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排工程学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6964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8.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排工程学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灌排工程学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灌排工程学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灌排工程学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灌排工程学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排工程学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排工程学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农田水分状况,第一章 农田水分状况和 土壤水分运动,本章重点是农田水分存在的形式和土壤水的概念;土壤水分特性曲线;旱作地区农田水分状况及调节措施。土壤水分运动一般了解,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只谈基本概念。 农田水利措施的目的在于改变和控制农田水分状况。调节土壤中气、热和养分状况,改善田间小气候,使得作物处于良好的生长条件下,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第一节 农田水分状况,一、农田水分存在的形式 二、土壤水分特性曲线 三、旱作地区农田水分状况 四、水稻地区农田水分状况 五、农田水分状况的调节措施 六、土壤含水量的计算,三种基本形式 地面水 地下水 土壤水 (1)地面水: 由于降雨和灌溉,

2、使地表以上积蓄的水分。 (2)地下水:地面以下,形成相对稳定水位以下的水分。 (3)土壤水:地面以下,稳定地下水位以上,与作物生 长最为 密切的壤中水分。,一、农田水分存在的形式,水的转化示意图,1.土壤水的组成及各种水分的定义,汽态水 吸着水 吸湿水 土壤水 薄膜水 毛管水 上升毛管水 悬着毛管水 重力水,土壤水的组成示意图,2.一些重要参数,(1)吸湿系数:当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 (2)凋萎系数:使作物发生永久凋萎的土壤含水率,一般为吸湿系数的1.52.0倍。 (3)土壤最大分子持水率:薄膜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 (4)田间持水率: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一般指灌水

3、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 (5)饱和含水率:重力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 (6)有效水和无效水: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分为有效水,即凋萎系数到田间持水量之间的水分。重力水及低于凋萎点的土壤水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或被土壤所保持,称为无效水。,二、土壤水分特性曲线,1.概念:表示土壤基质势和含水率的关系曲线。 基质势:是土壤颗粒对水分子的吸附力和毛管现象产生的毛管力共同形成的,饱和土壤中基质势为零。通俗地说,是土壤对水的吸力,但对于水来说,所具有的能量是负值。 2. 影响土壤水分特性曲线的因素 土壤质地:土壤越粘重,含水能力越强。 土壤结构:同一种土壤,孔隙率越小,饱和含水率越小,但在高吸力时,

4、土壤水分主要受颗粒吸附力的影响,因而压实程度对含水率的影响很小。,1.土壤水分特性曲线图,二、土壤水分特性曲线,3. 各种土壤水分特性曲线的区别 (1) 土壤越粘,在含水率相同的情况下,吸力越大,表 明粘性土比砂性土排水不易。 (2) 土壤越粘,在相同吸力下,含水量越大,表明孔隙较多,可持有更多水分,但有效水分不一定大。 (3) 砂土在大孔隙水分排除后。只能保留很少水分,曲线变化大,而粘土曲线变化比较均匀。 4.滞后现象 同一种土壤,在吸水和释水时,在同一含水率情况下,吸水比释水吸力小,这种现象叫滞后现象。,三、旱作地区农田水分状况,三、旱作地区农田水分状况 (一),1.当地下水距地面较深,土

5、壤上层干燥时,有一次大的降雨和雨后一段时间,土壤水的变化过程: 0线:未接受降雨入渗时的土壤含水率。 1线:降雨自开始后,水分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湿润下层土壤。 2线:降雨至停止,表层土壤达到饱和, 水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向下层浸润, 影响到更深一层。 3线:雨停后,大于田间持水率的水分在重 力作用下向下移动,。 4线: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上部土层中的含 水率已接近田间持水率。 5线:由于根系吸水和土壤蒸发,表层土壤 水分逐渐减少,小于田间持水率。 6线:由于田间持水率是一个变量, 是时间的函数,所以仍有重力水下渗。,三、旱作地区农田水分状况(二),2.当地下水埋深较小,作物根系吸水层上面受地面水补给

6、,下面又受上升毛管水影响时,当有一次大的降雨和雨停后一段时间,土壤水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三、旱作地区农田水分状况(三),3.名词: (1)干旱:由于根系吸水不足,破坏了植物体内水分协调和平衡的现象。分为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 (2)大气干旱:农田水分尚不妨碍根系的吸收,但由于大气温度过高,相对湿度过低,阳光过强,旱风等,造成的植物蒸腾耗水过大,使根系吸水速度不能满足蒸发需要。 (3)土壤干旱:土壤含水率过低,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取的水量很少,无法补偿叶面蒸发的消耗,凋萎系数是土壤干旱的临界含水率。,三、旱作地区农田水分状况(三),3.名词: (4)涝灾:由于降雨过多,使旱田地面积水和稻田淹水过深,

