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f0轿车维修手册悬架系统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6945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亚迪f0轿车维修手册悬架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比亚迪f0轿车维修手册悬架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比亚迪f0轿车维修手册悬架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比亚迪f0轿车维修手册悬架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比亚迪f0轿车维修手册悬架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亚迪f0轿车维修手册悬架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亚迪f0轿车维修手册悬架系统(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悬架系统第一节 前减振器总成1.1前减振器总成组成1.2拆卸1.2.1、断开电池负极端的电线1.2.2、拆除前雨刮臂头罩 1.2.2.1用有保护罩包装的螺丝起子的前端将前雨刮器臂头罩拆除。1.2.2.2拆除螺母和前雨刮主臂。1.2.2.3将第二臂从前雨刮电动机及链接总成的铰合处脱离。注意:在拆除的时候不要把第二臂弄弯。1.2.3、拆除发动机罩密封条拆除八个卡扣并移除发动机罩密封条。1.2.4、拆除左通风盖板1.2.4.1拆除卡扣。1.2.4.2分离九个卡扣并拆除左通风盖板。1.2.4.3拆开软管垫圈。1.2.5、拆除右通风盖板1.2.5.1拆除夹子。1.2.5.2分离九个卡扣并拆除右

2、通风盖板。1.2.5.3拆开软管垫圈。1.2.6、拆除前雨刮电动机及链接总成 1.2.6.1拆除两个螺母。1.2.6.2断开连接器并移除前雨刮电动机及链接总成。1.2.7、拆除流水槽 1.2.7.1移除线束夹子。1.2.7.2移除线束扣。1.2.7.3移除十个螺钉和流水槽。1.2.8、拆除前轮1.2.9、拆卸下前传动轴锁紧螺母1.2.9.1使用专用工具将开口销取下。1.2.9.2踩下制动踏板使前轮制动,拆下锁紧螺母。1.2.10、分离前轮速传感器1.2.10.1从减振器支架上分离轮速传感器金属线。1.2.10.2拆掉螺母并将轮速传感器从转向节上分离。注意:将轮速传感器从转向节上分离,不要转动传

3、感器。1.2.11、分离前盘式制动器卡钳总成1.2.11.1拆除螺母并将制动软管从前减振器总成上分离。1.2.11.2拆除两个螺母并将盘式制动器卡钳从转向节上分离。注意:用线或相应装置悬挂卡钳。1.2.12、分离转向器末端拉杆1.2.12.1拆除开口销和开槽螺母。1.2.12.2使用专用工具,使连杆末端与转向节分离。注意:不要破坏球头防尘罩。1.2.13、分离前稳定杆1.2.13.1用扳手(10mm)止动螺栓拆除螺母。1.2.13.2拆除两个支撑衬垫和两个衬垫,然后分离前稳定杆。1.2.14、分离前悬下摆臂 1.2.14.1拆除开口销和开槽螺母。1.2.14.2使用专用工具将前悬臂总成从转向节

4、上分离。1.2.15、分离传动轴球笼总成端1.2.15.1使用橡胶锤子轻轻敲击传动轴组件的末端,使传动轴组件与传动轴轮毂总成分离。提示:如果拆卸困难,可以使用黄铜棒和锤子轻轻敲击传动轴组件的末端。1.2.15.2把传动轴轮毂总成从车上推出一点,从而将传动轴轮毂与传动轴分离。注意: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把前传动轴轮毂总成推离车身太远。不要损坏前轮轴外侧球笼万向节防尘套。不要损坏轮速传感器齿圈。用细绳子或其他东西将传动轴悬起。拆卸传动轴的时,不要让传动轴碰到轮速传感器。1.2.16、固定前轮毂总成注意:如果轮毂轴承承受了车辆的全部重量,那么他很容易损坏,像在没有驱动轴的情况下移动车辆一样。如果

