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导学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17548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49 大小:5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导学案(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导 学 案 班 级: 六年级 任课教师: 陈XX 学校 2018年秋1、稻草人导学案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第一单元课题1、稻草人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5、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教学重点了解在稻田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二、读课文,注意要有一定的速度。三、自主学习1、拼音高手

2、jru pf ln du do su bi hu gng zhng( ) ( ) ( ) ( ) ( ) ( )j zi hs hushi wn ji chn din din( ) ( ) ( ) ( ) ( )音易错的字: 形易错的字: 2、你发现有特点的词语了吗? 3、组内合作完成书后会认字。4、词语小超市。(理解词义,可结合具体语境。)不可收拾: 勉强: 恨不得: 欣慰 : 干瘪 : 我能用喜欢的词语说句话:课文中还有一些好词佳句,快找出来读一读,积累下来:四、合作探究1、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1、2自然段)想一想,稻草人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稻草人的样子和

3、结构说清楚的?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3、作者是运用什么样的修辞方法体现出稻草人的尽职尽责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五、展示交流每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六、课堂小结七、作业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第一单元课题1、稻草人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感受稻草人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 2、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自主学习,把握人物形象1、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稻草人样子和结构的段落,小组交流

4、,记录下来。 2、 指名反馈:这篇寓言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稻草人看到一只飞蛾飞到主人的稻田里,并产下了子儿。稻草人很着急,想把情况告诉主人却无能为力,他为主人感到很悲伤。)3、默读第三至第八自然段,思考(1)找出描写扇子动作的变化和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2)除了尽职与忠诚之外,你还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稻草人?二、合作探究稻草人的焦急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对主人的关爱,他同情主人悲惨的遭遇。同学们,如果你也是这个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你希望自己是什么?你想怎样帮助老妇人?三、展示交流,感悟人物形象1、课文主要给我们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 ),一个是( )。作者为我们

5、塑造了怎样的稻草人和老妇人形象呢?2、再读课文后,稻草人和老妇人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一个( )的稻草人;这是一个( )的老妇人。3、同学们,再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妇人的悲惨、孤单、可怜、穷苦的?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稻草人的尽职和善良的?所以善良的稻草人很想帮助老妇人,可是他什么也做不了,他有多着急呀!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稻草人焦急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达标拓展1、课文中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过程是()。 A.心痛着急高兴 B.高兴心痛着急 C.高兴着急心痛 D.着急高兴心痛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1.课文中哪个细节最能打动你?请抄下

6、来,再写出自己的感受。 2.仿照文中描写稻草人外貌的句子,写一段话,描写人物或塑像的外貌。 3、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A.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 B.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壮实,雨水又不多,像是能丰收似的。 C.他想到将来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泪和干瘪的脸,又想到主人的命运,心里像刀割一样。 D.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五、课堂小结六、作业教学反思 2、寓言二则导学案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第一单元课题2、寓言两则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矛、弗”2个生字,会写“矛、盾、弗”3个生字。 2、理解寓意的内容,能够联系实

7、际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读懂语言内容,理解寓意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积累文言文常识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谁能给大家讲一个古代寓言故事? 但是这些故事都是把古代文言文故事改写成白话文的,今天我们就来学文言文的古代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二、自主学习1、认读生字。自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中的字义。 盾: 矛: 鬻: 誉: 之: 曰: 吾: 莫: 陷: 其: 3、记下不懂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 1、那个楚国人听了别人问他的话,为什么“弗能应也”? 2、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在生活中,我们

8、遇到过“自相矛盾”的情况吗? 3、用现代话把故事内容写出来。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1、小组代表用现代话说说故事的内容。 2、 集体交流探究题目。 3、 教师根据情况给小组评定星级。 四、展示交流1、把自己理解了的在小组中讲一讲,不懂得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2、看那个同学说得明白听得认真,组长根据检查情况给每个组员评定星级。 四、达标拓展1、本文的作者是谁?他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和成就?课下搜集资料了,留待下一节课交流。 2、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五、小结 世上没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没有无坚不摧的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的尴尬局面。 六、课堂练习 1

9、、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或分角色朗读)。 2、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第一单元课题2、寓言两则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厄、遂”2个生字,会写“祠、遂”2个生字。 2、理解寓意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读懂语言内容,理解寓意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积累文言文常识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知识准备 1、听写上课词语。同桌互评。 2、指名背诵自相矛盾。 二、导入新课 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韩非以及他的思想。 三、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 画出生字,注意“舍、数”的读音。 2、解释字词。 饲: 卮: 谓: 饮: 引: 且:乃: 固: 安: 遂: 亡: . 逐句说说课文意思。 . 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