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12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8088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菏泽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12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菏泽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12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菏泽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12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菏泽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12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菏泽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12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菏泽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12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菏泽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12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第十二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分子动理论,辨一辨 1.扩散现象发生在两种或几种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之间,并且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不同的物质之间都能发生( ) 2不管分子间表现出的是引力还是斥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是同时存在的( ) 3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此时并不存在引力( ),考点2 内能,1定义:物体内 所有 分子的 动能 与 势能 的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同一物体的内能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加 ,随温度的降低而 减少 . 4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说明:

2、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一个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利用了做功的方法,也可能是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辨一辨 1.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可能吸热,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 ) 2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一定升高( ) 3一个物体可以不具有机械能,但必定具有内能( ),考点3 热量与热值,1热量:在 热传递 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热量的符号是:Q,单位是 焦耳(J) . 2热值,辨一辨 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表述( ) 2热值和密度等物理量性质相同,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

3、燃烧等均无关( ),考点4 比热容,辨一辨 1.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反映了不同物质吸、放热本领的强弱,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放热本领强,比热容小的物质吸、放热本领弱( ) 2相同情况下,吸热快的物质吸收的热量要多于吸热慢的物质,它的比热容也就大( ) 3生产生活中常利用水作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是因为一定质量的水升高一定的温度比其他同样质量的物质升高同样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 ),【教材重点图片】,重点难点突破,类型1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楚物体内能是怎样改变的如果是能量的转化,就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如果是能量的转移,就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例1】 2016福州

4、中考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B ) A阳光晒热棉被 B锯木头时锯条变热 C用热水袋取暖 D冷气使房间温度降低,【思路点拨】 阳光晒热棉被,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锯木头时锯条变热,是因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而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用热水袋取暖,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冷气使房间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变式运用 1. 2017天津中考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B A、C、D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是通过热传递

5、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选B.,类型2 温度、热量、内能辨析,1区别: (1)温度: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温度 (2)内能: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转化或转移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通常用“具有”来修饰 (3)热量: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表述如果物体之间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就没有内能的转移,也就不存在“热量” 2联系:,(1)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热,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 (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可能吸热,也可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可能放热,也可能物体对外界做功.,【例2】 2017眉山中考下列关于温度、

6、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A ) A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思路点拨】 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过程,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有可能是发生了热传递,变式运用 2. 2017连云港中考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7、 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B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冬天搓手,克服摩擦做功,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故B正确;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错误;机械能是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故D错误,类型3 比热容的理解与应用,解答有关比热容理解的题目,关键是把握以下两点: (1)比热容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2)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分析问题时,有两个理解关键点:一是比热容大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小;二是在温度变化相同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8、【例3】 2017自贡中考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冷却剂 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思路点拨】 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质量的大小没有关系;水的比热容大,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所以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种类不同,状态不同,比热容一般不同.,变式运用 3.2017扬州中考如图,是加热烤肠的情景,增加烤肠内能的方法是 ;为了让烤肠不致被烤焦且均匀受热,店主将烤

9、肠放在石子上烤而不直接放在铁锅内烤,是因为石头的比热容比铁 .,加热烤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烤肠的内能的;由题意可知,利用这种石头来制熟烤肠,这主要是利用了石头的比热容比铁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吸热的情况下,其温度升高比较慢,且散热比较均匀的特点,热传递,大,类型4 热量的计算,热量相关计算的两种类型: 1能量转移型,2能量转化型,【例4】 2017枣庄中考新农村建设中正在大力推广使用瓶装液化气如果每瓶装10kg液化气,液化气的热值取4.2107J/kg,则每瓶液化气全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4.2108 J,若放出的热量有40%被水吸收,在标准大气压下可把 500 kg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c水

10、4.2103J/(kg),变式运用 4.2017绵阳中考菜油最适宜的烹饪温度在150至180之间用天然气将质量为0.02kg的菜油从室温20加热到170,天然气燃烧释放出的热量有60%被菜油吸收则菜油吸收了 J热量,燃烧 了 m3的天然气取c菜油2.0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6103,2.5104,重点实验聚焦,实验19: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命题点全梳理】 1实验时用相同的热源进行加热的目的:便于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相同热源,加热时间相同,物质吸收热量相同 2实验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二是液体的初始温度相同 3实验中判断物质的吸热能力

11、的两种方法:(1)通过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变化来判断物质的吸热能力,温度变化快的吸热能力弱,比热容小;(2)通过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来判断物质的吸热能力,加热时间长的物体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4转换法的应用体现:通过观察给液体加热的时间来判断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5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体现:控制不同的物质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 6水浴法的优点:受热均匀,不需要搅拌 7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8两个测量工具:温度计和秒表,【例】 2017福建中考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操作如下:,(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度相同且 质量 相等的沙

12、子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39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加热时间 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4)分析图像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 沙子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水 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 水 的比热容较大,【思路点拨】 (1)为了研究水与沙子比热容的大小,实验时,要控制水与沙子的初始温度、质量相等;(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的温度是39;(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13、;(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沙子;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较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水的比热容较大,命题挖掘 小丽同学和小明同学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5)选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A (选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确保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6)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升高的温度 ,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秒表 . (7)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

14、,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该方案避免两次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合理即可) .(答出一个即可),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 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有三个理解要点: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说明了两点: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隙 3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1)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之间的扩散,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2)物体的温度:

15、温度越高,扩散越快,12012菏泽中考在封闭的场所里,只要有人吸烟,场所内的其他人就会闻到烟味,从而损害他人健康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场所里烟雾弥漫属于 现象,这个现象表明 .,扩散,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2013菏泽中考利用一个空瓶子和一个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平板玻璃盖住口),用来证明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实验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空瓶子的 方,下,上面的空气密度小,下面的二氧化氮密度大,过一段时间,形成均匀的气体,充分证明气体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猜押预测 1.2017南京中考“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 ;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 nm.,做无规则运动,引力,0.1,“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因为1nm109m.所以0.1nm1010m.,命题点2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与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做功的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的转移,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