5、必须使车辆的全部质量都加在轮毂轴承上,那么必须使用专用工具支撑。1.2.17、移除转向节1.2.17.1松开螺母。1.2.17.2使用线或相当设备悬挂转向节,防止跌落。1.2.17.3使用起子,加宽引导槽,使转向节从前减振器处脱离。注意:不要使引导槽增大的宽度超过10mm。1.2.18、移除带螺旋弹簧的前减振器1.2.18.1使用内六角扳手固定减振器杆,移除螺母和带螺旋弹簧的前减振器。1.2.18.2移除上支撑总成。1.3、分解1.3.1、拆除前支撑总成1.3.2、拆除前支撑的前减震螺母1.3.2.1使用专用工具压紧螺旋弹簧。注意:不要使用套筒扳手硬扭,这会破坏专用工具。1.3.2.2使用内六

6、角扳手固定减振器支柱,拆下螺母。1.3.3、拆除轴承1.3.4、拆除前螺旋弹簧上支座1.3.5、拆除防尘罩1.3.6、拆除限位块1.3.7、拆除螺旋弹簧1.4、检查与处理1.4.1、检查前减振器总成压缩和伸展减振器杆,检查在操作时是否有异常阻力或异声。如果有任何异常需把前减振器用新的更换。注意:处理前减振器时1.4.1.1完全伸展减振器活塞杆,并用虎钳或相当的工具固定在一个角度上。1.4.1.2使用钻孔机或相当工具,慢慢在图示的黑色区域钻一个孔,以放出里面的气体。警告:气体是无色,无味,而且无害的因为放出的气体可能导致碎片的飞散,当钻孔时用车间抹布或一块布盖住钻孔机。1.5、重新组装1.5.1

7、、安装前螺旋弹簧1.5.1.1使用专用工具压紧前螺旋弹簧。注意:不要使用套筒扳手硬扭,这会破坏专用工具。1.5.1.2把螺旋弹簧装配到前减振器上。注意:大直径的弹簧装在向上的方向上。提示:将螺旋弹簧的下部末端匹配到减振器下支座的缺口上。1.5.2、安装限位块1.5.3、安装防尘罩1.5.4、安装前螺旋弹簧上支座1.5.5、安装轴承1.5.6、安装减振器螺母到减震上1.5.6.1暂时压紧螺母。1.5.6.2使用内六角扳手固定减振器杆并压紧螺母。拧紧力矩:33.3 N*m1.5.6.3将专用工具从前螺旋弹簧上移除。1.5.7、安装前悬支柱总成1.6、安装1.6.1、安装带螺旋弹簧的前减振器1.6.

8、1.1安装前减振器上支撑总成。1.6.1.2使用内六角扳手固定减振器杆,并拧紧螺母。拧紧力矩:55 N*m1.6.2、安装转向节1.6.2.1用老虎钳固定转向节,临时安装螺栓和螺母,然后使用起子和锤子撬宽转向节缝隙。注意:不要使引导槽增大的宽度超过10mm。不要破坏转向节缝隙部分。 1.6.2.2将减振器的凸起部分插入转向节的缝隙,此外,使支架边缘接触到缝隙部分。注意:使螺母位于车辆的前方。1.6.2.3松开起子,拧紧螺母以绷紧减振器转向节。拧紧力矩:60 N*m1.6.3、安装传动轴球笼组件端1.6.3.1将三球销端向车辆外侧推出从而使球笼端花键与三球销端花键对齐,之后将传动轴三球销端安装进

9、去。注意: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把前传动轴轮毂总成推离车身太远。不要损坏油封。不要损坏传动轴球笼端防尘罩。不要损坏轮速传感器。检查轮速传感器与齿圈之间有无杂质。1.6.4、安装前悬下摆臂1.6.4.1降低前悬下摆臂,安装球头总成并用开槽螺母和新的开口销拧紧。拧紧力矩:98 N*m注意:开槽螺母槽与开口销的插孔对齐后,再拧紧螺母60。1.6.5、安装前稳定杆1.6.5.1用两个衬垫,两个衬垫座圈和一个螺母安装前稳定杆,如图所示。注意:确定衬垫和衬垫座圈安装在正确的位置。1.6.5.2用力矩扳手拧紧螺母(10mm)。拧紧力矩:18 N*m1.6.6、安装横拉杆末端总成1.6.6.1将横拉杆末端

