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立对当地及周边对外贸易的影响浅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7861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立对当地及周边对外贸易的影响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立对当地及周边对外贸易的影响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立对当地及周边对外贸易的影响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立对当地及周边对外贸易的影响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立对当地及周边对外贸易的影响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立对当地及周边对外贸易的影响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立对当地及周边对外贸易的影响浅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年论文题目: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立对当地及周边外贸行业的影响浅析2014年8月8日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立对当地及周边外贸行业的影响浅析摘 要本文浅要分析了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立给青岛当地及周边城市外贸产业带来的影响,以新区规划为主要切入点,分析了成立后对港口、航运、物流、金融等行业的影响为外贸产业带来的连锁反应。分析表明,新区的建立不仅会促进区内外贸量,增加港口吞吐量,加强国际合作,还会带动周边地区对外贸易的增长,联动临近港口,形成集群发展优势。根据新区规划带来的影响,本文也为外贸企业分析了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在新区建设的利好前景下,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西海岸新区

2、;对外贸易;机遇与挑战目 录第1章 前言1第2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22.1 新区发展基础22.2 新区战略意义2第3章 新区规划对当地的影响33.1 “一心五区”空间开发格局33.1.1 新区中心区33.1.2 保税功能拓展区33.1.3 国际经济合作区33.1.4 董家口经济区43.1.5 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43.1.6 古镇口服务保障区43.2 构建海洋特色产业体系43.2.1 做强临港先进制造业43.2.2 大力发展海洋服务业43.3 建设国际航运枢纽53.3.1 调整前湾港功能布局53.3.2 董家口港建设与前湾港有机互补53.3.3 推进口岸跨区域合作53.3.4

3、提升港口管理协调能力5第4章 新区规划对周边城市的影响74.1 推进口岸与周边区域合作74.1.1 “海上直通”74.1.2 发挥腹地经济优势74.2 建设综合交通网络7第5章 外贸企业的机遇85.1 保税港区的拓展和功能的完善85.2 开展国际合作促进产业升级85.3 国际航运枢纽的打造带来便利85.4 金融领域创新保障顺利融资95.5 港口管理协调报关更便利95.6 综合交通网络完善加强半岛城市合作10第6章 外贸企业的挑战106.1 竞争加剧,本土企业受冲击106.2 高端产业引入触发产业升级106.3 自主创新缺乏,自主品牌少116.4 国际化潮流下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11结 论12参考

4、文献13第1章 前言规划多年的青岛西海岸新区终于在国务院获批,预示青岛或将被培育成国家级中心城市,成为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这也标志着发展3年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又向前迈了一步。新的政策就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浅要分析了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成立对当地及周边外贸产业的影响,主要对新区规划进行了深入理解,阐述了新区建设中给外贸产业带来的机遇,以及对青岛市对外贸易结构可能带来的改变。第2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2.1 新区发展基础青岛西海岸新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西岸,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新区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核心地带,是黄河流域主要出海

5、通道和欧亚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与日韩隔海相望。海岸线282公里,滩涂83平方公里,岛屿21座,沿岸分布自然港湾23处。陆域开发空间广阔,适宜建设用地约450平方公里。新区综合经济实力雄厚,改革开放效应凸显,海洋科技优势突出,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等产业基础较好,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新兴海洋产业集聚区。以前湾港为主体的青岛港是我国五大外贸口岸之一。新区现有多个国家级园区,功能健全,政策集中。青岛是全国著名海洋科学城,拥有众所海洋科技平台和大量涉海专业人才,承担了多项国家大型计划的海洋科研项目。2.2 新区战略意义建设西海岸新区,可以加快转变青岛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形成区域经

6、济发展新动力,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深化沿海开放战略,进一步完善青岛保税港区功能,推进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参与国际海洋资源、能源、科技、制度等方面交流合作;发展深海、远海经济,充分利用青岛港口优势,注重港口、产业、城市协调发展;努力发展国际航运,打造东北亚航运枢纽;加快形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山东、辐射黄河流域发展。第3章 新区规划对当地的影响3.1 “一心五区”空间开发格局“一心五区”即新区中心区与保税功能拓展区、国际经济合作区、董家口经济区、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古镇口服务保障区五大经济功能区。3.1.1 新区中心区建设新区行政、金融、商务、

7、文化、科教中心和西海岸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发展西海岸金融聚集区,增强综合服务功能。3.1.2 保税功能拓展区调整前湾保税港区封关区域,采取异地置换模式,西海岸出口加工区转型为进出口加工区或综合保税区,与保税港区整合联动;在董家口港区设立保税物流中心,逐步向保税港区过渡,形成4个保税功能核心区,周边规划建设产业配套区,构筑胶州湾片区、董家口片区两大保税功能拓展区。开展涉海金融服务,建设国家级航空产业和大宗商品战略储备基地,争取形成国际贸易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和大宗商品交易定价中心,培育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3.1.3 国际经济合作区规划中

8、德生态园拓展区和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加强与德方在生态城市、环保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加强与欧美在海洋领域的合作,发展高端产业。加强与日韩在海洋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构筑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平台。3.1.4 董家口经济区以港兴区,依托董家口港推进发展,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区,按照港口-物流-制造依次布局,优化开发空间,发展矿石、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物流、贸易和港航服务业,建设国家大宗商品储存、加工、物流基地和重要的交易中心。3.1.5 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影视制作、出版传媒、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发展免税购物、休闲度假等高端旅游业,打造国际知名的文化、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发展旅游服务贸

