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2018年版要点说明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17863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程标准2018年版要点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数学课程标准2018年版要点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数学课程标准2018年版要点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数学课程标准2018年版要点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数学课程标准2018年版要点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课程标准2018年版要点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程标准2018年版要点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

2、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术语解释见附录1)。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

3、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

4、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1. 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2. 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

5、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3)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3. 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1)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2)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4.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5.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6. 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7. 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2)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4)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

6、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1.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2. 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3. 情感态度的评价4.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5. 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6. 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7. 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书面测验是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在设计试题时,应该关注并且体现本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提出的几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

7、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相联系,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数学理解。1. 教材编写应体现科学性(1)全面体现本标准提出的理念和目标(2)体现课程内容的数学实质(3)准确把握内容标准要求 (4)教材的编写要有一定的实验依据2. 教材编写应体现整体性1)整体体现课程内容的核心2)整体考虑知识之间的关联3)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要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4)整体性体现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配置习题时应考虑其与相应内容之间的协调性。一方面,要保证配备必要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又要避

8、免配置的习题所涉及的知识超出相应的内容要求。教材内容的呈现既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又要使整套教材的编写体例、风格协调一致。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为此,教材可以适时地介绍有关背景知识,包括数学在自然与社会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发展史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数学的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家治学的严谨,欣赏数学的优美。例如,可以介绍九章算术、珠算、几何原本、机器证明、黄金分割、CT技术、布丰投针等。3. 教材内容的呈现应体现过程性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1)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2)反映数学知识的应

9、用过程4. 呈现内容的素材应贴近学生现实(1)生活现实(2)数学现实(3)其他学科现实5. 教材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6. 教材编写要体现可读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1. 文本资源2. 信息技术资源3. 社会教育资源4. 环境与工具5. 生成性资源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4. 岁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一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才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学习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