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水滑石制备、电性质及吸附插入性能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0817738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DF 页数:119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类水滑石制备、电性质及吸附插入性能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类水滑石制备、电性质及吸附插入性能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类水滑石制备、电性质及吸附插入性能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类水滑石制备、电性质及吸附插入性能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类水滑石制备、电性质及吸附插入性能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类水滑石制备、电性质及吸附插入性能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类水滑石制备、电性质及吸附插入性能研究(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类水滑石制备、电性质及吸附插入性能研究 姓名:李丽芳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 专业:物理化学 指导教师:侯万国 20040329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 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 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杰函茎 日 期:鲨生。竺:! 垂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向意学校保 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

2、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 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查亟兰导师签名:j 薹刍! 蛰日期:盟二宫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_ I Ii I m i l ;i i 摘要 类水滑石( h y d r o t a l c i t e l i k ec o m p o u n d s ,简称H T I c ) 是- - 类带有永久结构诈电 荷的物质,它由带结构正电荷的金属羟基片层和层间阴离子组成。类水滑石具有 组成可调、层电荷密度可

3、调的特点,可形成多种金属片层组成不同、层电荷密度 不同或具有不同层间阴离子的新型无机材料或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因此具有广阕 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文系统研究了Z n A I H T I c 的制备规律;理论推导并证明了带结构电荷的 H T I c 存在零净电荷点( P Z N C ) ,并在实验中得以证实:研究了永久电荷密度对H T I c 零净电荷点和等电点( I E P ) 的影响;推导出了带结构电荷物质络合电离平衡常数 、 的真接计算方法,研究了永久电荷密度对络合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研究了各种 条件对萘普生在Z n A I H T l c 层间吸附或插入的影响。 本文中首次理论推导出了荷结构

4、电荷物质电离常数的计算公式:首次扣除金 属元素影响,讨论了永久电荷密度对电性质的作用;首次系统研究了不同条件下, H T I c 对萘普生吸附量的影响及所得H T I c 萘普生复合物的可控性释放规律。 一、Z n A I H T l c 制备及表征 本文系统研究了不同n ( Z n ) n ( A 1 ) 比及不周层间阴离子Z n A I H T I c 的制各、化 学组成、晶体结构、粒子形貌,研究了H T I c 和不同温度煅烧H T I c 所得产物 ( c a l c i n e dh y d r o t a l c i t e 1 i k ec o m p o u n d s ,简称

5、C H T ) 的N 2 吸附比表面( s p e c i a ls u r f a c e a r e a ,简称S S A ) 。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共沉淀法制各Z n A I C I H T I c 样品时,在O 引 n ( A 1 ) n ( Z n + A 1 ) ( 即x ) O 5 2 范围内所得产物为纯H T I c 相;x O 2 5 时,有Z n O 杂质相出现:x 0 5 2 时所合成样品主要为无定形物。各H T I c 样品晶胞参数a 在O 3 0 2 0 3 0 8 n m 之间,C 在O 7 6 4 0 7 9 1 n m 之间,表明x 对Z n A I C l H T

6、 I c 样品 晶胞参数a 、c 影响不大:阴离子C O - 3 2 - 使层间距和通道高度数值稍有降低。所合 成H T I c 样品均为六方晶系多晶结构物质。T E M 和S E M 结果表明随每摩尔H T I c 样品中n ( Z n ) 的增加,Z n A I C I H T I c 六角形片状结构规则度先增加后降低。 所有Z r t A I C I H T I c 和Z n A I C 0 3 一H T I c 及其煅烧样品C H T 的N 2 吸附等温线都 为吸附I I 型。表明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问作用力相似。随Z n A I C I H T l c 样品中x 值降低,比表面积先增加后

7、降低,说明金属配比对比表面有影响。Z n A I C I H T I c 山东丈学博士学位j e 文 和Z n A J C 0 3 H T I c 经煅烧后比表面积都显著增加:煅烧温度升高,比表面积又都 降低。由X R D 图谱可知,煅烧温度升高,Z n A I C I C H T 中Z n O 相强度明显增加, 表明煅烧先失去与A l 结合的羟基,继而失去与M g 结合的羟基:煅烧温度升高, Z n A I C 0 3 - C H T 中尖晶石相Z n A l 2 0 4 强度增加。由此得出层间阴离子不同,H T I c 的热稳定性不同。Z n A I C 0 3 一H T I c 的比表面

8、与Z n A I C l C H T 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 与Z n A I C 0 3 H T I e 经煅烧易形成尖晶石相有关。 本实验用N a 2 S 0 4 作阴离子交换剂测定了H T I c 的阴离子交换容量( A E C ) ,结 果表明Z n A I C I - H T I c 的C I 、O H 和总阴离子交换曲线都为L 型。Z n A I H T I c 样品 的c I 和O H 。交换容量均随n ( A 1 ) n ( Z n + A 1 ) 的降低而增加。因此电荷密度是影响阴 离子交换容量的重要因素。总阴离子交换容量数值比理论阴离子交换容量大,原 因可能是H T I c 具

