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来上市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作用是公司治理的倒退吗?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17042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国来上市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作用是公司治理的倒退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周国来上市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作用是公司治理的倒退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周国来上市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作用是公司治理的倒退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周国来上市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作用是公司治理的倒退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周国来上市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作用是公司治理的倒退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国来上市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作用是公司治理的倒退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国来上市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作用是公司治理的倒退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周国来上市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作用是公司治理的倒退吗? 2016年06月28日,一汽轿车(证券代码:000800,其控股股东“中国一汽”是国资委全资子公司)发布2015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的议案,修改后的公司章程中,增加了加强党建的相关条款,并新增了党建工作一章,内含三小节:党组织机构设置、公司党委职权和公司纪委职权。公司党委职权包括: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研究决定公司重大人事任免等。有人问: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改革关键目标之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政企分开一直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十八大以来也明确提出了

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是最近两年来似乎又要回到当年“党管企业”的老路上,从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治理的“老三会”模式向市场经济的“新三会”模式发展了这么多年,难道又要倒回去,这不是国企公司治理的倒退吗?确实,政府可以以政治逻辑为主,企业本应以经济逻辑为主呀,公益类国企多讲点政治逻辑倒还罢了,竞争类国企这几年怎么也大讲政治逻辑呢?这让我很不以为然。然而,一汽轿车在公司章程里明确党建条款这事我却认为这是进步,解读如下:1、讲规则。大股东(国资委)有要求(加强党的领导),于是通过股东大会提案审议通过。此次股东大会共十二个提案,两个未通过,这个提案获高票通过,同意995,725,061股,占

3、出席会议所有股东有表决权股份总数89.7513;同意率排第三名。2、显性化(透明化)。了解国企运作体系的人都知道,国企党委在公司治理层面是确实起重要作用的,过去故意模糊,通常做法是上级党委发个文,公司章程也不体现,上市公司直接就参照执行了(当然执行时也会打折扣);3、明确界限。在加强国企党的领导作为当前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时期,通过公司章程的清晰界定,反而能起到把政治权力关在笼子里的作用,即使这个笼子有点过大,但至少有个边界。我其实非常看好以习大大为首的这届政府,但并不认为在国有企业(尤其是竞争类)加强党的领导是发展方向,就好比我们经常认为老叟学不了新把戏,逻辑与思维模式的不同决定了有些事不是

4、我们想做好就能做好的,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企业就应该是企业家(或者有企业家精神的职业经理人)做主,政工干部助人为乐可以,当家作主不行。但为什么会是现在这种局面呢?我也就是个还算有点见识的咨询师,比习大大差远了,冒昧猜测一下决策者的意图。我觉得可能理解这两点很重要:1、习大大说“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企制度到底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原先一味向西方学习,不见得适合中国国情;况且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司治理上差异也不小,美国与德国都是我们的学习对象,在公司治理方面,美国偏向“股权至上”,德国偏向“劳资共治”。2、特殊时期,必须矫枉过正。治国必先治党,国家大

5、量资源在国企,严格治党必然不会放过国企的作用,过去的市场化导致一切向钱看,国企里腐败很厉害,现在加强党对国企的领导与其说是发展经济不如说是在整党。在当今中国,国有企业政企彻底分开已经不可能,怎么办?存在即合理,但我们将一直创造更合理的存在!依法治国、依法治企,任重道远,且从清晰界定权责入手!【附件一:党委会去哪了】周国来 2014年5月6日每周三上午,我都会尽量腾出时间在上海运营中心茶室举办“己立人谈”茶话会,品茗之余,与事业部同仁交流组织建设思想认识,切磋咨询历程心得体会;期间不时碰撞出小小的火花,把交融出来的智慧以问答方式整理出来,虽然不够系统,不够完整,却也不失为一件有意思的事。问:我们

