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文献保护学档案修复技术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72741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0.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学文献保护学档案修复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四川大学文献保护学档案修复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四川大学文献保护学档案修复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四川大学文献保护学档案修复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四川大学文献保护学档案修复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大学文献保护学档案修复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学文献保护学档案修复技术(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档案保护技术学,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常用的几种档案修复技术的原理、适用范围、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纸张去污技术、去酸技术、加固技术与方法。,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第一节 档案修复的基本原则及准备工作 第二节 纸质档案去污技术 第三节 纸质档案去酸技术 第四节 纸质档案加固技术 第五节 纸质档案修裱技术 小结 复习思考题 参考文献,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第一节 档案修复的基本原则及准备工作,一、修复的基本原则 二、准备工作,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一、修复的基本原则,(一)有利于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 (二)相似性原则 (三)适宜性原则 (四)可逆性原

2、则,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二、准备工作,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第二节 纸质档案去污技术,一、机械去污 二、溶剂去污 (一)去污原理:利用溶剂与污斑极性相似的原理去溶解污斑。 (二)去污方法 三、氧化去污,溶剂去污法是利用溶剂 的溶解力来清除污斑。这是 一种物理去污法。,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1.水洗去污 2.有机溶剂去污: 对某些不溶于水的污斑,如油斑、蜡斑、漆斑等污斑,可用汽油、酒精、丙酮、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去除。,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3.氧化去污: 主要利用氧化性的化学物质氧化色素 使其脱色。 常用的氧化剂按氧化效果排列: 氯胺T 过氧化氢 次氯酸盐 高锰酸钾,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

3、第三节 纸质档案去酸技术,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一、液相去酸,二、气相去酸法,纸张里的酸从哪儿来?,1. 机械纸大多以木材、稻草为原料 ,均含有木素,本身即呈酸性或在氧化、水解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 2.为去除造纸原料中的杂质,用氢氧化钠,硫酸钠等处理,其残留物会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酸; 3.在造纸的加填 环节采用的明胶,淀粉等,水解解会产生硫酸; 4.在贮存过程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微量金属离子的催化下,会与水反应,生成硫酸、亚硫酸、碳酸等酸性物质; 5.用酸性或含氧化物的墨水、油墨等也会给纸张带来酸; 6.霉菌分泌色素而形成。,一、液相去酸,(一)碱性水溶液去酸 (二)

4、碱性有机溶液去酸 (三)缓冲溶液去酸,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一) 碱性水溶液去酸,1.氢氧化钙碳酸氢钙溶液去酸 2.碳酸氢镁溶液去酸 3.碱性水溶液去酸的方法与优点、缺点,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1)原理: 用酸碱中和方法,去除纸张中的酸。 (2)去酸过程: 首先,将去酸档案在清水中浸透后,放入0.15%的氢氧化钙溶液中约10分钟20分钟;其次,取出档案后放在清水中冲洗,然后放入0.15%0.2%的碳酸氢钙溶液中约10分钟15分钟。,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第一,由于去酸溶液能渗透到纸张纤维内部,因而去酸效果较好。 第二,去酸后档案上有碱性残留物,能起抗酸缓冲作用,进一步防止纸张酸化。 第三,

5、能增加纸张白度。,碱性水溶液去酸的方法与优点:,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缺点是:,第一,不能用于水溶液字迹档案。 第二,只能单张进行去酸,因而不能批量处理,去酸效率低。 第三,脆弱的纸张受潮后易破碎。 第四,干燥时纸张易起皱。 第五,去酸前后需要拆除、装订档案,费时费工。,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1.氢氧化钡甲醇溶液 去酸 2.甲氧基甲基碳酸镁去酸 方法与优点如下页:,(二) 碱性有机溶液去酸,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第一,纸张上残留有碳酸镁、氢氧化镁和氧化镁等碱性化合物,能起抗酸缓冲作用。 第二,干燥迅速。 第三,对纸张损伤小。 第四,处理量大,周期短,费用低。,方法与优点:,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

6、,缺点是:,第一,甲醇易燃,有一定毒性,对环境不友好; 第二,氢氧化钡也存在一定毒性; 第三,对某些字迹会造成影响。,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三) 缓冲溶液去酸,(1)基本概念:凡是能够抵制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的影响,使原来溶液的pH值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混合溶液,就称为缓冲溶液。 (2)缓冲溶液的组成:一般组成缓冲溶液的物质有弱酸和弱酸盐,弱碱和弱碱盐。 (3)缓冲溶液的选择:选择PH值在7-8之间的磷酸盐等溶液。,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把档案置于碱性气体或碱性蒸汽中去酸的方法称为气相去酸法。 1.氨气去酸 2.吗啡啉去酸,二、气相去酸法,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第四节 纸质档案加固技术,一、涂料加

7、固法 把档案纸张、字迹表面加一层涂料,使档案纸张、字迹免受各种介质的影响及机械磨损,是目前国内外档案部门用以巩固字迹、提高纸张强度的一种加固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涂料配制简易,涂刷方便。它的缺点是可逆性差。,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一)热压加膜:用加膜机在档案一面或两面热压上一层绵纸和热塑性树脂薄膜,如醋酸纤维素薄膜、聚乙烯薄膜或聚酯薄膜。 (二)溶剂加膜:使用有机溶剂,把透明薄膜粘合在档案上。这是一种简易加膜法。其优点是不经高温高压处理。,二、塑料薄膜加固,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三、丝网加固,用蚕丝织成网状,并喷上聚乙烯醇缩丁醛胶粘剂,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使丝网与档案粘

