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党员充电增强创先争优主动性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7708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农村党员充电增强创先争优主动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为农村党员充电增强创先争优主动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为农村党员充电增强创先争优主动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为农村党员充电增强创先争优主动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为农村党员充电增强创先争优主动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为农村党员充电增强创先争优主动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农村党员充电增强创先争优主动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农村党员充电 增强创先争优主动性阜城县“四个课堂”为农村党员充电增强创先争优主动性 近来,阜城县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通过整合学习资源,为农村党员干部开设“四个课堂”,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致富本领和创先争优的主动性。 完善培训机制,强化“理论课堂”。为了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水平、法制观念、执政能力和引导农民发展经济的本领,该县把县委党校和村级活动场所作为教学的根据地,邀请了党校教授、农业技术人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授课,结合本地区实际需求,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市场经济、农产品营销、农业实用科技等知

2、识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为了增强授课效果,该县还为授课人员配备了两台投影仪,增加了授课的直观性。通过开设理论课堂,极大地提高了乡村干部依法行政、发展经济、化解矛盾、率民致富的能力。截止目前,全县共依托“理论课堂”举办各类培训班15期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560多人次,使5400多名农村党员提高了农业生产技能,掌握一至两项种植技术的群众达到8600多名,大大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注重因地制宜,创新“流动课堂”。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该县积极开展“上门送学”活动,做到“农民在哪里,课堂就办到哪里”。结合乡镇实际,在全县范围内分类精选50名乡土拔尖人才,分片包乡挂村,联系、指导

3、挂钩村党员群众创业致富;从县委党校和农、林、牧等9个涉农部门抽调24名专业技术骨干,成立了“农业科技110”,根据各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深入到全县各乡镇和种养殖专业村,现场答疑解惑,进行“手把手”教学,把农村政策、种养殖技术、农村法律法规等送到田间地头。阜城县扶贫办还不定期聘请省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为种棚户讲解瓜、棉间作等种植技术。农业技术专家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解,让农户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增收致富能力,有利地推动了棚菜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目前已举办“流动课堂”30场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2830余人次,发放农业科技书刊、普法宣传单等资料8000多份,为农村党员干部解决热点难点问

4、题1380多件。发挥远教优势,架设“空中课堂”。该县投资30余万元构建远程教育终端平台,建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610个,开通阜城党建网、先锋手机网,围绕全县农业产业格局,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和作用。针对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拍摄制作了农业技术、经济知识、法律常识等专题课件15部和反映全县党员先进典型的电教片8部,在远程教育平台上定期适时发布,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阜城党建网上及时发布国家最新的政策、党建理论知识,使其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标杆。对农村党员中的先进典型人物及时地进行表彰,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通过先锋网手机平台及时发布一些农村致富信

5、息、就业渠道和国家的一些惠农政策,使其为党员干部该县以农村远程教育服务平台为网络课堂主阵地,整合县农牧局“庄稼视频医院”中的教学资源,依托乡镇、村远程教育站点,供广大农村党员学习。该县还在“阜城党建网”和县电视台开辟专题栏目,把相关实用知识制成课件,通过网络宣传渠道传播出去,先后拍摄了6名农村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和3名农业技术人才专题授课内容的电教片。既使广大党员学到了实用知识,也提高了党员的为民思想、科技水平和致富本领。阜城镇郭塔村党员郭立平通过在远程教育服务平台上观看学习瓜棉间作种植技巧,并进行试种,一年下来亩产增收600多元,他还把这种技术传授给其他村民,并定期组织村民观看农村致富技术,带

6、动周围群众一起致富。突出实用技能,搭建“示范课堂”。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依托漫河西瓜、蒋坊樱桃西红柿等农业产业示范区建立起5个农村党员干部实习试验基地,并积极与县外先进地区联系沟通,为农村党员干部提供广阔的实践锻炼平台。先后组织XX余名农村党员干部到实习基地学习实践,组织150名农村党员干部到山东寿光三元朱村参观学习。全县有360多名农村党员干部带头推广引进了大棚西瓜、樱桃西红柿、玻璃脆香瓜、食用菌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带动起3000余户农民群众发展高效农业,起到了“培养一个,辐射一批”的良好作用。该县建立56个党建示范点、39个“双育”示范基地,在全县广大农村党员中实施“双育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办法,先后6次共组织了1200多名党员赴县七里铺村樱桃西红柿基地、许家铺大棚西瓜基地、XX镇灯具区,山东寿光棚菜种植基地、安平县全国第一个党支部台城村等8个学习培训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大棚蔬菜、西瓜管理,家畜家禽养殖等种养殖技术,并向党员示范操作、传授最新政策理论及农业新科技、新技术、新信息,帮助解答了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了党的知识的更加深刻了解。通过对党员进行示范培训,吸引了500多名农村大户能人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