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期抗旱性QTL分析和冰草BADH基因克隆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818051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76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苗期抗旱性QTL分析和冰草BADH基因克隆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小麦苗期抗旱性QTL分析和冰草BADH基因克隆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小麦苗期抗旱性QTL分析和冰草BADH基因克隆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小麦苗期抗旱性QTL分析和冰草BADH基因克隆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小麦苗期抗旱性QTL分析和冰草BADH基因克隆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麦苗期抗旱性QTL分析和冰草BADH基因克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苗期抗旱性QTL分析和冰草BADH基因克隆(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 行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在论文研究期间给予指导、 帮助和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在文中明确说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 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和按要求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论文纸质本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山东农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 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立垦垦 导师签名:蚴曝 山东农业人学硕L 学位论文

2、缩略词说明 胁3舢6M 3 M 6洲苗M 7 11舢Y 小麦苗期抗旱性Q T L 分析和冰草B A D H 基冈克隆 R D W I U W R I L r R N A R N R W L R S D W S F W S H S R W C S S S W L R T B E T D W T E M E D T E T F W “ I r i s X - g a l R o o td r yw e i g h t R o o tf l e s hw e i g h t R e c o m b i n a n tI n b r e dL i n e s r i b o s o m a lR N

3、A R o o tn u m b e r w a t e r1 0 S Sr a t eo fr o o t S h o o td r yw e i g h t S h o o tf r e s hw e i g h t S h o o th e i g h t s h o o tr e l a t i v ew a t e rc o n t e n t s o l u b l es u g a r w a t e rl O S Sr a t eo fs h o o t T r i s B o r a t ea c i d E D T Ab u f f e r T o t a ld r yw

4、e i g h t t e t r a m e t h y le t h y l e n ed i a m i n e 1 r i s E D T Ab u f f e r T o t a lf l e s hw e i g h t t r i s - h y d r o x y m e t h y l a m i n o m e t h a n e 5 - b r o m o 一4 一c h l o r o 一3 - i n d o l y l - p D - g a l a c t o s i d e 根干重 根鲜重 重组自交系 核糖体核糖核酸 根数 根部失水率 地上部干重 地上部鲜重 苗

5、高 叶片相对含水量 可溶性糖含量 地上部失水率 T r i s 硼酸E D T A 缓冲液 总干重 四甲基乙二胺 T r i s E D T A 缓冲液 总鲜重 三( 羟甲基) 氨基甲烷 5 溴4 氯3 吲哚D D - 半乳 糖苷 2 山东农业火学硕上学位论文 目习 摘要要I A B S T R A C T I I l 1 前言1 1 1 作物抗旱机理。l 1 1 1 形态结构与抗旱性2 1 1 2 生理生化性状与抗旱性2 1 1 3 作物抗旱性综合评价指标7 1 2 作物抗旱性状的Q T L 定位7 1 2 1 形态性状8 1 2 2 生理性状8 1 3 植物基冈分离的方法和策略l O 1

6、3 1 利川图何克隆技术分离基冈1 0 1 3 2 利川比较基冈组学分离基因1l 1 3 3 利H j 突变体分离基冈11 1 3 4 利川基冈表达技术分离基冈1 2 1 4 甜菜碱脱氢酶基冈( B A D H ) 及其克隆1 2 1 5 本研究的目的利意义1 4 2 材料与方法15 2 1 试验材料15 2 1 1 植物材料。l5 2 1 2 实验药品及菌株15 2 1 3 主要仪器15 2 2 试验方法l6 2 2 1 试验处理1 6 2 2 2 指标测定l6 2 2 3 数据处理1 9 2 2 4Q T L 定位分析2 0 2 2 5P C R 引物设计2 0 2 2 6 总R N A

7、提取及检测2l 2 2 7 第一链c D N A 合成2 3 2 2 8 中间目的片段获取2 3 2 2 93 “ R A C E 获取3 端片段2 7 2 2 1 05 R A C E 获取5 端片段2 8 2 2 1lc D N A 全长序列的获得2 9 2 2 1 2B A D H 全长基冈组序列的获得3 0 2 2 13 生物信息学分析3 0 3 结果与分析3 l 3 1R I L 群体及其亲本抗早相关性状的表型分析3 】 3 2 苗期小麦抗旱相关性状Q T L 定位3 4 3 3R I L 群体抗旱性综合评价。3 9 3 4 冰草B A D H 基冈克隆及分析4 l 3 4 1 总R

8、 N A 提取及检测4 l 小麦苗期抗旱性Q T L 分析和冰单B A D H 3 4 2 反转录c D N A 检测 3 4 3 中间片段的克隆及测序 3 4 4B A D H 基冈3 端分离4 3 3 4 5B A D H 基冈5 端分离4 3 3 4 6B A D H 基冈全Kc D N A 的分离4 3 3 4 7 基冈组全K 基冈获取4 4 3 5B A D H 基冈生物信息学分析4 4 3 5 1B A D H 基冈c D N A 序列分析4 4 3 5 2B A D H 基冈编码蛋白序列分析。4 6 3 5 3B A D H 基冈组序列分析4 8 4 讨 念一4 9 4 1O T

9、 L 定位4 9 4 2Q T L 簇及Q T L 间的犬系4 9 4 3Q T L 在不同条件卜的分布5 0 4 4 甜菜碱脱氢酶基冈克隆5 1 5 结论5 3 5 1 小麦抗旱相关性状Q T L 定位5 3 5 2 野生冰草B A D H 基冈克隆及分析5 3 参考文献5 5 至定谢6 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表情况6 6 2 _ 上学位论文 摘要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干旱是限制其产量及品质的重要非生 物胁迫因素,开展小麦抗旱遗传机理研究,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小麦苗期抗旱相关性状的Q T L 定位及抗 旱基因克隆,为研究小麦苗期抗旱遗传机理及抗旱

10、育种提供依据,主要获 得以下结果。 1 、以小麦R I L 群体( 川3 5 0 5 0 x 山农4 8 3 ) 水培幼苗为材料,在P E G 6 0 0 0 模拟的干旱胁迫及对照条件下,测定了根数、最长根长、苗高、地上部鲜 重、地下部鲜重、总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总干重、地上部失 水率、地下部失水率、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可溶 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共1 9 个抗旱相关性状。在渗透胁迫及正常水 分两种条件下,R I L 群体各性状均有较大的变异范围,除正常水分条件下 的叶片失水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及胁迫条件下苗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外, 其余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 0 。

11、多数性状表现超亲分离,表明R I L 群体 具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双亲对这些性状有贡献的等位基因在其群体中 得到了广泛分离,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R I L 群体中多数性状表现正态分 布,表明这些性状为数量性状,可能由多个基因控制,其抗旱机制较为复 杂。 2 、对根数等1 9 个性状进行Q T L 定位,结果在l A ,l B ,1 D ,2 A , 2 B ,2 D ,3 B ,3 D ,4 A ,4 B ,5 A ,5 D ,6 D 和7 A 共1 4 条染色体上定 位了5 4 个Q T L ,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 6 3 3 7 3 0 。其中正常条件下检测到 2 1 个Q T L 位点,在胁迫条件下检测到3 3 个Q T L 位点。2 2 个Q T L 的加 性效应来自母本川3 5 0 5 0 ,3 2 个Q T L 的加性效应来自父本山农4 8 3 。在 1 D 、5 D 染色体上有3 个Q T L 簇,在2 A 、3 B 和6 D 上有4 个共定位Q T L 。 获得最长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