9、易。3.1.6 古镇口服务保障区建设船舶保障产业园,发展船舶维修、装备维修等产业。积极搭建军民融合知识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和服务创新平台,力争对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3.2 构建海洋特色产业体系3.2.1 做强临港先进制造业做大船舶制造业,做强海洋结构工程与装备制造业,培育风能、海洋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海洋装备、石化装备等特种钢材和高档钢材深加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建设国家级大型数据中心。建设董家口石油化工基地,生产高附加值大宗有机化工产品,积极发展新型海洋化工。发展航空产业,构建直升机研产销运营产业体系。3.2.2 大力发展海洋服务业加

10、快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业务,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能力,发展保税物流能新业务。大力发展涉海金融服务业。加强金融创新,扩大涉外金融业务,争取开展航运金融业务试点,发展船运保险、资金结算和航运价格衍生产品。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和组织,支持境内外金融机构在新区设立总部、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机构。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开展船舶、海域使用权等抵押贷款。培育和引进股权投资机构,探索设立新区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及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开展融资租赁试点。设立中国北方碳排放交易所。3.3 建设国际航运枢纽3.3.1 调整前湾港功能布局以国际集装箱干线运输为重点,完

11、成前湾港区航道扩建、集装箱码头四期、汽车滚装船码头等项目建设;加强前湾港区与物流园区间、物流园区与高等级公路间交通联系,实现疏港交通与城市交通分离,提高铁路疏港能力;建设全国最大棉花交易市场,发展成为棉花、橡胶等大宗商品国际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和结算中心,积极发展汽车、船舶、家电出口贸易。3.3.2 董家口港建设与前湾港有机互补推进大型矿石、大型原油、通用码头、液体化工码头工程建设,建设形成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定价中心和运价指数中心;推进董家口港区疏港公路、疏港铁路建设,发挥胶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集散作用,大力发展海铁联运,超前谋划青岛新机场建成后海空联运枢纽建设;建设董家口原油、成品油、天然

12、气储备基地和原油交割库,建设大型矿石保税堆场,发展大宗散货物流分拨中心。3.3.3 推进口岸跨区域合作加强与日韩等港口合作,鼓励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到新区投资建港、经营码头和开辟航线。鼓励新区货运代理、综合物流服务等企业到无水港开展业务。3.3.4 提升港口管理协调能力依托电子口岸,建立“大通关”口岸运行管理机制,实行“分类通关”、“无纸通关”、“舱单分拨”、“分批配送,集中保管”模式,特殊区域间货物采用“直通”模式,企业只需要一次申报、一次查验。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航运税费政策,争取对企业海上国际航运业务收入和货物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业务收入等免征营业税。第4章 新区规划对周边城市的影响4.1

13、 推进口岸与周边区域合作4.1.1 “海上直通”加强与烟台、威海、日照等周边港口的战略合作,实现港口间“海上直通”,打造进口货物中转、分拨中心,提升山东半岛港口群综合竞争力。4.1.2 发挥腹地经济优势开展与黄河流域各口岸间合作,与腹地货主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以港口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辐射向腹地经济,同时,腹地的发展又为港口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4.2 建设综合交通网络构筑新区对外两小时辐射圈,湾区一小时通勤圈,新区内部半小时通达圈,构建“廊道+枢纽”发展模式,承担新区与周边市区的交通联系功能。正在建设的青连铁路,沿途经过青岛市城阳区、胶州市、黄岛区(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日照市和连云港市的赣

14、榆县,重点为连盐铁路设计起点石桥站,横跨两省三市。第5章 外贸企业的机遇5.1 保税港区的拓展和功能的完善新区规划建设保税功能拓展区,辐射保税港区影响,扩大保税港区配套用地,保障港区功能的实现。整合前湾保税港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和董家口保税物流中心,建立大型保税仓储基地,为企业货品的存放、运输、划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完善胶州湾西岸和董家口两个保税港区拓展片区,在新区内部实现功能区呼应联系。在功能完善方面,降低了区内营业税率和所得税率,研究制定新的运税费率,降低企业海外运输成本。5.2 开展国际合作促进产业升级中德生态园、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等的建设为国内企业与国外公司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础。新

15、区规划建设了中德生态园拓展区,完善生态园核心区功能,引进欧美企业参与海洋科技产业的建设。新区也旨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相关公司可以紧抓这一机遇,通过与国外公司的交流合作,在科技研发、生产经营、销售扩张上借鉴经验,发展高新产业,打开中国海洋科技产品的国际市场,再借新区优越的港口地理位置和发达的航运能力,实现企业快速增长。5.3 国际航运枢纽的打造带来便利重新规划了前湾和董家口两个港口,调整两者功能布局,有机结合。扩建码头,增加泊位,实现“世界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有多大的码头”。前湾港和董家口港分别建设棉花、矿石、石油化工产品等码头、交易中心,前湾港继续建设集装箱码头四期,扩大集装箱吞吐量,打造东北亚集装箱中转中心,与釜山港竞争。继续引进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到港投资、经营码头、开辟新航线。随着航运企业的增多,其竞争也会激烈,在航运服务方面也会不断创新,这就为出口企业带来更多的选择,而新航线的开辟也有助于出口企业开拓新的海外市场,降低运费,节约成本。推进的口岸跨区域合作,方便外贸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