8、合在一起的一种加固方法。,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技术人员金玉苹对丝网喷胶,用于拼接破损严重的页面。丝网是她用蚕茧织出来的,Parylene在文物保护上的应用 脆弱的文物、标本等可用Parylene加固保护、延长寿命上千年甚至上万年,被誉为是一种可给考古界带来一场变革的新型文物保护材料,能解决其它材料不能解决的抢救性文物保护问题。,第五节 纸质档案修裱技术,修裱使用黏合剂和选定的纸张对破损档案进行“修补”或“托裱”档案,以恢复档案的原有面貌,增加强度,延长寿命。,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一、档案修裱用纸整体要求:,化学杂质少、薄而柔软并有一定强度,纸色较白且有较高透明度的优质纸。尽量使用有较强的吸

9、收性能(其对水的吸收性能要尽可能的与档案纸张对水的吸收性能相近),井且与原件质地、平度、薄厚相同或类似的材料,保持载体的一致性。以避免在托裱晾干的过程中,由于补纸与原件纸质厚薄差异或伸张幅度的不同而产生应力,导致修复后的裱件翘曲变形,整体强度变弱造成再次破损。,“补缀须得书画本身纸绢质料一同者,色不相当尚可染配,绢之粗细,纸之厚薄,稍不相侔,视即两异;虽有补天之神,必先炼五色之石。绢须丝缕相对,纸必补处莫分。”,明代周嘉胄装潢志,档案修裱常用纸,卷烟纸;纤维均匀紧密,纸面光滑,张力较强。,云母纸:透明度 高、强度大,用于两面有字档案的 保护层及珍贵档案或地图的托接。,二、档案修裱常用黏合剂,一

10、、淀粉 二、鱼胶 三、皮胶,三、档案修裱工具,小排笔、棕刷、案子、大墙、裁刀、裁板、鸡毛掸子、直尺、针锥、塑料薄膜、毛笔、小镊子、竹起子、吸水纸、脸盆、电水壶、毛巾、喷水壶、毛刷等。,纸浆补洞机,烘干机,利用该技术修补破损档案一般不受纸质以及破损程度的限制,适用于修补不同幅面的档案,尤其适用于虫蛀档案,不仅节约了大量修裱用的宣纸,而且避免了胶粘剂对档案的影响,也是符合绿色环保思想的。能使被补的纸层与档案的厚度基本一致。修复后的纸张具有一定的抗拉力,修复后的档案表面光滑平整。因此,运用纸浆补洞技术修复的档案无论手感、视觉还是强度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局限性:对字迹水溶性差的档案以及面积超过1平方米

11、以上的档案无法修补,其抗拉强度与传统托裱技术相比尚有距离。,说明:美西当地时间四月九日下午,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中心历史档案修复技工瑞安先生正在准备加湿器来修复一张旧报纸。,说明:美西当地时间四月九日下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中心历史档案修复技工瑞安先生展示修复的几件中国历史文件。,修裱时机:“秋为上时,春为中时,夏为下时,暑湿之时不可用。” 修裱用水:据后山谈丛载:“寒食面,腊月雪水为糊。” 修裱技艺:“不遇良工宁存故物”,“性急而付拙工,是灭其迹也。”,三、纸质档案修裱过程,见教学录像,需修复的民国档案 修复后的民国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对档案进行修裱,抹上专用的糨糊之后,将档案粘贴于墙上晾干

12、,修裱晾干后的档案,再用两个10公斤重的铁码放在木板上压平,对于一些不平整的页码,技术人员用熨斗熨平之后,再装订成册,小结:修复技术种类、修复作用、具体方法,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前东德国安部被毁档案修复将耗时400年,1989年柏林墙倒塌,东德情报机构斯塔西最著名的领导人埃里希米尔克(Erich Mielke)命令手下破坏罪证,斯塔西曾雇佣91000名员工和数千名间谍,进行间谍和告密活动,因此需要销毁的文件太多,以致碎纸机都超负荷运转,东德安全部官员不得不亲自用手撕毁文件。据统计,当时秘密警察连续工作3个月,才将4500万份文件撕毁并塞进垃圾袋,而官方保存的文件碎片大约有6亿份。 自2007

13、年4月起德国联邦议院拨款600万欧元委托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enhofer Institut)修复被撕毁的前东德国家安全部档案,该项目负责人贝尔特拉姆尼科尔莱(Bertram Nickolay)表示,这项已耗时15年,解密6亿份文件碎片的电脑修复工作进展顺利,电脑目前已经能够辨认出碎片的色泽和边框,但还必须研发出识别文字和内容的系统。 目前原东德国家安全部位于柏林的总部地下室还存有1万6000袋文档碎片。目前工作人员已经对40袋碎片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但是还没有对其进行复原。据负责此项目的政府机关人员霍伊斯勒称,所有400袋文件将在未来15到18个月重新整理出来,并通过这些信息来分析东德安

14、全部的国外间谍活动和在国内安插的线人的记录。据统计,如果要将所有碎片文件整理好完成任务的话,至少需要400年。,档案碎片复原示意图(由左向右)。,装满档案碎片的口袋堆积如山。,1概念:修复技术、修裱技术、托裱技术、 去酸技术、加膜技术。 2问题:,复习思考题:,(1)修复技术包括哪几项技术? (2)试述修复的原则。 (3)档案上污斑有哪几种?其中氧化 去污法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4)档案上酸的来源有哪些?为什么要去酸?你认为哪种去酸法好?,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参考文献:,1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档案保护技术使用手册编委会著:档案保护实用手册,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版。 2印雅帕凯思帕利雅著,黄坤坊译档案材料的保护与修复档案出版社,1982年版。,第九章 档案修复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