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贸易保护理论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7143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贸易保护理论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四章贸易保护理论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四章贸易保护理论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四章贸易保护理论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四章贸易保护理论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贸易保护理论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贸易保护理论讲义(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言,亚当斯密的贸易原理 李嘉图的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动态国际贸易理论 共同点:贸易必须是自由的 问题:自由贸易? 贸易保护?,贸易保护的概念,狭义:一国政府通过制定某种保护性的贸易措施,而使本国的生产者在其国内市场上获得足以同来自外国的进口商品进行竞争的优势。 广义:还应包括出口促进,贸易保护的形式,进口关税 进口限额 国家垄断贸易 外汇管制 禁止进口 本地购买法 非关税壁垒,第一节、关税理论,一、小国关税效应分析 (一)局部均衡,关税的效应生产效应,生产效应:在一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情况下,本国受到关税保护的商品的产量会增加,而未受到保护的商品的产量则会下降 受到保护

2、企业的福利增加:a 一国采取关税保护的原因 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 保护本国的战略产业 实现本国制成品生产的规模经济,关税的效应消费效应,消费效应所造成的福利损失,消费者福利损失: a+b+c+d,关税的效应消费效应,通过国内的消费征税而不是关税保护来加以限制,效果可能更好。,关税的效应税收效应,前提假定:关税是中性的,居民的所失就是政府的所得, 数量为:c 实际上关税不可能是绝对中性的 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的国家易采取关税 关税最容易管理,成本最低 不容易从其他方面获得税收来源 有利于增加中央财政的收入,关税的效应收入分配效应,要素可流动情况下的收入分配效应 要素不可流动情况下的收入分配效应 两国要

3、素密集度相同情况下的收入分配效应 综上,改变收入分配相对较优的干预方法应是累进所得税与政府的转移支付 对关税的收入分配效应的预测应考虑的因素 要素密集性、要素禀赋、要素的流动性,关税的效应竞争效应,关税保护使国内市场竞争程度明显下降 反竞争的效应在小国经济中尤为显著 小国市场规模通常较小,一般只容纳一、两家具有规模经济的大企业。 对生产者有利,对消费者不利,关税的效应就业效应与国际收支效应,就业效应 前提:该国的出口不会受到影响 结论:关税有可能导致为正的就业效应 国际收支效应 前提:他国不采取关税报复措施 结论:征收关税可能改善国际收支 致命弱点:完全忽视了他国反应函数的存在,(二)一般均衡

4、分析,二、大国关税效应分析,(一)局部均衡分析,大国关税效应分析,(二)一般均衡分析,(三)大国关税效应分析最优关税,小国的最优关税就是零关税 大国的最优关税 有关需求与供给的若干假定 D=a-bp (1) Q=e+fP (2) D-Q=(a-e)-(b+f)P (3) Q*-D*=g+hP* (4) D-Q=Q*-D* (5),(三)大国关税效应分析最优关税,征收关税的价格效应 国内价格上升、国际价格下降 推导过程: P=P*+t (6) (5)式变为:(a-e)-(b+f)*(P*+t)=g+hP* (7) P=PF+th/(b+f+h) (8) P*=PF-t(b+f)/(b+f+h)

5、(9),(三)大国关税效应分析最优关税,征收关税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 消费者剩余下降 政府得到的关税收入 本国贸易条件改善得到利益,关税的大国经济效应关税与贸易战,三、有效的关税保护,(一)有效保护的概念 澳大利亚 马克斯科登(Max Corden) 加拿大 哈里约翰逊(Harry Johnson) 定义:包括本国工业的投入品进口与最终品进口两者在内的整个工业结构的保护程度 名义关税与实际关税,(二)有效保护率的计量,Te=(t1-wt2)/(1-w) 在实际衡量有效的关税保护率时存在很多问题 当本国对中间投入品征收关税时,很有可能出现中间投入品的进口替代 进口限额、出口补贴与出口税收

6、等因素也在影响一国的有效保护程度 结论: 名义保护率与实际保护率的差别很大 有效保护率一般是很不均衡的 工业发达国家一般趋向于对最终产品或在最终生产阶段实施较多的保护,第二节、出口补贴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出口补贴的理由 出口补贴的局部均衡,出口补贴的一般均衡,出口补贴的效应,生产效应 消费效应 收入分配效应 竞争效应 宏观经济效应 出口补贴与关税的区别,第三节、出口征税,国内价格从P=P*下降为P=(1-)P* 统一的进口税与统一的出口税一般均衡状态的变化是一样的,但对国际收支产生截然相反的宏观经济影响。 实施的原因 本国的国际收支过分顺差 本国不仅有国际贸易的顺差与国际收支的顺差,同时又存

7、在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按照勒纳的对称性定理,保护本国幼稚工业的发展,不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关税报复。,第四节、进口限额,进口限额的定义 进口限额的效应,配额q为AB部分,S为国内供给,Sq配额下国内总供给,Sf自由贸易下国内总供给,国内需求不变。 该限额商品的进口将从(Q2-Q1)减少为(Q4-Q3) 该限额商品的价格将从Pw上升为Pq 消费者剩余下降a+b+c+d,生产者剩余增加:a,配额许可证利益c,进口限额效应与关税效应的区别,(1)进口品国内价格上升所产生的收入归谁所有 (2)关税与进口限额两者相比谁对经济造成的扭曲程度更大 配额的分配 (1)公开拍卖 (2)排队申请 (3)按需分配 (4

8、)固定分配,基本概念 关税同盟是指一批彼此之间进行自由贸易的国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实行共同的关税壁垒 自由贸易区具有成员国内部自由贸易的特征,但它不包括成员国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第五节、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一、贸易创造效应(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前提:SA表示A国的供给曲线,DA表示其需求曲线; PB、PC两条直线分别表示B、C两国的生产成本,且 PB PC。,结论:如果AC两国结盟,则对A国而言,贸易创造效应? 如果AB两国结盟呢?,二、贸易转移关税同盟(进口由非成员国低成本产品转向成员国高成本产品),结论:如果AB两国结盟,则对A国而言,贸易转移效应=Q1Q2(生产由高效率C转至B导致的),新增的Q1Q3,Q4Q2是由于歧视性关税,B进口价低于C产生的贸易创造)。,三、 福利效应,结论:如果AB两国结盟, 对A国的净福利效应: (a+b+c+d)-a-(c+e)=(b+d)- e。 对B国而言,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产扩张,所以对B国有利; 对C国来说,因贸易转移,其出口减少,所以C国福利必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四、贸易一体化的利弊得失,发达国家的贸易一体化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一体化 发达国家贸易一体化的利弊得失 发展中国家贸易一体化的利弊得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