9、有较大的比表面,C l 一除存在于层问外,还会由于吸附作用吸附 于H T I c 颗粒的外表面。 在二元H T I c 样品中加入第三种金属元素后,可使H T I c 层间C 1 一的含量明显 增加,而O H + 的含量明显降低。第三种金属元素的加入可明显提高C l 阴离子交 换容量,而O H 交换容量基本上是降低的;c l 和O H 交换率都有增加的趋势。由 交换率数值可知O H 交换率都明显低于c l _ 交换率,表明c l 。比O H 。更容易被S 0 4 2 。 交换出来。所研究样品的总阴离子交换容量基本都由c l 交换容量决定,第三种 金属元素可增加H T I c 的总阴离子交换容量

10、。 二、z n A l C I H T I c 电性质研究 零净电荷点( P z N C ) 的研究是固体颗粒电性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带结 构电荷的物质存在零净电荷点,带结构电荷的物质是否存在零净电荷点是一个颇 受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得知带结构正电荷的H T l c 也存在与支持电 解质浓度无关的零净电荷点,不同浓度电解质的酸一碱滴定曲线应该有一个公共 交点( c o m m o n i n t e r s e c t i o np o i n t ,简称C I P ) ,C I P 对应的p H 值即为零净电荷点。 这一结论在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本文分别用电势滴定法和显微电泳法

11、测定了5 个纯相Z n A I H T I c 样品的零净 电荷点和等电点( I E P ) 。排除金属元素的影响,考察了结构电荷密度( a 。) 对P Z N C 和I E P 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结构电荷密度的增加,P Z N C 和I E P 均降低,I E P 高 于P Z N C ,且随结构正电荷密度的降低,I E P 与P Z N C 的差值也降低,表明I E P i i l 末大学搏士学I 立论文 与P Z N C 的差异来自结构电荷的影响。结构正电荷对H T I c 的I E P 与P Z N C 相对 大小的影响与高价阳离子特性吸附的影响一致。 将J a m e s 等人的外推

12、公式进一步推导,得出了H T I c 的特征电离常数p 的直接计算公式,这样不用外推法。利用电势滴定数据直接计算得到了p K a 2 “ 数值。由研究结果可知随层电荷密度o p 增加p 如”数值降低。表明o p 增加, H T I c 酸性增强,去质子能力增强。去质子能力增强的原因是质子化学吸附自由 能绝对值的减小。 特征电离常数p K a ”和零净电荷点p H P z N c 之间符合关系式: p K a k 1 3 7 2 p H P z N c 一3 3 2 8 。其斜率和截距与不带结构正电荷的余属氧化物存在 差别。这种差别的产生是因为结构电荷的影响。 三、Z n A I H T I c

13、 及其煅烧产物对S 一构型萘普生的吸附及插层研究 S 一构型萘普生是一种常用抗炎镇痛药,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都很好,临床 应用极为广泛。但此类药物有较强的肠胃反应有活动性胃肠出血或活动性消化 道溃疡患者不宜服用。H T I c 是弱碱性物质,可以作为抗胃酸剂使用以减轻萘普 生在肠胃中的不适感,H T I c 的层状结构可起到控制释放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 本文研究了H T l c 萘普生复合物的制备,系统研究了复合物的制备影响因素和控 制释放结果。这些研究在临床上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分别用离子交换法和结构重建法研究了Z n A I H T l c 及其煅烧产物C H T 对S 构型萘普生的吸附

14、与插入。结果表明,Z n A I H T I c 对萘普生吸附等温线为 L 型,可用L a n g m u i r 等温吸附方程定量描述。Z n A I C l H T I c 对萘普生的吸附量比 Z n A l C 0 3 , H T I c 大,表明层间阴离子对吸附有影响。Z n A I C l F I T I e 层电荷密度降 低,有利于对萘普生的吸附;X 值小于O 4 1 时,各样品间吸附能力相差不大。 Z n A I H T l c 对萘普生的吸附量比其理论阴离子交换容量A E C 。a l 要小的多,浇明层 间萘普生分子的插入存在体积限制作用。由不同起始浓度的萘普生溶液制备得到 的

15、Z n A t C I 萘普生复合物X R D 图谱表示,所有浓度下的插入或交换,都进行的 不彻底。H T I c 层间同时有萘普生离子和c l 两种阴离子存在,对应着两种不同的 层间通道值。 温度升高,萘普生在Z n A l H T l c 上的饱和吸附量增加。加入电解质可降低 Z n A I C l H T l c 对萘普生的吸附。D H 值增加,萘普生在H T l c 上吸附量降低。由于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挖文 对萘普生的吸附,与前驱体Z n A l C I H T I c 等电点相比,Z n A I C I H T I c 萘普生复合 物等电点降低。Z n A I C 0 3 一H n

16、c 萘普生的值直低于零,说明z n A l c 0 3 H T I c 的高比表面造成萘普生在上面产生吸附而使H T I c 带有多余负电荷。Z n A I C I H T I c 一。 萘普生复合物X R D 图谱表明,低p H 值不利于萘普生在H T I c 层问的插入,其原 理与结果同高层电荷密度的H T I c 对萘普生吸附量较小一样。 萘普生在Z n A l C H T 上的吸附量较在Z n A l H T I c 上的大;在Z n A I C l C H T 上 的吸附量较在Z n A I C 0 3 C H T 上的大。不同温度煅烧的Z n A l C I C H T 样品吸附萘 普生后形成的Z n A I C I H T I c 萘普生复合物X R D 图谱表明,与直接的离子交换法 相比,结构重建法得到的Z n A I C I 。H T I c 萘普生复合物纯度更高,但Z n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