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河1#大桥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交底-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7451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9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车河1#大桥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牛车河1#大桥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牛车河1#大桥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牛车河1#大桥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牛车河1#大桥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车河1#大桥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车河1#大桥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交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车河1#大桥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交底书中铁二十一局集团黔张常铁路项目经理部第一项目分部 编号: 工程名称桥梁工程里程桩号DK258+280施工部位挂篮施工施工单位桥梁二队 1.交底目的为了规范牛车河1#大桥挂篮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切实抓好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施工技术交底书,请严格遵照执行。 2.交底内容 2.1 内业技术准备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和安全专项技术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质量、环保、工期等保证措施,编制应急预案。由相关部门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 外业技术准备收集施

2、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等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挂篮拼装、预压按照施工方案组织实施,严格控制过程中的每个工序。 3.2墩身及0#块必须按照挂篮图纸埋设相应预埋件,安设纵向滑移轨道,为后面挂篮安装及滑移作业做好铺垫。 3.3挂篮安装前由厂家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装技术指导,现场必须配合厂家技术人员,严格按其要求进行挂篮安装及滑移操作、保养和拆除,保证施工安全。 3.4连续梁钢筋加工与制作、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支座安装要求同支架法施工。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准备主墩托架搭设、预压及

3、调整安装永久支座、浇筑临时支座0#段施工墩梁固结锁定托架、模板拆除挂篮拼装及静载试验循环施工全部梁段(同步安排边跨支架法现浇施工)拆除挂篮合龙段施工。 4.2 工艺流程悬灌梁段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5.1挂篮结构 挂篮主要有主桁架、行走及锚固系统、吊带系统、底平台系统、模板系统共五部分组成菱形挂篮结构形式如下图所示:菱形挂篮侧面图菱形挂篮正面图 1)主桁架。主桁架是挂篮的主要承重结构,桁架分两片立于腹板位置,其间用工字钢等组成平面连接系。每片桁架主桁杆件采用型钢组焊而成,节点处用节点板和高强螺栓连接。 2)行走及锚固系统。走行及锚固系统包括:前、后支座、轨道上、下后锚扁担、锚轨扁担、预应

4、力联接器和预应力筋(精轧螺纹钢筋),其中预应力筋、联接器应使用甲控物资。锚轨扁担加工时,应确保支座的两个勾板距后支座上盖板的距离相等,误差控制在0.2,勾板下的小肋板是主要传力部件,要求确保焊缝质量,轨道加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好平整度以及焊接变形。轨道加工完成后,应将3m轨道(长轨道)和1m轨道(短轨道)拼装,检查接头处的平顺情况。下后锚扁担在加工时,要求在栓孔附近,箱内应确保1520cm长的焊缝。 3)前、后吊带应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钢板,钢板不允许焊接。吊带加工要求见有关设计图纸,前、后吊带和销子应抽样进行加载实验。若采用精轧螺纹钢筋作吊杆的,精轧钢严禁接触电焊、氧焊等,同时应在精轧钢外侧加

5、塑料套管保护,施工中应加强检查。4)底平台系统。底平台系统直接承受悬浇梁段的施工重量,由下横梁和底模纵梁及吊带组成。前吊带的作用是为底模平台提供前吊点,承受约50%的挂篮荷载。后吊带从箱梁的底板预留孔中穿过,下端与底模平台相连,上端用千斤顶和扁担梁支撑在箱梁底板顶面上。后吊带承受约50%挂篮荷载并将其传给箱梁底板。 销座在焊接时应确保焊缝质量,销座加工后,需经X光透视,检查焊缝质量,出厂时应有检测报告。销座应抽样进行抗拉实验。 5)模板系统 为使用方便,外模可分块加工组拼,特别是跨既有线施工,因受承力索高度限制,外模需随着挂篮前行而缩短外模高度的,外模下方宜设几块30cm高的组合模板,以利拆卸

6、,节约挂篮后退割除多余外模的时间。要求桁架的栓孔位置准确,以确保拼装完成后,接头处平顺。外模加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焊接变形,外模拼装完成后,面板平整度小于1(用1m卡尺测量)。外模采用整体钢模拼装完成,安装完成后随挂篮行走,外模在安装挂篮时整体吊装,且外模桁架加固措施在地面安装完成。 内模包括:面板、上横带、竖带、斜角竖带、走行装置、走行梁。内模系统采用整体式模板,以节约内模拆、装时间。走行装置在加工时,应确保走行轮转动灵活。 底模包括背楞以及底模钢板。模板加工时,应控制好焊接变形,保证桁架梁的平整度。 堵头板考虑拆除困难,可采用木模,其它张拉槽、张拉齿块考虑重复使用,统一采用钢模。 5.2挂篮