6、在为许多国有企业提供公司治理咨询时经常碰到党委会与党委书记怎么考虑的问题,按照公司法,规范的公司治理体系明确了股东会(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核心决策机构)、监事会(有限监督机构)、总经理班子(日常执行机构)的作用,而对于在许多国企公司治理层面事实上起到关键作用的党委会却没有明确的说法,是个模糊地带,该怎样看待与对待呢?答:一般来说,企业是要赚钱的,主要讲的是经济逻辑;而党委无疑主讲政治逻辑。政治学、经济学各是一门独立的学问,政治经济学也是一门学问。在中国,国有企业无疑具有政治与经济双重属性,所以在国企里面,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都在起作用。当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即使是国有企业,也

7、一定是经济逻辑的比重越来越大。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国企的政治属性很强,“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这句话在企事业单位流行了很多年了,党可是排在首位(虽然20世纪90年代后事实上大部分企业已经是行政主导了)。随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的逐步深入,新三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提法才逐渐成为了主流,老三会中的职代会与工会也在法律框架下(公司法、工会法)明确了定位,逐步做了转型,而党委会如何对待却被模糊了下来。确实,我们构建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系列做法都是向西方学习的,一方面期待融入国际社会;另一方面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企党委会不得不模糊下来。当前的现实是,越是顶层国企(基本100%国有),党委权力与作

8、用越大,越到下面(市场竞争越激烈),党委(或党总支、党支部)权力与作用越小,中间层国有控股企业党委作用与权力因人而异,党政矛盾相对容易发生。考虑到国企党委确实要在企业治理层面发挥关键作用,又要符合公司法要求,许多国企采取的办法是大部分党员高管成员与党委委员相重合。由于董事会一年开不了几次,往往日常运营过程中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不是放在总经理办公会而是放在党政联席会议,党政联席会议代替了总经理办公会议的一部分关键责权,这其实就是一个模糊地块,按照大部分国企的公司章程,其实是没有党政联席会这个设置的,往往依托的是惯例与企业内部文件(如上级党委下达文件),这种模糊操作有其现实意义,但严格说来是不符合规

9、范的公司治理要求的,是有违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初衷的。长期模糊下去对建立法治社会是有害的。其实,完全可以在具体的公司章程里面明确党组织的地位,只要股东们同意(公司法里规定,公司章程应当载明的事项包括“股东大会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是完全可以把党组织的定位与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写进章程的,我当年在一个国企改制咨询项目中就这样做了,正好参与股份制改造的各方股东都是国资背景,对把党组织及党委的作用写进章程没意见,其实只要章程说得明白,反而对投资者是个保护,否则党委要发飙,股东还真不知道怎么应对,所谓“把权力关进笼子”关键处不是不给权力,而是要明确权力的界限与权力行使的流程。还有意思的是,国内很多经济

10、逻辑能力很强的民企(如复星集团)也是讲政治的,纷纷设立了党组织,只是这些民企里面的党组织在公司治理层面起到的作用很小,更多起到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与改善政府关系作用。问:在国企里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党管干部”,所以党委书记分管人力资源部的比较多,因而与总经理容易产生矛盾(干部考核任免权在企业里很重要,容易发生矛盾),为了解决谁是一把手的矛盾,往往党政一肩挑,这又带来制衡不足的问题,对于总经理与党委书记分设的企业,党委书记该如何定位与履行权责呢?答:一般党政一把手分设的企业,党委书记如果由董事长兼任,问题也不大(主要问题变成了内部董事长与总经理如何相处的问题了),如果董事长是上级领导兼任,总经理与

11、党委书记确实容易产生矛盾。我服务过的企业就碰到过这种情况,都不甘人后,矛盾越来越大,最后都调离了。在中国文化土壤背景下,这时候必须有一位摆正位置,甘当配角才行,一般都是党委书记甘当配角(毕竟企业是以经济逻辑为主)。党管干部在政界体现得淋漓尽致,市委书记是当之无愧的一把手。在过去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管理也是党委唱主角,党委组织部(处/科)管干部考察,党委主导干部任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深入发展,公司制国企独立的组织部基本撤销了,党办、组织、宣传、团委合并成党群工作部了,干部考察管理工作也基本并入人力资源部了。不过党委书记分管人力资源部的现象确实比较多,不过别忘了,此时党委书记基本上会兼任副总

