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7711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编导视听语言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播电视编导课程,徐艺,视听语言之画面造型语言,课程内容:,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景别、景深与焦距、构图、色彩色调、光线、角度,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节 镜头语言 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 一、景别:是指摄影机在距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变速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一般分为: 远景:电影摄像机摄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以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气氛。 全景:电影摄像机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客观真实的揭露人物所处的环境)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以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周围的部分环境。,中景:电影摄像机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这种

2、画面可显示人物大半身的形体动作,是电影镜头中占数量较多的一种景别,常在叙述剧情时使用。(客观镜头) 近景:电影摄像机摄取人物上半身或人体局部形象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可以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通过细节揭露人物心理,近景做不到,中景更加客观,人物关系并没有像近景那样亲密。) 特写:电影中拍摄人物的面部、人体的局部、一件物品或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视距最近的镜头。特写可以造成强烈和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 特点: (1)被摄距离最短,(2)展示细节最具体(3)视觉震撼力最强 作用: (1)介绍人物(2)揭示人物心理(3)表现导演的情感态度(4)交代剧情的重要发现(5)转场

3、,运用蒙太奇,*景别的意义:,暗示、描绘电影空间及人物关系 建立影片与观众、人物间的情感距离 建构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 影响画面视觉节奏,美国 理查德布鲁克斯 冷血,经典游戏魔兽世界,1956年 虎穴追踪,王家卫花样年华,王家卫春光乍泄,王家卫一代宗师,(出现的所有电影都有讲解),提问同学,随后讲解,第二节 景深与焦距,景深:指距离摄影机最近的清晰影像,到距离摄像机最远的距离。 焦距:指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简言之就是从镜头的中心点到光线能够清晰聚焦的那一点距离。,摄影镜头的类型,根据光学镜头的可调和不可调,分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定焦镜头中,根据镜头焦距的长短,分为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

4、短焦距镜头。 得到同样景别的画面,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和被摄主体的距离不同。同样的中景画面,长焦镜头离被摄物最远,其次是标准镜头,最近的是短焦(广角)镜头。 焦距越长,视角范围越小,画面清晰的范围越小,背景越虚;而焦距越短,视角范围越大,画面背景越实。(配合举例讲解),标准镜头:,又称中焦镜头,能还原人对空间的透视感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 正常变焦:不带有感情色彩。(情绪符合正常人认识事物的过程)(举例三峡好人 快速变焦:比正常速度相对快的速度进行焦距变化。(造成震惊的效果,尤其由短焦到长焦的转化,可以猛然引起观众对某个细节人物的注意。),慢速变焦:比正常速度相对缓慢的速度进行焦距变化

5、。(用于表达较舒缓的情绪起伏与变化),长焦镜头(窄角镜头):焦距长的摄影镜头。,长焦镜头的视场角较窄(视场角:能看到范围的夹角),景深短、透视效果差、空间感不强。 (1)拍摄景物空间范围小,在相同的拍摄距离所拍摄到的影像大于标准镜头。适用于拍摄远处景的细节和拍摄不易接近的被摄体。,(2)能够将处于杂乱环境中的被摄体得到突出。 (3)具有明显的压缩空间、纵伸距离和夸大背景的特点。 (举例我的父亲母亲),短焦镜头(广角镜头):比标准镜头焦距短。,特点: (1)视角大、宽广(可将狭小空间拍宽) (2)使直线条产生畸变而弯曲 (3)景深大、长 作用: 具有相当强的景深,有利于表现照片的长景深效果,透视

6、汇聚感强烈,会带来空间透视失真的效果。 (举例阳光灿烂的日子),第三节 画框与构图,概念 意义 目的 特点 风格演变 基本形式 构图规则,一、概念,画框:封闭四边形 由画内空间引起对画内空间期待的九种方式 (1)拍摄对象如画(2)人物指向画外的视线和动作(3)画外的人物或者物体投射在画内的影子(4)利用镜子等有反射功能的物体和平面(5)画外人物局部出现在画内(6)对画面停留足够长的时间(7)摄影机跟随运动(8)打破画内空间阻隔(9)画外音,上沿,下沿,画左,画右,以画右如画,配合解析,独自等待变脸,构图:对画框内一切元素的安排。 元素:(1)观察画面中线条是否存在(2)几何形状(3)水平垂直关