7、加工要求1)挂篮各零部件的加工应遵守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对于重要的受力部件,如前后下横梁、前上横梁及主桁下弦杆、斜撑杆、斜拉杆、吊带、吊耳、销轴等均需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探伤检验等级为B级,符合规范方可使用。如有对接焊缝,应进行全截面探伤检查,确保结构受力安全。2)各加工件所有孔眼均采用钻(镗)孔,不得现场冲孔,孔壁及销轴光洁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执行,各销轴及孔径允许加工误差0.25mm,端孔边距的允许误差0.5mm。 3)所有焊接构件必须尽量减少其焊接变形,因此施焊前需先制定出合理的焊接工艺,使变形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4)钢板及钢吊带的加工要确保设计尺寸,

8、严禁采用手工切割,其切割边距要满足设计要求,并要消除热影响区对钢材力学性能的不良影响(考虑热影响,下料时应放大5mm,然后再加工到设计尺寸)。 5)各构件加工完毕后,主桁及联结系和底模平台部分在厂内试拼。试拼合格后,涂红丹一度,金黄漆二度,并预编号。构件在运输、堆放时应谨防损坏和变形。 6)锚固筋除图中注明要接长外,均应尽量采用整根精轧螺纹钢筋,两端均设配套螺母及锚垫板。精轧螺纹钢筋不得受任何损伤。 7)挂篮主构件中(包括主桁、前后下横梁,前上横梁及内外导梁),除缀板及加劲板可采用手工焊以外,其余焊缝能采用埋弧自动焊的均采用埋弧自动焊,并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8)吊带分段由现场根据所进钢板长度确

9、定,但要保证等强接长(以销轴孔截面控制强度)。 9)各构件加工完成后,底模平台及主桁部分(含联结系)应进行试拼,试拼合格后进行编号运至现场。 5.3挂篮进场验收1)材料检查 对进场挂篮使用的钢材材质、规格与型号进行检查,对材料出厂合格证及材质证明等材料进行验收交接。 2)单件验收 挂篮拼装前,先要对所有构件进行单件检查验收,重点在于结构尺寸,焊缝质量;重要构件的材质等级和挂篮无损探伤检测、焊缝探伤检测等。 3)试拼验收 所有构件进场前必须在加工场内进行组装试拼、验收和检查签证。因试拼时是分主桁架、底模平台、侧模及其支架、内模及其支架等几大部分试拼,进场后除检查其签证资料外,还应对吊带外观、孔位

10、、孔径等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在现场拼装一次到位。 5.4挂篮安装 挂篮进入工地后应进行试拼,以发现由于制作不精确及运输中发现变形造成的问题,保证正式安装时的顺利及工程进度。挂篮结构构件利用塔吊或吊车吊至已浇好的0#梁段顶面拼装,拼装完毕后,对挂篮施加梁段荷载进行预压,充分消除挂篮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悬灌施工过程中,将挂篮的弹性变形量纳入梁段施工预拱度计算。挂篮结构拼装的主要流程:安装垫铁(枕)安装走道梁并锚固分榀吊装主桁架并临时锚固吊装下弦联结系吊装斜撑联结系吊装竖杆联结系吊装上弦联结系主桁防护栏安装主桁前移安装后锚固安装前上横梁穿入前上横梁吊带并绑扎倒链拼装并整体提升挂篮底模平台穿入前后吊带收紧

11、挂篮底模平台安装外模及导梁、吊带安装内导梁、吊带(杆)。 1)垫梁(枕)安装 采用双槽钢或双工字钢做垫梁,间距50cm左右;前支点处垫梁要加密,防止局部混凝土压坏。垫梁下部要用铁板垫平密实,垫梁顶面标高要找平。 2)走道梁安装 走道梁安装前,放出梁体中心线及走道梁中心线,根据挂篮设计图中走道梁布置图将两种走道梁按图中位置安放,将走道梁用预埋在梁体内的竖向精轧螺纹钢固定。走道梁安装长度需考虑主桁安装时,后勾板穿入时的空间需要。 3)主桁架安装 将在地面拼装好的单片主桁逐片吊装上桥,吊点位置选择竖杆上方,后支座处拴麻绳控制方向及位置。吊装时,先吊装边腹板上的一榀主桁和中腹板上的一榀主桁,然后将这两

