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工基础培训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8598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112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工基础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电解工基础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电解工基础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电解工基础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电解工基础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解工基础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工基础培训(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铝电解工技能鉴定培训 学习与辅导,2014年12月,李庆宏,*关于鉴定考试* 1、考题的内容:理论、实操各100分。 实操:笔试、操作各50分; 每科各满60分为合格。 2、笔试时间:初级90min;中级100+60min;高级以上120+60min 3、考题的基本类型:,铝电解的主要相关理论知识 有关计算举例 关于实操问题 其他类习题分析举例 复习要点提示 相关知识,中国铝电解技术发展历程及技术解析,三高型 高槽温 高分之比 高AO浓度,散热型,保温型,环保型,第一讲 铝电解的主要相关理论知识,2.1 铝的主要特性 铝是自然界分布极广,含量极丰富的金属元素,地壳总含量7.35%(8.2%)

2、 , 第三位, 占金属总量的三分之一, 第三周期3号主族元素(原子序号为13电子13;三层;外三),可离解3个电子( 3s2 3p1 )而为正三价或 正 一价的离子; 原子量26.9815427.0 密度 2.699 g/cm3 液态 (660 )2.30 g/cm3 ,轻金属 熔点 659 ; 沸点 2467 ; 硬度为 3; 导电系数 3637 10-41 cm-1(为银的36.1), 电化当量 0.3356 g/A.h 2.980A.h/g 铝储能银行(生命周期长;产、用异地;节能减排) 万能金属 节能环保型,循环性经济 硬度低、弹性小、与铜有电化学腐蚀。,2.2、 相关基础理论,分解电

3、压、过电压 、 极 化电压; 与阳极材料有关 炭阳极: UFj=1.11.2v (惰性2.12.2v) ; Uguo=0.50.6v ; Ujh=1.7v 电极电位; 部分金属的电位值 Li K Ba Ca Na Mg Al Mn Si Zn Fe Ni Cu -3.01 -2.92 -2.92 -2.84 -2.71 -2.38 -1.66 -1.05 -0.86 -0.76 -0.44 -0.23 +0.34 溶液-溶质、溶剂、溶(熔)液; 浓度溶质量溶液量; 溶质量溶液量浓度。,极化电压:克服反电动势的 ;主要= 生成+浓差 阳过 0.40.6v=气膜+放电+浓差。阴过:10mv,冰晶石

4、的分子(摩尔)比 电解质(冰晶石)的分子比 重量比 2 例:某冰晶石中,氟化铝含量为48%,求其分子比是多少? 解: CR= = =104/48 =2.17 答:该冰晶石的分子比为2.17 两类导体。 自由电子 、 离子;,化学法: 火法冶金; 湿法冶金, 电流强度、电流密度、电阻、欧姆定律 阳极、阴极、经济、临界。 R= V=IR=I = PL+ b 、金属的冶炼方法(按金属活动顺序表),2.3、 大型槽技术参数,1、一般参数 设定电压: 4.04.15; 氧化铝浓度:1.53.5%; 槽 温: 930950 ; 分子比: 2.32.4; 铝水平: 1820cm; 电解质水平:2022cm;

5、 效应系数: 0.30.08次/槽.日。,2、 工艺技术(条件)的演变与进步 三低一高 五低一高 (三窄) V CR t AO AE i阳 CR t AO L(V),低槽电压: 3.803.88V 低分子比: 2.22.3 低过热度: 10 左右 低氧化铝浓度: 1.82.5 低阳极效应系数:0.02 高电流密度: 0.83A/cm2 窄物料平衡工作区 窄热平衡工作区 窄磁流体稳定性调节区,平衡、稳定,2.4、 阳极效应与效应管理 一、阳极效应 定义:阳极效应(简称效应)是熔盐电解过程中发生在阳极上的一种气膜放电的特殊现象。 1、阳极效应发生时的外观现象: (1)火眼冒出的火苗颜色由蓝色变紫进

