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研发_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图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18114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研发_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图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汽车研发_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图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汽车研发_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图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汽车研发_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图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汽车研发_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图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研发_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研发_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图(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任我通汽车整车座椅制作设计教程;首先制作汽车座椅目的是:个性,舒适,丢弃残旧内饰,进行整改翻新;整车座椅制作改装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表明,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驾驶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程度的重要设施,对于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率有重要作用,汽车驾驶员座椅设计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质量与安全。故座椅的设计开发在整车的设计中尤为重要。一、 座椅组成及术语1座椅总成的组成1)座椅(seat)供一个成年乘员乘坐且有完整装饰并与车辆结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它包括单独的座椅或长条座椅的一个座位。2)固定装置(anchorage)将座椅总成固定到车辆

2、结构上的装置。包括车身上受影响的部件。3)调节装置(adjustment system)能将座椅或其部件的位置调整到适应乘员乘坐姿态的装置。该装置应有如下功能:A. 纵向位移(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B. 垂直位移(vertical displacement)C. 角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4)锁止装置(locking system)使座椅及部件保持在使用位置的装置。5)头枕(head restraint)用于限制成年乘员头部相对于其躯干后移,以减轻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颈椎可能受到的损伤程度的装置。2相关术语1)“H”点(“H”point)二维或

3、三维人体模型样板中人体躯干与大腿的连接点即胯点(HipPoint)。2)“R”点“(R”point)GB115512003中附录C定义的乘坐基准点。基准线(referenceline)为GB115512003中附录C附件1图C.1中所示的通过三维人体模型的线。3)加速踏板踵点(AHP)在加速踏板未压缩时,人体模型的踵点在被压塌的地板覆盖件上的点。4)拇趾参考点(BOF)在侧视图上过AHP点作人体样板鞋底的切线在该切线上离AHP点203mm处的一个点。5)踏板装置角在侧视图上踏板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6)踏平面角驾驶员以正常驾驶姿势踏在加速踏板上时在侧视图上鞋底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7)坐姿舒适性舒

4、适性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坐姿舒适、动态舒适、温度舒适等,并且具有综合性主观性个体性的特点。二、技术要求1外观要求1)外形尺寸要点A. 座面座椅座面尺寸要求项目参数横向高度差H25mm座面前沿拱起高度H140mm拱起半径40mmR1120mm座椅前沿纵向起供时前部倾角1=4-5后部倾角2=10-15纵向高度差H240mmB. 腰靠腰靠角度调节量应20;腰靠若装有软垫,则其沿座深方向垂直剖面内的曲率半径应1400mm。C. 头枕驾驶员头部到顶棚间隙50mm,乘客头部到顶棚间隙30mm;头枕中心线与靠背中心线应保持0-20夹角。D. 扶手座椅扶手尺寸要求项目参数扶手上沿与座面垂直距离23020mm双

5、扶手内沿水平距离500mm扶手长度200-280mm扶手前沿与座面前沿水平距离90-170mm扶手倾角固定式0-5可调式0-20E. 靠背靠背的基准角度与水平面成105-115;前排座椅靠背高度800mm;后排高度700mm。2)座椅外观A. 座椅总成蒙皮装配后,造型应挺括、饱满,不允许有破损、污损、皱折等疵病;B. 座椅总成蒙皮整体缝合应牢固。缝制针距明线5-8针/30mm,且应均匀、清晰、平直,无漏针、脱线、跳沙等现象。座椅总成坐垫缝制线条与靠背缝制线条应对齐,相差不大于5mm;每条线缝的两端应回针,不应有大于10mm的多余线头;C. 座椅总成各焊接、铆接部位应牢固可靠,不应有松动现象;总

6、成不应有焊接错位、气孔、虚焊等缺陷,外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油污、无毛刺,运动部分应涂润滑油;D. 座椅头枕应无局部凸起、尖棱等触感;E. 座椅总成的金属件应进行防锈处理,表面涂层均匀,无气泡、划伤、堆积和流痕等现象;所有金属件表面不允许有锈蚀及漆膜脱落现象,符合QC/T484-1999汽车油漆涂层标准要求,需耐盐雾试验48小时以上;F. 装饰件之间的间隙均匀,泡沫、骨架、C型钉无外露;G. 装饰塑料件色泽均匀一致,无凹凸、飞边;塑料装饰件料厚要求2.5mm。2材料要求1)泡沫指标要求泡面指标要求座椅泡沫指标座椅靠背头枕认可标准密度Kg/m50-5545-5045-50GB/T6343-1995

7、回弹率%50GB/T6670-2008拉伸强度KPa100GB/T6344-2008断裂伸长率%9080GB/T6344-2008撕裂强度N/m2.22.0GB/T10808-200625%压缩强度N/314m200-240160-200GB/T10807-200650%压缩永久变形%7GB/T6669-2008燃烧性能100L/minGB84102)面套要求A. 座椅面料(单层)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座椅面料(单程)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序号试验项目规格值试验方法1断裂强度(N/50mm)径向/维向以选定面料实测为准GB/T3923.1-1997(复合体)2断裂伸长率3引裂强度(N/50mm)GB/T3

