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144页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7781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44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14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14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14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14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14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14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144页(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目的在于让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更为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按照省委要求,广安作为

2、的家乡,理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主动作为、走在全省前列、凸显广安特色。为配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市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力量从邓小平的故事(大众文艺出版社,菊子编著)、邓小平爷爷的故事(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赵宏兴编著)中分专题选编了生平践行群众路线的典型故事41个,集成邓小平为民务实清廉故事选辑,充分体现了为民、务实、清廉的高尚情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学习材料和辅导读本。中共广安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年12月目 录心 系 百 姓热心助人3培养新干部7关心警卫战士9爱护老百姓12

3、为小宝莲放脚16军民鱼水情19夺牛的故事22开仓放粮25雪夜在草堆旁办公29心里装着老百姓32让工人打上文化牙祭36心系唐山39春天的使者42故乡情45亲亲邓小平49为大地着装52求 真 务 实握手的内涵57擂稻谷60土裁缝61值夜班64绝不容忍官僚主义68可笑的故事71烧结铁不能算铁74“白猫黑猫”论78小平小道81丝瓜开花啦85送给厦门的礼物88清 正 廉 洁都是一家人93破一点没关系97精神会餐100野鸽子汤106百姓的东西不能动108不搞特殊109年夜饭111雨中还伞114制奢倡廉二三事116一张票根119高风亮节122老骥伏枥130为希望工程捐款133俭朴的生活136心系百姓我们所做

4、的一切事情,都必须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于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就应该加以反对,加以纠正;对于人民的困难就必须毫不犹豫地采取办法,有步骤、有方法地加以解决。邓小平当前西南工作的五个问题(1950年7月31日),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热 心 助 人邓小平的爸爸邓绍昌在当地是一个很有名望的绅士,思想比较开明,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邓小平才七岁就结束了私塾学习,被爸爸送入协兴小学堂读书。由于受父母的良好影响,他喜欢关心别人。在学校他不但自己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而且还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对那些家境贫寒、学习吃力的同学,他更是尽力帮助。他的同桌、贫家子弟胡德银的毛

5、笔字写得差。老师改阅时常常满纸都是叉,于是邓小平就主动帮助他。每天放学后他便留下来与胡德银一起练字,帮助他纠正写字动作,掌握要领。胡德银也能认真学习,邓小平写字的时候他认真地看,摹仿。在邓小平的帮助下,胡德银的毛笔字有了很大进步,两个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几十年后,胡德银谈及此事,对邓小平热情助人的精神还啧啧称颂。一天下午,落日的余晖把山坡染上一层浓浓的绯红色,蜿蜒的小道上飘出阵阵话语声和嬉笑声。原来是协兴小学堂放学了,邓小平和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走在回家路上,有说有笑。突然,人群中传出悲伤的哭声,邓小平和同学们停下脚步循声望去,只见一位小同学正伤心地哭泣着。出了什么事?大家怀着好奇心围到了那位

6、小同学的周围,问长问短。小同学一边拭眼泪一边断断续续地告诉大家,他的妹妹不幸得了重病高烧不退,如不请医生看病她的生命就难保了。“快请医生去!”一位同学脱口而出。“可是,我家哪有钱”说着,那位小同学双手掩起脸哭得更伤心了。同学们的脸色也随着他的话音沉了下来。怎么办?邓小平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十分同情小伙伴的处境,知道他家无法拿出那么多的钱给他妹妹看病。在回家的路上,邓小平不像往常那样说说笑笑了,他念念不忘怎么去帮助这位同学。次日早晨,邓小平那圆圆的脸蛋上挂着笑容,迈着轻松的步子踩着洒满阳光的小道,向学堂走去。他的心情特别愉快,因为他已经找到了帮助朋友的办法。他进入教室后急不可待地向那位小同学走去,从

7、衣袋里掏出五块银元,悄悄地放入小同学的手心里。小同学握着银元打心底里感到温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几天后,邓小平的爸爸发现家里少了五块银元,大为震怒。五块银元不是一笔小数字,在当时可买500斤谷子。更重要的是邓家从未出过这类事。为了查清事实,他紧急召集全家开会追查。邓小平见爸爸神情严肃、怒气冲冲,知道事情闹大了。但是,他好像对此早有准备似的,没等爸爸开口,就主动站了起来,还把一根棍子交给了爸爸。全家人都把惊讶的目光集中在邓小平身上。只见邓小平坦然地承认是他拿了家里的五块银元,甘愿受罚。愤怒的爸爸用棍子狠狠地教训了邓小平一顿,让他永远记住这个教训。邓小平含着眼泪离开了堂屋。但是家人都大惑不解,为什