6、而变黄; (2)电解质与阳极接触周边有弧光放电,并伴有劈啪响声,阳极四周的电解质停止沸腾; (3).槽电压急剧升高到30伏左右,效应信号灯亮; (4).发生阳极效应时阳极气体二氧化碳降至20左右, 一氧化碳升到60左右, 另有20左右全氟化碳PFCs (CF4 520 C2F6 1 ) ; (5).槽电压噪声频率增大。 先从局部发生,前奏诱发,再到全槽。,2、阳极效应对生产的危害 1)浪费大量的电能;(300kA1000-1200kwh); 2)增加氟化盐的挥发损失, 加大了物料消耗; 3)效应多发频发,系列电流会降低,影响系列电流的稳定性; 4)增大了环境污染; 当Al2O3浓度小于1时,电

7、解质就与阳极碳发生反应: Na3AlF6+3/4C=Al + 3/4CF4+ 3NaF Na3AlF6+3/4C+3/2CO2=1/2Al2O3+3/4CF4+ 3NaF+3/2CO Na3AlF6+ C =Al+ 1/2C2F6+ 3NaF PFCCF4 + C2F6 6500或9200CO2 具有:大气存留时间长; 吸收红外辐射能力强。 5)高热量提高了槽温,降低了电流效率; 6)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效应的评述分析 阳极效应的危害是明显的,因此,低(零)效应管理技术已成为大型槽新的管理理念,先进铝电解槽阳极效应控制在0.03(0.08)以下。 为降低电耗,减少污染,还应控制好效应持续时

8、间(1min),效应熄灭操作亦是现场管理人员的重要技能之一。 3、阳极效应产生的原因 : 氧化铝浓度低;槽温(过热度)过低。 达到临界电流密度。 控制好铝电解槽的物料与能量的平衡,可有利减少阳极效应。,4、 AE与临界电流密度:根本原因 (1)定义:给定电解条件下,电解槽发生阳极效应的阳极电流密度表示电解质熔体发生AE的能力,临界电流密度越高,AE越不容易发生。 (2)影响临界电流密度的因素: 氧化铝浓度:ccd=0.43.AO%; 过热度:随之升高(传质); 电解质成分(粘度); 阳极材料与形状。,5、适当阳极效应(对病槽)的可利用之处: 1).消除炉底沉淀,洁净电解液(排出碳渣) 发生效应

9、时,电解质对碳的湿润性不良,混入电解质中的碳渣可良好分离出来;效应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可以熔化部分炉底沉淀。 启动初期的电解槽:适当(早、多)的阳极效应有利提高槽底温度,防止炉底结壳;并有利炭渣的打捞。 2)清理阳极底掌, 规整槽膛。 当阳极底掌出现局部消耗不良,效应时,可在突出部分产生强烈电弧使之迅速烧掉,使阳极底掌平整;效应期间产生的高热量,可使局部突出的伸腿熔化,使炉膛规整。 3)调整槽子的热平衡 4)发生效应的各种数据,可提供槽子运行状态的信息, 作为了解槽况及AL203投入量的依据。 VAE15v;VAE35v;AE早发、频发; AE迟发、少发,6、阳极效应的机理 发生阳极效应的内在原因

10、是电解质中缺氧化铝,电解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外在原因是阳极气体排出困难,它与氧化铝浓度、电解质的过热度、阳极电流密度有关。其发生机理有: 湿润性理论:当氧化铝浓度低时,电解液对阳极的湿润性变坏,阳极气泡难排而聚成气膜层,造成槽电压升高,电弧产生,从而发生阳极效应。 氟离子放电理论:当氧化铝浓度低于1%时氟离子与氧离子共同放电,阳极被钝化,阳极气体大量聚集,引发阳极效应(有20左右CF4)。 静电吸引理论:氧化铝浓度高时电解质气泡带正电荷,反之带负电荷而被阳极吸引,从而引起阳极效应。 综合理论。一、二种理论的综合理论。 AO低,F离子放电,使阳极钝化,同时电解质对阳极的湿润性变差,使气体难排,形

