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7499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8.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节 社会中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社会中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有一个科学的理解和把握,坚定学生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的自觉性。,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意义 2、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3、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内容的相互关系 4、“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的演进,主要问题,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三、我国社会主义

2、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是世界社会主义实践所提出的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到中国共产党,都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经历了由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问题一: 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案例引入:跑马乡的故事,湖北省当阳县跑马乡宣布(1958年)11月8日是共产主义开始之日(摘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思考:如何评价这一件事?其产生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在不同场合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实现中国梦,要从社

3、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 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其一,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是该结束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这时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NP将达到4000美元。而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2013年,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接近7000美元。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已经成功跨越了“低收入

4、阶段”(贫困阶段)、“下中等收入阶段”(温饱阶段),现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是该结束了?,其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否变了? 伴随着民生问题、社会公正问题、腐败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发展失衡、社会稳定等问题的出现,人们在猜测,是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也变了。 如果主要矛盾变了,那么,我们现阶段的根本任务也就相应的变了。我们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应该变了。,其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否还需要坚持? 如果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都变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就要变了。也就是说,不能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也不要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

5、本原则了。 其实,近几年流行的各种社会思潮,矛头都是指向了基本路线。,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通过事实说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习近平同志的讲话: 强调总依据,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 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 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

6、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 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在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需要强调的是为什么需要提出这个命题?过去有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使我们能够形成这个理论?所以,特别要分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未来社会 大体要经历的阶段,图例演示,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阶段(低级阶段),马克思理解的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阶段(高级阶段),(二)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列宁的伟大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将经历不同的历史

7、阶段,即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 他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图例演示,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阶段(低级阶段),马克思理解的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阶段(高级阶段),列宁理解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列宁之后的苏联历代领导人总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时间估计过短。 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格尔巴乔夫,图例演示,资本主义社会,共

8、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阶段(低级阶段),马克思理解的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阶段(高级阶段),斯大林理解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三)我们党在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 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毛泽东最初曾经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区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建成”。,1956年党的八大上毛泽东就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建成”,“我们的社会主义还需要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 1957年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但尚未完成”的思想。,图例演示,资

9、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阶段(低级阶段),马克思理解的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阶段(高级阶段),毛泽东理解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新民主 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第二次是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图例演示,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阶段(低级阶段),马克思理解的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第二阶段(高级阶段),邓小平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半殖

10、民地 半封建社会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 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十一届六中全会,十二大,“初级的阶段”,强调的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初级发展阶段”,把初级阶段同物质文明还不发达相联系,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上展开分析初级阶段奠定了基础。,“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而且对这一阶段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十二届六中全会,但是,这三次提出问题都还没有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到关系中国

11、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的基本国情的高度加以认识,没有明确指出这一问题是制定路线、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 直到十三大才把这个问题作为全局性问题提出和展开进行分析,初步形成系统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以能够逐步形成科学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方面是因为有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是为实施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如党的十五大指出的,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问题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党的十三大(年月日至月日)明确指出,所谓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性质,发展程度,统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八个字既说明了社会性质,又说明了社会发展程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与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 它一方面说明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又说明它不是已经得到充分发展了的社会主义,而只是它的不发达、不成熟的初级阶段。这两者缺一不可,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 正确把握国情必须全面地把社

13、会性质同发展程度统一起来。 不了解我国社会性质或者对社会性质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当然不可能正确把握国情。 但是,即使正确地确定了社会性质,如果不能正确地分析它的发展程度,同样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上,要澄清两种因为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应有的水平而产生的观点: 一种是怀疑我们搞的是不是社会主义; 另一种是认为我们不应当搞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

14、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总之,正如十五大报告指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这样做,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广大人民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997年党的十五大更加全面地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丰富程度、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精神

15、文明建设及国际比较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作出新的概括。,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增长,但差距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的总体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苏明娟,苏明娟,社会主义初级

16、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和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