8、917.3-2009(复合体)4定负荷伸长率(%)见1.4.6.15残留变形率(%)6燃烧特性(mm/min)常燃/老化100GB84107摩擦色牢度(级)干摩4GB/T3920-20088湿摩耐挫韧性(级)径向/维向由面料厂到主机厂认可测试机构检测9耐磨韧性(级)10耐高温(100*4h后)外观无明显变化高低温试验箱11耐光色牢度(级)3有面料厂自行检查,主机厂认可12污渍粘着性(级)13污渍去除性(级)14同批次色差(级)E115不同批次色差(级)4GB250B. 座椅面料(复合)物理机械性能要求座椅面料(复合)物理机械性能要求项目规格/性能要求检验方法/器具有效幅宽1500mm刚直尺阻燃

9、性100mm/minGB8410纬斜度在1500mm幅宽内20mm剥离强度5N/50mm刚直尺按逢强度400N耐高温性100*4h后无起层/起泡现象高低温试验箱3)座椅面料(复合)物理机械性能要求A.各塑料件应无变形、破损、飞边、毛刺、划痕及污物,色泽一致,皮纹清晰,并符合色标、皮纹样本,不应有异样斑点,不能变色,表面质量应一致,不能有折皱,与座椅总成风格要相匹配。B.各塑料件装配要牢固可靠,不能有松动现象,更不能有异响。C.各塑料件经过常规耐热性能、耐寒性能、冷热交变性后,产品的形状、外观应满足下表的要求:塑料件试验满足要求 实验项目评价项目耐热性(90/16h)耐寒性(-40/16h)冷热

10、交变性能(90/3h室温/1h-40/3h室温1/h)循环三次形状尺寸变化0.59%外观不允许有明显的气孔/熔接痕/银纹/龟裂/变形/光泽不均等缺陷存在D.各塑料件燃烧特性应符合GB8410的有关规定。E.各塑料件物理性能应满足下表要求:塑料件物理性能要求材料项目指标改性PP拉伸强度(MPa)18玩去弹性模量(MPa)1800弯曲强度(MPa)20洛氏硬度(HRR)655热变形温度(0.4MPA)()110密度(g/cm)1.070.02悬臂梁冲击强度(23)KJ/m15F.各塑料件产品尺寸公差应满足GB14486工程塑料模塑塑料件尺寸公差的要求。G.对于调角器、限位器、座椅锁、解锁机构等座椅

11、零部件装饰,塑料件装饰参照标杆车。4)金属骨架结构A.金属骨架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B.金属骨架的焊接应符合GB/T5943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焊接方式采用点焊、弧焊、气体保护焊。零件表面不得有焊渣、飞刺。C.金属骨架进行除锈、防锈处理,表面电泳涂漆,漆层应符合QC/T484-1999汽车油漆涂层的规定,需耐盐雾试验48小时以上。D.金属骨架与其他零部件装配为总成后,强度应符合GB15083汽车座椅系统强度要求及试验方法及TBD-681201汽车座椅疲劳试验方法及评价标准的规定。3机械结构的组成1)座椅滑轨机构A. 滑轨参数座椅滑轨参数参数名称参数备注有效行程20

12、0左右(空间校核)前后方向步距10mm或者12mm(限位结构齿距)解锁力15-55N滑动助力30-225N(承载75Kg)锁止力滑轨17000N间隙左右方向0.5mm加100N负荷前后方向上下方向B. 滑轨技术要求解锁手柄操作力15-55N,解锁调节灵活、无异响;总成滑动阻力(在承受75kg向下载荷时)为30-225N,且滑动过程中无异响、全行程无涩点、滑动畅,同步锁止、同步解锁;耐久性能:在座椅上加载80KG载荷,前后往复滑动滑轨15000次以上,不允许有滚柱、滚珠脱落,零件变形、机构失效等缺陷;其余要求按照QCT805-2008乘用车座椅用滑轨技术条件执行。2)座椅调角器机构座椅调角器机构

13、要求座椅靠背设计基准位置105-115调角器调整杆操作力矩1.0-3.5N.M单边锁止强度12500N解锁力30N后拍调节范围0-1101/沿靠背顶端垂直于靠背基准线方向施加505N的力,背靠晃动间隙10mm;2/耐久性能:开、关锁15000次试验后个零件不应有变形、破损现象,且能正常工作;3)座椅锁机构A. 锁止强度25000N,座椅在完成GB14167试验后,座椅锁的锁止功能不损破、失效。B.解锁力50N4其它要求1)舒适性A.座椅泡沫造型应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并给出A面的分析报告。B.人体乘坐时,最大布置人体与骨架(硬物)间距30mm。C.选用高回弹的优质冷发泡沫,选用优质复合面料,面料与泡沫采用火焰复合方式,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和环保性。D.前排座椅的舒适性设计参考应当满足人机工程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根据设计可作相应调整);E.座椅各零部件的外露部分不得有易于伤人的尖角锐边,各部结构不得存在可能造成的挤压、剪钳伤人部分。F.工作座椅的结构材料和装饰材料应耐用、阻燃、无毒。坐垫、腰靠、扶手的覆盖层应使用柔软、防滑、透气性好、吸汗的不导电材料制造。G.若坐垫直接固定在底板上(通常为后排座椅坐垫),一般泡沫上表面到底板的距离不小于50;H.在震动和乘员进行座椅特性操作的过程中,不得有摩擦声音和尖刻声音等异响。2)其它重要技术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