8、么一向不随便花钱的贤娃儿要那么多钱?邓绍昌也与大家一样,怒气消散后,脑海中也涌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问号?几天后,邓绍昌把邓小平找来,手摸着孩子的头,口气温和地问道:“贤娃儿,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用?”邓小平眨了眨眼睛望着爸爸,慢慢地将送钱给小同学为他妹妹医病的事讲了出来。未等孩子把话讲完,邓绍昌就明白了,心中涌出一股暖流;他深感对孩子的歉意,万万不该在没有搞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教训”自己的孩子。这位平时不轻易表露感情的父亲这时动了真情,一下子把孩子搂到了怀里,连连说:“孩子,你做得对,你做得对!”接着,邓绍昌又心疼地问:“贤娃儿,你为什么挨打时不说清楚呢?”邓小平仰起头,带着稚气回答说,不经同意拿

9、家里的钱总是错的,挨打是理所当然的呀。转而,邓绍昌又问:“我把你打疼了吧,看你那时还流泪呢。”邓小平口气有点调皮地回答说,流泪并不是因为挨打,而是为他自己没有能力挣钱去帮助别人感到羞愧。邓绍昌听了这话心中比吃了蜜糖还甜,他发现自己的孩子真的长大了。不久,邓小平就离开了可爱的家乡。培 养 新 干 部1931年8月,邓小平担任瑞金县委书记后,很关心干部队伍的成长,他常说:“革命干部是党培养起来的,是党的财富,我们要大力培养和重视革命干部,革命才能成功。”年底,瑞金县委在县城同善社举办了一期干部培训班。当时在南郊乡工作的杨荣香年纪很小,才十五六岁。邓小平待他像自己的小弟弟一样,很关心他的学习和进步。

10、一天,邓小平对小荣香说:“荣香,你准备一下,参加干部培训班。”“我不去!邓书记。”小荣香沉思片刻后回答说。“为啥子不去?”小荣香低下了头不吭声。原来他心里有顾虑,他想,前几个月肃反,杀“社会民主党”,杀了那么多人,那些人都是党团员、干部,连老县委书记邓希平都被杀了。邓小平知道小荣香的心事后,和蔼地对他说:“荣香啊,肃反扩大化是错误的,我们不是已经纠正了嘛!难道老书记被杀害了,我们就不革命了?怕啥子嘛,不能一朝被蛇咬,就十年怕井绳。要跟党走,要坚定革命的信念才对头。”通过邓小平的引导教育,小荣香解除了思想顾虑。他来到邓小平的住处,双手揉搓着衣角,红着脸对邓小平说:“邓书记,我想通了,只有跟党干革

11、命,我们穷人才能翻身过上好日子。让我去参加培训班吧。”“这才像个干革命的样子。”邓小平微笑着在他鼻子上刮了一下说。小荣香参加干部培训班后,学习很认真,进步很快,得到老师和大家的赞扬。不久,他光荣地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还当上了瑞金少先队的总队长。关 心 警 卫 战 士王化民系四川达县人,1933年参加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在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警卫营当班长。1938年1月邓小平到一二九师接任政委后,他所在的班便负责邓小平的警卫工作,与邓小平朝夕相处,形影不离。警卫班的战士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从小没有上过学,目不识丁,因此邓小平就在百忙中抽空随时随地教警卫员学文化。最初,他要求警卫员每

12、天学会三个字,并达到会念、会写、会讲、会用。对于警卫员来说,读音、懂意还比较容易,但写起来就难了,歪歪扭扭不成样子。邓小平就像教小学生那样耐心地给警卫员讲解:“写字时要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有时,邓小平和警卫班的战士围成一圈席地而坐,边讲边写。有一次,邓小平教战士写“警卫”两个字,“警”字王化民怎么也写不好,邓小平就手把手地教他写。不久,战士们就学会了“抗日”、“打日本”、“国共两党合作”、“共产党”等字词。他们每到一处,宿营安排就绪后,邓小平就向警卫班战士布置学习任务。他常说:“你们要好好学习文化,将来革命成功了,你们还要担负更重的担子,没有文化可不行啊!”为了检查警卫战士的学习成

13、绩,并帮助他们练习,邓小平把一个字拆成几部分,让战士们选择组字,或把一个句子写散,让战士们连成一句话。就这样,经过反复学、反复练,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警卫班的战士都能写简单的书信和看报纸、文件了。1939年,部队驻扎在某农村,根据安排,王化民所在的警卫班和邓小平住在一个四合院里,邓小平住西屋,警卫班住东屋。安排就绪后,邓小平就来到东屋看望大家,告诉王化民说:“让全班战士都洗洗脚,不洗脚是休息不好的。”战士们洗过脚,刚要睡觉,邓小平又到东屋来说:“你们过来五六个人和我一块去住。”战士们怕影响首长休息,都不肯去。邓小平见大伙都不去,就用命令的口气说:“快把我那屋里的床抬到这屋里来,你们都到我那屋里去睡觉,咱们换一下房子。”王化民急忙说:“这不行,首长辛苦啊,应该住好一点的房子。”邓小平不耐烦地说:“怎么不行,你们二十几个人住在这屋里太挤了,怎么能休息好?我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干啥?你们劳累一天了,休息不好是不行的。”王化民说:“首长,这屋里又暗又潮,您不能住啊。”邓小平说:“咋不能住,你们能住,我就不能住?我就在这屋里住了,快行动吧。”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