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设置申报表附3【荐】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7556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件1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设置申报表附3【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附件1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设置申报表附3【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附件1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设置申报表附3【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附件1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设置申报表附3【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附件1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设置申报表附3【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件1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设置申报表附3【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件1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设置申报表附3【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申请表(备案专业适用)学校名称(盖章) :云南师范大学学校主管部门:云南省教育厅专业名称: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代码:060104所属学科门类及专业类:历史学学位授予门类:历史学修业年限:4年申请时间:2015年6月专业负责人:何跃联系电话 :0871-65912778教育部制目 录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2.学校基本情况表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6.教师基本情况表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填表说明1 本表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内专业(

2、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除外)。2 申请表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按专业分别装订成册。3 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4 本表由申请学校的校长签字报出。申请学校须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专业代码060104专业名称文物与博物馆学修业年限4学位授予门类历史学学校开始举办本科教育的年份77现有本科专业(个)60学校本年度其他拟增设的专业名称本校已设的相近本、专科专业及开设年份历史学(1938年)拟首次招生时间及招生数2016五年内计划发展规模200师范专业标识(师范S、兼有J)J所在院系名称历史与行政学院高等学校专业

3、设置评议专家组织审核意见(主任签字) 年 月 日学校审批意见(校长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意见(增设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填写)(主任签字) 年 月 日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审议)意见(盖章) 年 月 日学校基本情况表学校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邮政编码650500校园网址学校办学基本类型部委院校 地方院校 公办 民办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学 学院 独立学院 在校本科生总数26249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73已有专业学科门类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艺术学专任教师总数(人)1871

4、专任教师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数及所占比例38.96%学校简介和历史沿革(300字以内,无需加页)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1938年在抗日战争烽火中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昆明合组成立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是云南省唯一一所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的100所高校之一。学校占地面积3330亩,截至2014年底,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等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7个本科专

5、业,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文、史、哲、法、教、管、理、工、艺、经济、农11大学科门类, 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并重,基础宽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40余个科研机构。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20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8000余人,图书资料320余万册,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云南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单位,建有“万兆主干”的新一代“数字校园”。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973”、“863”项目、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10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5.2亿。云南师范大学还是一所具

6、有国际化视野、开放办学的现代大学。学校与60多个国家的150余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招收62个国家的留学生13000余人次。为云南省在校留学生最多的大学。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将坚持“综合集成发展、内涵特色兴校”战略,着力推进“包容和合、君子风范”的大学文化建设,为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成为中国西南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进。注: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学校当年本科招生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数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文物与博物馆学侧重于文物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等的理论研究与博物馆收藏品的研究,旨在为传统历史学做物质文明的补充,从直观的角度展现与阐释中华

7、文明及世界文明的成就,以实物资料为基础分析历史现象、总结历史经验,探索人类社会的演进趋势。同时,通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进化轨迹、文明发展特别是物质文明发展历程宣传展示方式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申报增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并将其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强调文物博物馆和文化旅游两个应用性很强的方向,主要培养面向云南及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文博管理和文博旅游事业第一线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既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博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已经具备办学的基础和条件。一、增设主要理由1.满足我国文物与博物馆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博物馆学研究始自18世纪中叶,清末张謇在他的上南

8、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室博览馆议和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中,对博物馆的社会功能、性质、征集、保管、陈列、管理、馆舍建筑和规划等都有精辟论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后,推动了中国博物馆学的研究。1936年出版了陈端志著博物馆学通论、1943年出版了曾昭燏和李济合著博物馆,1942年傅振伦写成博物馆学的理论与实践(后修订为博物馆学概论,于195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新中国建立后,借鉴前苏联博物馆学理论,出现了一批有特色的博物馆学论著。80年代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后,学术活动空前繁荣,出版了中国博物馆学概论,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博物馆学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急需具有文物鉴赏、研究

9、和文博事业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故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南开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杭州大学等高校先后设立了博物馆学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文博研究和管理的专门人才。迄今,已有北京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河南大学、兰州大学等20余所高校设置有博物馆学或文博专业。充分显示了我国博物馆学事业快速发展对文博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也显现了文博专业发展的良好前景。今天,博物馆学已经发展为包括若干分支学科的综合学

