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素养(6-10)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7173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素养(6-10)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教师职业素养(6-10)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教师职业素养(6-10)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教师职业素养(6-10)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教师职业素养(6-10)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素养(6-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素养(6-10)(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学习目标: 1、识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2、理解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和教师职业道德目标体系所包括的具体内容; 3、能结合实际分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及其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及其意义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即是指教师为了培养高尚的师德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其所达到的师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从内涵上来看,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仪表、谈吐、礼仪、气质等方面的学习、体验和反省等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这是外在意义上的修养;二是教师经过长期的努力之后,

2、在思想、品德、情操、知汉、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师职业道德境界这是内在意义上的修养。,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1师德修养是教师个体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要求 2师德修养是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的要求 3师德修养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设计的依据 1.由各级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不同效力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是制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的法律依据 2.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是制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目标的现实依据,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体系 1公民道德目标 2教师道德目标 3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修

3、养的内容包括提高师德认识、陶冶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志、坚定师德信念、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这五个方面,教师敬业的“十种表现”,一是把教师工作当作终生追求的事业来干。 二是把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 三是把促进每一个学生成长进步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四是把每一节课都上成优质高效课。 五是把读书学习作为丰富自我的终生爱好。,六是把每一位教师看成携手共赢的亲密战友。 七是把每一位家长看成平等协作的教育伙伴。 八是把学校当成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家。 九是把繁琐劳累的工作当作科研探索之路。 十是把教育业绩看作自我生命光彩与价值的“史记”。,第七章 教师心理素质结构,学习目标: 1.了解心理素质的内

4、涵; 2.理解教师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 3.掌握教师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第一节 教师心理素质的含义与意义 一、教师心理素质含义 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个体面对心理压力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自我控制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自我解脱的能力和自我表现的能力。,二、教师心理素质的意义 1.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3.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第二节 教师心理素质的结构 一、心理素质结构 (一)心理素质“三因素”的关系 心理素质由心理潜能、心理特点与心理品质三因素组成。三者处在交互作用之中 (二)智力因素与非智

5、力因素的关系,二、教师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 1.正确的学生观教师的认知结构 2.师爱教师的情感结构 3.教学监控、教学认知与教学操作能力教师的能力结构 4.教师的自我意识教师的个性结构,第八章 教师智力品质,学习目标: 1.了解智力的概念; 2.理解教师智力的类型,并掌握其培养途径。,第一节 智力概述,一、智力的界定 智力是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一种具有多维结构的综合性能力,个体认识过程中的各种能力(即感觉能力、知觉与观察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包括在智力的范围,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创造性的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二、智力的心理结构,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指

6、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方面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1)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力; (2)抽象概括能力(包括想像力),抽象概括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 (3)创造力,则是智力的最高表现。,第二节 教师智力品质与培养,一、教师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种知觉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一)教师观察能力的要求 教师观察学生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迅速而准确,细致而深人,全面而客观。,(二)教师观察能力的培养 1.要形成强烈的观察动机 2.要培养良好的观察个性 3.坚持科学的观察态度,二、教师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指大脑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

7、合、判断、推断和反映的能力。 (一)教师思维能力的要求 对教师思维能力的要求可概括为“五性”,即: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条理性和思维的创造性。,(二)教师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是要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二是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加强思维圳练; 三是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三、教师的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是人脑在感性形象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首先,理解教材需要想象力。 其次,教学设计需要想象力。 再次,课堂教学需要想象力。 另外,教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也离不开想象力。,(一)教师能力的要求 教师的想象能力,一要丰富,二要合理,三要新颖。 (二)教师想象能力的培养 1.要

8、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 2.保持与发展好奇心 3.要多接触学生,注意捕捉灵感 4.要有昂扬乐观的生活态度,四、教师的记忆能力 记忆力是人脑储存、反映已有经验和知识信息的能力。 (一)教师记忆能力的要求 教师应具备的记忆品质,可用十个字来概括,即准确、迅速、持久、系统、广阔。,(二)教师记忆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良好的记忆品质,从两个方面努力: 1.增进大脑功能,保持记忆时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即时记忆的效果 从生理方面讲: (1)注意劳逸结合,确保用脑卫生。 (2)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充分发挥大脑的记忆功能。 (3)要注意饮食营养。,心理方面讲: (1)要集中注意,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2

9、)要怀着浓厚的兴趣去主动记忆。 (3)要满怀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4)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2.遵循记忆规律,选择记亿时间,运用有效的记忆方法 (1)加强有意识记和意义识记。 (2)选择最佳记忆时间。 (3)巧用记忆术。,第九章 教师情感品质,学习目标: 1、理解教师情感的概念,知道积极的情感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2、理解教师情感的特征与能力。 3、联系实际,理解并掌握培养教师良好的情感特征和提高教师情感交流的能力与技巧。,第一节 教师情感概述,一、教师情感的概念 教师的情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愿望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它有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分。 二