11、成气膜,放电发生阳极效应。,二、阳极效应管理 1、几种非正常阳极效应及参考处理办法 1)暗淡效应:槽电压较低,1020伏。一般是槽温高,电解质不干净,极距过低。适当提高极距;适当加冰晶石降温;待炭渣分离捞出后熄灭或20v以上时正常熄灭。 2)闪烁效应:槽压高且摆。一般是槽膛不规整、阳极长包,或槽温低、极距低、槽底有结壳。抬高极距,加冰晶石并提高槽温;扎空处槽帮,必要时加铝水;待槽压稳定、温度提高后熄灭。 3)瞬时效应:刚发生即自动回去,并反复出现。一般是槽温低或两水平低,沉淀多,或系列降电流、停电恢复后抬高阳极,稳定电压,待提高温度后熄灭。 提前效应 正常效应 滞后效应 难灭效应,2、熄灭阳极

12、效应的作业 熄灭阳极效应:向槽中补充物料,阴阳极局部瞬间短路而驱赶阳极气泡 (插木棒、通气、自动升降阳极),使阳极恢复正常工作。 大型中心下料预焙槽,计算机兼有自动熄灭效应的程序,可通过效应加工、升降阳极的操作自动熄灭效应;人工熄灭效应是采用效应加工后向阳极下插入木棒,木棒插入高温电解质中产生气泡,赶走阳极底面上的滞气层,使阳极得到净化恢复正常工作。 熄灭阳极效应的作业的质量控制点:控制效应持续时间 从效应发生到熄灭的时间间隔称为效应持续时间,即计算机检出时间、效应加工时间和熄灭操作的最少时间之和, 一般在35分钟(可望缩短到1分钟左右)。 准备充分;方法得当。,3、新启动槽的阳极效应管理 特

13、点:无电解质结壳,散热面大,散热量较大;内衬吸热多, 电解质分子比高,其初晶温度高,槽温高; 现象: 炉底容易出现过冷,易形成畸形炉膛;阴极内衬出现裂纹、爆层、起坑等危害,导致电解槽早期破损。 要求:新启动槽前期必须保持足够的炉底温度,适当增大效应系数,通过效应产生的高热量使炉底沉淀及时熔化掉,保持炉底干净 。 启动后效应一般要求: 第一个效应在启动后8h尽量发生 15天内为1.01.2次/槽日; 1545天内为1.0次/槽日, 45天以后逐渐到正常控制。 阳极效应是衡量电解槽热平衡和物料平衡的重要参数。,2.5、槽电压管理 一、 电压管理基本概念: 现代大型槽的电压管理 一般由计算机按照设定

14、电压及应用程序自动执行。 V = aL+ b 采信号算电阻-分为效应、坏、正常-平滑处理排除干扰 实电阻 R实=(V平-E)/I平 平滑处理 R设定折合 R实 R设 折 降阳极 R实 R设 折 升阳极 电压管理是电解槽能量平衡的主要管理,其实质是增、减极距的槽电阻管理“过热度”调节的主要手段。,二、工作电压的组成 VNET=V阳+V极化+V电解质+V阴+V周母 V阳=330350mv,炭块、导杆钢爪、焊接、组装、卡具压接; V极化=1700mv, 霍尔法基本不变; V电解质=14701500mv,成分、过热度、极距; V阴=350380mv, 与槽龄、阴极材料、组装有关,短期不变; V周母=1

15、80200mv, 设计建成后不变。 =4.004.13v V平=V阳+V质+V极化+V阴+V周母+VAE+V公用母 黑电压 VAE= = 0.0200.060v 例:某系列,槽平均工作电压4.10v,平均效应系数0.3次/槽日,平均效应电压29.0v,效应持续时间5分钟,其效应分摊电压多少? 解: VAE= 0.026(v),三、设定电压的调整 (p74) 根据热平衡需要 1、上调情况: 槽子热量不足,效应多发或早发; 质水平连续下降,需要投料 ; 槽帮变厚,炉底出现沉淀结壳; 发生针振300mv; 铝水超过基准值10mm以上; 8小时内更换两组阳极; 系列停电恢复送电后; 出现病槽,2、下调情况: 槽子热量过剩,效应迟发少发; 电解质水平连续在上限之上, 投入物料已熔化,无须再补充热量; 针振消失后; 炉底沉淀、结壳消除; 病槽好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