7、造成农业歉收的灾害。 (5)渍害:由于地下水位过高和土壤上层滞水,因而土壤过湿,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或失收的现象 (6)洪灾:由于河湖泛滥而形成的灾害。,四、水稻地区农田水分状况,四、水稻地区农田水分状况,由于水田的栽培技术与旱田不同,因此,农田水分存在的形式也不相同。我国的水田灌水技术,传统上采用田面建立一定水层的淹灌方法,故田面经常有水层存在,并不断向根系吸水层中入渗。一般情况下,入渗速度与地下水位埋深、不透水层位置、排水出流情况有关。下面介绍两种情况: 1.当地下水位埋藏较浅, 又无出流条件时 线:地表无水时农田水分状况。 线、线、线:当田面建 立了一定的水层深度时,地面水不

8、 断下渗,使原地下水位之上土壤空 隙达到饱和,此时地面水与地下水 连成一体。,四、水稻地区农田水分状况,2.当地下水埋藏较深,或出流条件较好时,田面建立水层后农田水分状况 线:未建立田面水层使农田水分状况。 线:当出流条件较好时,地面水 虽然不断入渗,入渗的水量能及时 排除,地下水位之上的土壤孔隙没 有达到饱和。 当有排水沟时,排水沟可排除 日常的流量,所以地下水位不上升, 避免了根系层达到饱和。,五、农田水分状况的调节措施,1.农田水分过多的原因 (1) 降雨量过大。 (2) 河流洪水泛滥等进入农田。 (3) 地形低洼,地下水汇流使地下水位上升。 (4) 出流不畅。 2.农田水分不足的原因

9、(1) 降雨量不足。 (2) 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大量流失。 (3) 土壤保水能力差,水分渗漏。 (4) 蒸发量过大。 3.调节措施 旱则灌,涝则排,同时还要考虑农业技术措施。,六、土壤含水量的计算,饱和度 S:,土壤中能容纳水的体积和 土壤孔隙体积之比,孔隙率:,土壤中能容纳水的体积 和土壤总体积之比,六、土壤含水量的计算,六、土壤含水量的计算公式,(1)当土壤含水率以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表示时, 式中:w土壤含水量,当A面积取亩时,w单位是m3/亩 当A取公顷时,w单位是m3/ha; A 计算面积,一般1亩667m2, 1公顷10000m2表示; H土层深度,m; 按体积比计的土壤含水率; 土

10、壤含水量也可以象降雨量、蒸发量一样,用水深mm计,公式为 w=1000H(mm),六、土壤含水量的计算公式,(2)当土壤含水率以占干土重的百分比表示时, 按重量比计的土壤含水率; r土土的干容重,六、土壤含水量的计算公式,(3)当土壤含水率以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比表示时, 按空隙比计的土壤含水率。 n孔隙率,例1 土壤含水量的计算,例1:毛土层深度为1米,土壤孔隙率占土体积的30%,含水率占孔隙的20%,求该土层中的含水量为多少毫米?合每亩多少立方米? 解:M=nh =0.30.21000 =60(mm) M=0.667nh =0.6670.30.21000 =40.02(m3/mu),例2 土壤

11、含水量的计算实例,例2:已知某土层深1米,孔隙率为30%,土的干容重为1.35t/m3,土壤含水率为干土重20%,求土壤含水量为多少毫米?每亩多少立方米? 解:M=hr/r =110000.201.35/1.0 =270(mm) M=0.667270 =180(m3/mu),例3 土壤含水量的计算实例,例3:某土壤计划湿润层50厘米,测得该土层的平均含水率为25%,(占土体积),如果适宜含水率为40%,求应灌溉的水量为多少毫米?合每亩多少立方米? 解:M=h(2-1) =5010(40-25)% =75(mm) M=0.66775 =50(m3/mu),思 考 题,1、土壤水按其形态是如何分类的? 2、绘图并用文字说明砂、壤、粘 三种土壤水分特性曲线及差异。 3、当地下水位据地面较深、土壤上层干燥时,如果有一次较大降雨,试说明降雨过程中和雨后一段时间内土壤剖面上水分的动态变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