10、连接到转向节上并用开槽螺母和新的开口销安装。拧紧力矩:33 N*m注意:在60转角范围内,重新拧紧开槽螺母和开口销直到开口销孔与开槽螺母对齐为止。1.6.7、安装前盘式制动器卡钳总成1.6.7.1用两个螺栓将前盘式制动器卡钳安装到转向节上。拧紧力矩:88 N*m1.6.7.2用螺栓将制动软管安装到前减振器总成上。拧紧力矩:30 N*m1.6.8、安装前速度传感器1.6.8.1将速度传感器电线连接到前减振器上。1.6.8.2将螺栓和速度传感器安装到转向节上。拧紧力矩:8.0 N*m注意:不要破坏速度传感器。保持速度传感器不受杂质干扰。当安装时不要扭弯速度传感器电线。1.6.9、安装传动轴球笼端1

11、.6.9.1安装新的传动轴锁紧螺母及开口销。拧紧力矩:216 N*m注意:在60转角范围内,重新拧紧开槽螺母和开口销直到开口销孔与开槽螺母对齐为止。1.6.10、安装前轮拧紧力矩:110 N*m1.6.11、安装流水槽1.6.11.1安装十个螺钉和流水槽。拧紧力矩:9.2 N*m1.6.11.2安装线束扣。1.6.11.3安装线束夹子。1.6.12、安装前雨刮电动机及链接总成 1.6.12.1连上连接器。1.6.12.2用两个螺母安装前雨刮电动机及链接总成。拧紧力矩:13 N*m1.6.13、安装右通风盖板1.6.13.1连上软管垫圈。1.6.13.2啮合九个卡扣并安装右通风盖板。1.6.13

12、.3安装夹子。1.6.14、安装左通风盖板 1.6.14.1连上软管垫圈。1.6.14.2啮合九个卡扣并安装左通风盖板。1.6.14.3安装夹子。1.6.15、安装发动机罩密封条1.6.15.1啮合八个卡扣并安装发动机罩密封条。1.6.16、安装前雨刮臂1.6.16.1用锉刀或者其他的代替物刮掉雨刷臂上的金属粉末。1.6.16.2用金属刷清理雨刷支点。1.6.16.3启动雨刮电动机,在雨刮自动停止位置止动。1.6.16.4用螺母预紧前雨刮主臂。1.6.16.5将第二雨刮臂安装到前雨刮电动机和连接总成上。1.6.16.6如图所示的位置拧紧螺母垫圈组件,拧紧的过程中用手扶住雨刮臂。拧紧力矩:21

13、N*m1.6.17、安装前雨刮臂头罩 1.6.17.1啮合卡钳并安装前雨刮器臂头帽。1.6.18、连接蓄电池负极电缆拧紧力矩:5.4 N*m1.6.19、检查ABS传感器信号1.6.20、检查前轮定位1.6.20.1检查轮胎a.检查胎面磨损和合适的胎压。1.6.20.2测量车辆高度车辆高度:ABCD88 mm22 mm测量点:A:前轮中心离地距离B:下摆臂前螺栓中心离地距离C:后轮中心离地距离D:后扭力梁固定螺栓中心注意:检查前轮定位前,按给定值调整车辆高度。提示:为使悬架稳定,请在检查车辆各点高度之前在一定角度内使车辆上下跳动。1.6.20.3检查前束前束:A+BCD-006021-0.9m

14、m3.1mm提示:只有当A+B不符合时再测量C-D当前束不在指定范围内时,调整拉杆末端。1.6.20.4调整前束a.放松横拉杆末端缩紧螺母。b.均一地旋转左右横拉杆末端来调整前束。前束:0.12.1mm提示:尽量调整到指定行程的中间位置。d.确定左右横拉杆末端的长度是相同的。横拉杆末端的长度范围:1.5mm或更小。e.拧紧转向横拉杆锁紧螺母。拧紧力矩:47 N*mf.将外部接头插入转向节中,装上开口销。提示:确定外部接头没有被扭转。1.6.20.5检查车轮旋转角a.将车轮向左和向右完全打倒极限位置,确定车轮的转角。车轮转角:内侧车轮外侧车轮365540553223如果左右车轮的内侧角度不在制定的范围内,检查左右横拉杆末端的长度。(6)检查外倾角、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a.在轮毂或传动轴中心位置安装外倾角-后倾角-主销内倾角检测仪,并把前轮放置到定位器上。b. 检查外倾角、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外倾角、后倾角与主销内倾角:外倾角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