12、,本质上可以看作此时党委书记是以行政身份分管人力资源部,而不是以党委书记身份分管人力资源部;以党委书记身份分管党群工作部理所当然(事实是这个部门权力不如人力资源部大,往往由党委副书记分管),人力资源部属于行政范畴不属于党务范畴,由兼任党委书记排名靠前的副总分管也合情合理。企业必须强调经济逻辑,经济逻辑的核心就是配置好资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就是资源是稀缺的,要用好),包括人力资源。政治逻辑考虑的主要是意识形态站队问题,我们必须分清楚,党管干部管什么?应该是管政治,主要看其是否有反执政党倾向(国有企业党委完全有权把这道关(可惜我们不习惯在公司章程里授予这道权力),宪法毕竟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13、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赋予了共产党的执政权),至于干部是否胜任是行政班子(管中层及以下)与董事会(管高层)管的事。董事会与行政班子有权选聘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干部(只要不出意识形态问题),党委只应赋予有限制范围的人事否决权(提名与考察候选人阶段行使)而无决定权。所以在企业干部管理方面,党委书记不能越位,当然如果党委书记作为副总能力强,影响力大(行政班子内部大多数人及董事会多数愿意支持他),也是可以主导干部任免的,不过那不是靠着党委的权力,党委只应有政治把关权而无任免决定权(当然,下级党组织干部的任免权在党委不在行政)。问:能否谈谈国企党委会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一下如何? 答:且

14、听下回分解。【附件二:企业党委会去向何方】周国来 2014年6月7日问:上回我们谈了国企党委会的问题,能否谈谈国企党委会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一下如何?答:首先,预测是需要做假设的,其中最基本的假设就是未来共产党还是不是执政党?我的判断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共产党依旧是执政党(这是大概率事件),可能参政、议政的政党会有变化。问:能说说你这个假设的理由吗?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永续的朝代也没有不变的执政党,美国是两党轮值,日本也从自民党一党执政变成多党竞争,苏联解体后共产党也失去了执政权。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是不错,可问题也很多,腐败严重,社会矛盾激化,政府公信力不足,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社会道德水准下滑,

15、未来共产党能否保持执政党地位前景堪忧呀。答:你说的现象确实存在,不过我也看到很多积极的因素,尤其是对新的一届领导集体我还是很看好的(有意思的是这届常委班子子女绝大部分都是女儿,至少对财富的需求会小很多),新的领导集体的反腐与变革决心与魄力还是比较大的。最重要的是,我认为经过这么些年的反思,共产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像一个执政党而不是革命党了,越来越真实了,越来越提倡普世价值观了。举个例子,今年2月12日,人民日报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建设,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比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五讲四美三热爱(

16、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新的核心价值观少了点意识形态,更具普世价值,更系统全面。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没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够平稳取代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破坏容易建设难,能改良就别革命。同时,作为一个在大学就入党,担任过团委书记的老共产党员,我还是衷心希望也相信共产党能不断改良,做一个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合格执政党。说实话,我信仰的不是共产主义,我相信的是共产党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我对马克思开创的共产主义是不相信的,我去德国时专门在马克思故居度过了一下午,仔细了解与感受了这位伟人的一生,我敬佩这位智者,但理性与常识(尤其是对人性的认知)依然让我无法信仰共产主义,我认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算做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修正,英国工党也算修正主义的一种代表)旗帜,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可谓一种尊重历史选择、务实渐进的有效变革。总之,我的假设前提就是:共产党保持执政地位。问:好吧,任何假设都是有理由的,假定共产党保持执政地位,在政府体系肯定是执政党继续起核心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竞争主体的企业界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