贫的重要原因。由于要负担几个小孩读书,较高的学费使一

8、些农村家庭不得不举债盘书,使家庭走入贫困境地,高额的学费使他们的生活举步维艰,因孩子上学将使他们债台高筑,10年内脱贫致富恐怕不可能。这类占贫困户的比例约为40。 7、病残致贫。主要是家庭成员中有长期患病或残废人需治疗和照顾而产生的贫困。如患有先天性脑偏瘫,不但需要花费钱来长期治疗,而且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劳动力去照顾。加之,收入渠道少,这类约贫困人口比例约占10。8、其他原因致贫。如由于自身素质较低,致富本领不强,靠种几亩薄田、打小工养家糊口;天灾人祸使本来富裕的家庭被掏空家底而陷入困境等。这类贫困人口比例不高,约占5%。4.0 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4.1 有利条件1、水资源丰富。XXX村地处黑

9、龙江边,水资源丰富,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提高农民收入。3、野生资源丰富。XXX村有28万亩森林资源的管护,拥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同时对发展养殖业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4、通讯完善。卫星信号和移动网络覆盖全村,便于信息交流和科技普及。3、电力:供电线路完备良好,基本能保障全村用电需求。4.2 不利因素3、道路设施落后:XXX至新街基村35公里的公路是这个村唯一的出村公路,待修建,晴通雨阻的困难亟待解决,存在安全隐患。4、人民文化素质偏低:受文化素质和意识落后影响,科技普及受到一定限制。5.0 总体思路、发展目标5.1总体思路以“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为主,以产业发展为先,以基础设施建

10、设为重,以提高人口素质为本。按照“一次规划、当年投入、两年实施、五年见效”的要求,确定整村推进的建设内容,切实做到规划细化到村、项目安排到户、扶贫政策覆盖到户、各项措施落实到户。1、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切实改善生活条件把解决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规划建设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村组道路、“一建三改”、人畜饮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把尚未完成饮水解困任务的农户纳入扶持范围,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用安全水。2、以提高人口素质为本,着力提升发展能力把加强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提升人口素质、加强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纳入规划。资金扶持到户,对象培训到人,覆盖贫困劳动力达到100%,同

11、时,整合各种培训资源集中用于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行特困特扶,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实用技术培训,使贫困农户能够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3、以生态建设为主,确保可持续发展本着产业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大力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益的产业,提高植被覆盖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5.2、发展目标XXX村为摆脱目前的贫困现状特制定以下目标:总体目标:1、通过10年(2012-2021年)的努力,使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特色增收产业基本形成;村民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贫困村人均收入增幅超过全县的平均水

12、平5%以上,人均存收入达到9700元以上,以“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为主,以产业发展为先,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以提高人口素质为本。2、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观念问题关键是转变村干部的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3、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和集体意识,开展文明村民活动,增强村民的生态意识,加大社会事业建设特别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卫生事业,继续把农村合作医疗办好,使XXX村民安居乐业,文明礼貌蔚然成风。4、加强党员培训,提高党员和村干部业务技能水平,使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向上,共同努力,发挥好村级领导班子的领头作用,使之在群众之中树立威望,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阶段目标:2012年

13、2016年使全村农民脱贫 2017年2021年使全村农民致富6.0 规划任务6.1建立冒烟山、迎门粒子旅游基地。以冒烟山、迎门粒子旅游风景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狠抓优质旅游基地建设,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带动全村旅游产业发展,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达到年接待游客近万人的能力。6.2打造冷水鱼养殖产业示范园。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为抓手,把泡子、江边等适宜养殖冷水鱼的区域打造成冷水鱼产业带,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在XXX形成标准化冷水鱼示范园23个。到2021年,全村冷水鱼养殖面积达4000亩,实现年产冷水鱼80吨,实现产值200万元。6.3打造垫床养殖生态猪试点村。充分利

14、用XXX农作物废杂物,引进推广垫床养猪技术,通过示范,总结出适合我村垫床结合笨养饲养管理技术1项。建立垫床结合笨养养猪示范户2户,养猪规模500头,年出栏生猪总计300头。并在XX乡农村推广此项技术。解决养猪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疾病,提高猪肉品质,节约饲料、减少人工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养猪经济效益,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为全村发展生态猪奠定良好的基础。6.4做好野生蕨菜的保护管理与深加工快速发展。XXX村在开发林下产业中,针对野生蕨菜资源丰富,市场广阔,紧紧抓住实施天保工程的历史机遇,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抓好全村28万亩森林资源的管护,认真实施封山育林建设,加大以野生蕨菜为重点的林下天然

15、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认真开展野生蕨菜资源调查,加强野生蕨菜种植资源保护,使林下野生蕨菜资源得到长足发展,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扬,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据统计,2010年野生蕨菜上市以来,各加工流通组织、农村经纪人在本村共收购加工销售干蕨菜1、5万斤,鲜蕨菜18万斤,实现销售收入34.5万元,为当地农民创收28万元。实施以上四个项目建设,是XXX发展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能从根本上使农民群众脱贫致富。7.0 项目建设内容及时间期限7.1、冒烟山、迎门粒子旅游基地建设XX乡XXX村有着神奇的昌烟山及景观奇特的迎门粒子,以景观建设为依托,着重建设木刻楞式家庭旅馆、餐厅。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达到年接待游客近万人的能力。建设期限:2012年2021年,建设规模如下表: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1家庭旅馆、餐厅户502旅游船只只203硬化路面千米354修建休闲广场个27.2、 冷水鱼养殖园建设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在XXX村形成标准化冷水鱼示范园23个。到2021年,全村冷水鱼养殖面积达4000亩,投入所需资金267万元整,时间期限:2012年2021年,具体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见下表: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1投资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