10、科门类,有研究博物馆学基本原理的理论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发展规律的历史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业务工作的博物馆技术学、研究博物馆微观管理的博物馆管理学,以及综合研究多种分支学科的普通博物馆学、研究特定类型博物馆的专门博物馆学等等。博物馆则出现了专业性、专题性博物馆,且比重越来越大;行业所属博物馆、私人博物馆、企业集团所属博物馆的发展也日益受人关注。国家文物局最新统计数据:截止2014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4510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982家。博物馆学事业的发展,对学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单一的文博系统人才需求已变成了多元需求。2满足人们日常现实生活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

11、进步,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文物的经济价值日益凸现出来,而且随着人们对文物欣赏力的提高,文物的精神价值和艺术价值也被广泛认知,文博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有专业化走向大众化。文物学在民间收藏、公安缉私、海关稽查、旅行导游等方面的作用也日趋突出。文物鉴赏与收藏、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越来越受到到人们的重视。民间则出现了文物鉴赏热、古玩热、收藏热等,中央电视台开办了“国宝档案”、“鉴宝”、“探索与发现”等深受大众喜爱的栏目,“百家讲坛”有“马未都说收藏”等专题讲座,甚至出现了反映文物鉴定与收藏的相关影视剧等等。于是,为迎合公私藏家的需要,大量伪作也应运而生。如:书画,不但有古人的伪作

12、,更有在世当代名家的伪作。而书画不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应归属文物学。又如:瓷器,早期瓷器纳入考古学研究范围,晚期瓷器自然归入文物学。目前伪作的瓷器水平极高,行家难辨真假。铜器、陶器,也常发生认假作真的故事。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现实生活需要更多的文物学工作者、博物馆学工作者来担当这方面的工作。3改善中国博物馆学事业落后状况的需要中国是一个文物大国,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则相对落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水平也参差不齐,究其原由,高级专门人才缺乏是其重要原因之一。2014年12月25日全国文物局局长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强调:全国博物馆已达4510家,10年来增长了1倍,但藏品不足,展陈单一

13、,专业人才匮乏。目前,省级以上的大博物馆尚拥有一定数量的文博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但地区及县级的博物馆则少得可怜。全国博物馆行业的从业人员中文博专业人才仅占20%左右。这就导致了在征集文物时,缺乏专门鉴定人才,将仿作、伪器收入,而将有较高价值的真器放过;在调入文物时,不明等级,或将三等误作二等,或将等外品误作珍贵文物;在文物陈列时,或将器名、年代、用途搞错,或摆放位置不对,影响展出效果;在宣讲文物时,知识面狭窄,只会照本宣读,不善发挥,或者不会针对不同层次的观众作不同层次的讲演,难以满足需要;在保管文物时,缺乏专门研究人才,或者家底不清楚,难以为陈列部当好高参;或者保管不当,损伤了文物。博

14、物馆展出的既有传世品也有发掘品,是展示中国文物、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博物馆的总体学术水平,不仅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也影响到中华文明的弘扬。显然,宣扬文物学,培养文物与博物馆学研究方面的人才,是改善目前博物馆落后状态的主要途径之一。4适应云南省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云南省不仅有丰富的民族文物考古资料,更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已有4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居全国首位,省级名录124项;截止2014年9月,云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32个,云南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达197个;2014年底,文博工作部门开展完成全省33167个国有单位约100余万件可移动文物的普查,云南省文物数量可观。目前,我省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村、镇)数量达到78个;中国传统村落共计2555个,而云南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的村寨有502个,占全国传统村落的19.65%。另外,昆明市的博物馆总数已由19家发展到100家,内容包括历史、艺术、文化名人、医药、自然、科技等方面,基本涵盖了博物馆序列的各种类型和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已实现昆明市委2008年提出的“将在昆明建成拥有100座各类博物馆的中国博物馆之城”的目标。目前,不论博物馆建设、民族文物考古,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期,需要大量从事文物学、博物馆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