12、榀主桁间的联结系安装好。每安装一榀主桁,要用钢丝绳或倒链临时在主桁两侧将主桁拉紧,防止主桁侧倒,并可用来调整竖直度。主桁的中心位置要与走道梁的中心对应,当偏差较大时可使吊机钢丝绳绷直使主桁稍离开走道梁,人工顶挤主桁使主桁正位。 每榀主桁安装后,要用竖向精扎螺纹钢临时将主桁锚固。然后用吊机吊装联结系杆件,逐根安装。4)前上横梁安装 主桁架安装后,在斜拉及上弦杆、上横梁内侧的联结系上将防护栏安装完成,然后用吊机吊装前上横梁,将前上横梁与主桁架栓接,安装好吊带处垫梁。 吊带的安装根据吊带组配,单根吊带用吊机提起后从上向下穿入。拼接起来的吊带用吊机吊在上部下方的销轴孔,提起后用细钢丝绳拉在最上面的眼中

13、,然后用吊机小勾提起用小钢丝绳将吊带穿入。上好千斤顶及扁担梁,并使千斤顶受力。为了安装底模方便,还需在前上横梁上安装2台20T倒链、外导梁2个预留孔处安装2台倒链,以便临时将平台整体吊挂。 5)底模平台 在1#块正下方地面上,将前后下横梁、纵梁、底模模板拼装完成,纵梁与下横梁间的螺栓要上齐。在前后下横梁对应前上横梁挂倒链的地方要挂上两圈28的钢丝绳打保,专人指挥用2台吊机在两侧同时起吊底模平台,吊点吊在两侧的纵梁两端,或者用4台倒链接力缓慢提升底模平台。当提升到后下横梁处吊带能够安装的位置时,将后吊带安装,然后提升前上横梁上的倒链,安装底模平台前吊带,底模平台安装完成。 6)外侧模及外导梁安装

14、(见图5.4) 图5.4 外导梁及外侧模吊装在地面上利用吊机配合,将外导梁穿入外侧模桁架,并穿入走行吊环。在外导梁两侧安装倒链及钢丝绳,用吊机提升,提升直立后,从外导梁后面一个预留孔中穿入倒链提升外导梁,使外导梁移入翼板下,穿入最后面的一个吊环吊带,纵向滑移一定距离后将外导梁前面吊带穿入。 7)内模及内导梁安装 用吊机将中跨内导梁提起,后端穿入悬挂在前上横梁上的一根钢丝绳,然后向后拖拉穿入走行吊环内,滑移一定距离后穿入前面吊带。在箱内逐根用倒链起吊安装前后托架,用以控制一个箱内两内导梁间的距离。 将预拼好的边跨内侧模整块吊装好反扣在底模平台上;将内导梁逐根吊放在底模平台上,并垫平;将预先组拼好

15、的内模顶板钢桁架逐片吊装至内导梁上并与之临时固定;将在底模平台上拼装成整体的内模顶板桁架及内导梁,用吊机提起到一定高度后,向后穿入到走行吊环中,前端用钢丝绳及倒链与前上横梁系牢,拖拉就位安装好前吊带。 5.5挂篮预压 挂篮拼装完毕后,进行预压试验以消除挂篮拼装时产生的非弹性变形,并测出挂篮弹性变形值,为桥面线形控制提供依据并检验挂篮整体受力情况,了解挂篮使用中的实际安全系数,确保安全可靠。 荷载试验时,加载按施工中挂篮受力最不利的梁段荷载进行等效加载,测定各级荷载作用下挂篮产生的挠度和最大荷载作用下挂篮控制杆件的内力。 加载方法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可采取堆积砂包模拟加载或是采取通过千斤顶和锚固于承台内的锚锭对拉反压加载。预压荷载按最重梁段自重+施工荷载总荷载的1.2倍计。采用砂袋作加载物时,应使加载的荷载强度与梁的荷载强度分布一致。 为方便加载及观测,通过将吊带加长,将底模平台提离地面50cm后即开始加载而不是直接提到理论高度。预压准备就绪的挂篮见图当紧临既有线、不具备降低底模平台预压条件的,将底模平台安装于设计位置(高空),再进行预压试验。 观测点设置分别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