7、系(4)位置、重心、平衡(5)各个元素的长短、大小、面积对比(6)光影色彩变化 意义:提供故事发生的场景的基本形状,同时发挥更为积极的戏剧性作用,是导演对动态场景空间的安排和组织。,目的:,构图实际上是对拍摄对象的选择和对空间的重构,主要目的有: 【造型性】使画面构图准确传达形象特征、形式感、美感; 【叙事性】突出形象主题; 【象征性】制造画面的隐喻效果。 遵循两个原则: 1、位置原则。 中央通常留给最重要的视觉形象; 顶部可以表现权力、威望和雄心壮志; 边缘表现受到挤压和排斥之后的渺小和无力; 下方具有从属和脆弱的特性,铁皮鼓,配合笔记讲解三点式构图及其规律,面积原则:,视觉重量是衡量画面内

8、容在视觉注意力上的一种说法,它不能完全量化,在画面中人眼首先观察或者着重观察的内容视觉重量较重,反之较轻。 除了画左和画面上方重量重外,在影视作品的实际创作中,还存在下列的规律:画面内视线关注的内容视觉重量较重;占有更大面积的部分视觉重量重于小面积的内容。,影视画面构图的特点:,画面的运动特性 画面的整体效果性 画面的时空限制性 画面的多视点、多角度 画面处理的现场性 画面的幅式比例固定性(以贾樟柯山河故人为例),1999年,过去三角恋,画幅宽高比1.37,2014年,当下母子情,画幅宽高比1.85,2025年,未来忘年恋,画幅宽高比2.35,风格演变:,纪实构图风格 卢米埃尔兄弟 戏剧构图风

9、格 梅里埃 综合构图风格 格里菲斯,配合笔记讲解规律,画面构图的基本形式:,几何中心,视觉中心,构图规则:,从被摄主体身上以及其存在的空间中找出线条、色调、形体、光影、质感、透视、视点、幅式,并按视觉美感的方式加以组合,以吸引观众的视觉注意,形成视觉中心。 规则:对比、均衡、对称、集中。,色彩色调:,色彩在本质上是光波,不同波长的光波具有不同的颜色。 物体产生颜色的原理,首先是光线的照射 , 其次是物体对光的不同吸收与反射(透射) , 最后这被反射(透射)出的光映射到人眼的视网膜中, 人才感觉到色彩。,三原色(红、绿、蓝),日光中的七种色光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色光, 即红、绿、蓝。由这三种色光同

10、等混合可以得出白色光,不同比例的混合可得出其它各种色光,所以影视中,它们被称为三原色。,色的三要素:,色相、纯度和明度是彩色的三个基本特征, 也是色的三要素。,【色相】 也叫色别,由波长决定的不同种类的色彩。 色别是这一色彩区别于另一色彩的最主要的特征,也是色彩间最主要的差别。 光的三原色 颜料三原色,【色彩纯度】 色彩纯度也就是通常说的饱和度,是根据色相组成的数量来划分的,是物体色彩的纯正指标和鲜艳度。 色彩中的黑白灰含量越多饱和度越低,色彩越不鲜艳。 画面中色彩饱和度的关系处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色彩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变化,在于对比,在于追求特定的效果。所以,摄影对色彩中的饱和度处理,更多

11、的是突出某一气氛下的某一种色彩效果,强调全片中某一种色彩的纯度关系。,【色值】 色彩的亮度指标叫色值,也叫色彩的明度、亮度。 同一色彩有不同的亮度等级,是物理上光线强度的现象,与照明强度、大气透视、表面结构关系等有关。 色值是画面中亮与暗的比例关系,为了方便,我们可以把它区分为:高光、低光、中性、极暗、暗、低暗,以暗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低调(黄土地),以高亮度为主创作的画面会呈现高调(我的父亲母亲)。,色彩有不同的亮度等级:,明度高、纯度低的色彩给人以柔软、亲切的感觉。,明度低、纯度低的色彩给人以坚硬、冷漠的感觉,色彩的情绪性:,影视创作利用人对不同色彩的情绪反应来选择符合剧情、场景气氛、人