10、、情感体验水平 (一)与机体需要相联系的情绪水平 (二)与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情感 (三)与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心理,第二节 教师情感特征与能力,一、教师的情感特征 (一)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 1热爱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热爱所教学科。,(二)教师的高尚情操 1教师的道德感。 道德感是指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合乎道德行为标准和社会价值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教师的道德感主要表现在:(1)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与忠诚,对集体事业、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责任感等;(2)对他人行为及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感。 2教师的理智感。 理智感是一个人对智能活动中发生的一切是否符合其求知目标而产生的情感。

11、它和人的认知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 3教师的美感。 4. 教师的责任感,3教师的美感。 审美感是指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人的道德行为予以评价时产生的具有愉快和倾向性的体验。 教师强烈美感主要表现为:(1)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对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美的环境、美的仪容的向往和追求的情感;(2)教师对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有浓厚的兴趣;(3)教师对引导学生鉴赏美、创造美持积极的态度;(4)教师既有对自己人格美的执着追求,又有对他人人格美的赞赏、钦佩的情感。,二、教师的情感能力 1、移情能力 2、情绪辨认 3、情感调控能力 4、

12、体验理解能力 5、自我愿望能力,第三节 教师情感在培养,一、教师职业在准确定位与期待 二、提高情感交流在能力与技巧 (一)加强教师职前职后培训(主要是情感素质方面) (二)促使教师产生积极在情绪情感体验 1、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水平 2、培养坚定的职业信念 3、热爱自己的教育专业 4、深入挖掘教材自身所蕴含的各种情感因素,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情感体验 5、掌握教学的语言艺术情绪情感体验,就必须掌握教育教学在语言艺术,(三)注意情感在自我调控 1、认识自身情绪在能力 2、妥善管理情绪在能力 3、自我激励 4、认知他人情绪在能力(1)同感(2)关怀(3)倾听 5、人际关系的管理,第十章

13、 教师人格品质,学习目标: 1.掌握教师人格特征的内涵、特征、意义,促使学习者提高其人格品味,努力完善教师人格。 2.理解教师人格塑造的内外机制,明确塑造教师人格的基本要求及措施。 3.了解国内外教师特征的相关研究。,第一节 教师人格概述,一、教师人格的界定 “教师人格”是指教师应具备优良的情感及意志结构、合理的心理结构、稳定的道德意识和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及其专业特征的概括,也是对现代教师人格塑造的要求。,二、人格的特征 1、人格的社会历史性 2、人格的整体性 3、人格的稳定性 4、人格的独特性 5、人格的倾向性 6、人格的层次性,三、国内外教师人

14、格特征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教师人格理论研究的借鉴 盖兹达(1977)等人曾将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加以综合考察,指出这些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所谓“促进”,指的是一个人对别人的行为有所帮助,包括提高别人的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缓和他们的焦虑感,提高他们的果断性以及形成并巩固他们待人处世的积极态度等等。同时他指出,构成“促进”的成分有三类:理解别人、与别人的关系、了解自己。,1、理解别人现代教师对学生的理解 理解别人的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能力,它由许多相关联的品质构成,包括:心胸豁达、敏感性、移情作用和客观性。 2、与别人相处有效的教育功能体现: (1)真诚;(2)非权势;(

15、3)积极相待;(4)交往的技能。 3、了解自我自我和谐 (1)安全感与自信;(2)教师的需要。 (二)国内近年来对教师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第三节 教师人格塑造,一、塑造教师人格的意义 教师人格,对于整个教育过程及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教师人格品质的塑造 (一)人格塑造的内外机制 内在机制是一个由接受主体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整合、内化诸环节构成的。,2、人格塑造的外在制约条件 (1)人格认知 (2)人格文化 (3)人格环境。 (二)塑造教师人格的基本要求 1民族性要求 2科学性要求 3时代性要求 4职业性要求,职业性要求:,(1)在师德方面,教师职业要求教师

16、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学生,关心集体,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有坚定的敬业乐业精神和乐于奉献的献身精神,热爱教育,甘为“人梯”,培育英才。 (2)在师才方面,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学而不厌,勇于创新,刻苦学习,追求真理,专博相济,深广结合,钻研业务,认真施教,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的教育思想搞好素质教育。 (3)在师能方面,教师职业要求教师具有娴熟的教师技能;懂得教育规律,掌握现代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讲究教学艺术,把握教育分寸,提高教育质量。,三、教师人格的塑造,1.树立教师人格榜样,认同教师人格。 2.培养教师人格评价能力,发挥教师人格影响。 (1)真诚(2)严格(3)全面 3.开展教师人格实践活动,努力完善教师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