12、物心情需要建立画面的主色和重点色。,红 橙 黄 绿 黄绿 淡绿 青 蓝 蓝紫 暖色系列 冷色系列,不安、暴力、刺激 温暖、活力 突出、前进,冷漠、孤独、疏离 安静、隐蔽 后退、收缩,色彩 色彩联想 色彩情感 红 血液、夕阳、火焰 热情、危险、喜庆、暴力、革命 橙 橘子、柳橙、秋叶 温情、明朗、积极、华丽、辉煌 黄 香蕉、黄金、黄菊 光明、享乐、欢乐、注意、不安 绿 树叶、草木、公园 和平、理想、生长、生命、安全 蓝 海洋、蓝天、湖水 自由、凉爽、忧郁、冷静、平和 青 洁净、爽朗、活力 希望、意志、毅力、温和、从容 紫 葡萄、茄子、紫罗兰 高贵、神秘、优雅、庄重、病态 白 白云、雪花、干净 纯洁

13、、神圣、虚无、扩张感,色彩的民族性:,中国人习惯以黑、灰、白表示悲伤,以红色表示喜庆,以黄、紫色显示富贵; 欧洲人则习惯用黑红色装点葬礼, 用白色打扮新娘。 *色彩的宗教性: 道教:黑色、黄色 伊斯兰教:白色 儒教:青色,色调:,也称“调子”。 彩色电影画面总的色彩组织或配置。以某一种颜色为主导,使画面呈现一定的色彩倾向。 电影画面中某一局部的色相。 色调是摄影师表现情绪、创造意境的手段,色调/色彩手段:,和谐强调主色调的完整性 对比呈现重点色和主题色。 补充:主题色的呈现方法 1、主题色的呈现频率和面积; 2、利用色彩同时对比与相继对比中突出主题色; 3、视觉元素的色彩控制,色彩的主要表现功

14、能:,色彩可以是人物心理和情绪的外化 法国中尉的女人 由色彩传达影片内在主旨的总倾向 黄土地 色彩在镜头里体现的绘画特性 呼喊与细语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象征作用 蓝 延伸和拓展主题 辛德勒的名单贫民富翁,黑白彩色片交替出现的功能:,表现人物的心境 表现作品的主题 剧作结构的处理,光线:,光的类型与画面造型特点 照明的实际操作 光线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影视创作中的照明处理,一、光的类型与画面造型特点,按光源划分 按光线的性质划分 按造型的性质划分 按光位划分,【按光源划分】 1、自然光:阳光和天空光,包含晴天太阳的直射光和天空光;也包含阴天、下雨天、下雪天的天空的漫散射光以及月光和星光。 2、人

15、工光:灯光的照明。 【按光线的性质划分】 1、散射光(软光); 2、直射光(硬光)。,【按造型的性质划分】 1、主光:照明被摄物的主要光线,决定着该场景中的总的照明格局;多用硬光,使被摄物有明显的阴影; 2、副光:辅助主光的光线,主要用来对主光照明被摄物所产生的明显阴影提供适当的照明(注意不应把阴影全部消除,同时还应使被摄物的阴影部分有一定的造型效果),【按光位划分】 1、顺光,即正面光 优点是易于较完整的交待一个平面形象或者细节,缺点是呆板、无变化。 2、侧光 最常用,使被摄物体富有层次。 3、逆光 从背面打光。强烈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突出,显得可怕,柔弱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神秘动人。 4、顶光 头顶上垂直照下的光线,往往会丑化被摄对象。 5、脚光 从人脚下垂直照上来的光线,往往会使被摄对象显残暴。,二、照明的实际操作,通常使用“三点布光” 具体做法:1、主光源放在被摄主体前面,与被摄主体形成一定的角度;2、在被摄主体的一侧布置副光,以部分消除主光照射下被摄主体形成的阴影;3、布置逆光,把光源放在被摄主体后面的高处,使被摄主体的四周边缘有一个光环,使主体富有立体感。 备注:在传统电影中,三点布光是必用的方法,但在现代电影中,有时已不用。,蝴蝶光,对于女人来说,蝴蝶光是最能美化人物的布光模式其命名来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