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手册历史(通史)新课标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5899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6.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手册历史(通史)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作业手册历史(通史)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作业手册历史(通史)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作业手册历史(通史)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作业手册历史(通史)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业手册历史(通史)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手册历史(通史)新课标(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限时集训(一)第1讲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先秦、秦汉(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对史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选项史 料解读A“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天子授民授疆土,诸侯将土地的所有权转交给子孙后代B“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制的目的是将邦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C“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封国不是完全独立的,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必须定时朝觐、进贡、出兵、劳役等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

2、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的结合来强化王权 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3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郡县制的出现B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C大一统局面的出现D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破坏4“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

3、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这个时代()A分封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B摒弃了诸子百家的思想C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世沿用D士族地主得到较大发展5汉武帝时期是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在政治制度上,通过“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使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其“定型”主要表现在()解除相权对君权的威胁加强中央对地方监察制度巩固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形式确立摒弃法治,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ABCD6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

4、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发明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和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模式的形成、发展7. 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8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

5、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9古代中国某位思想家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言论与之有相通之处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0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6、11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仁义恭俭“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A B C D 12右图是某一次展览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据推测为家书的残片。它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下对该展品的说明和论证,正确的是()A当时造纸术已较成熟 B展品上的字体是小篆C印刷术已经开始流传 D纸最早发明于东汉二、非选择题13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

7、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家国同构可以看作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礼记大学)的说法。材料二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是世袭的。单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指出“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8、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 下”制度的结束?说明理由。材料三“开阡陌,置郡县,此等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圣人复起,不能易也。”(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李贽史纲评要卷四材料四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私天下之心而罢侯

9、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位而长民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 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2)在材料三中,李贽从哪些方面评价了秦朝的制度与政策?根据材料四,归纳概括王夫之评价秦制的观点。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

10、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汉书武帝纪材料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是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作用。(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

11、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专题限时集训(二)第2讲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唐太宗在未登基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A宰相有职无权B皇权至高无上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2宋太宗(939997)诏:“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宋代统治者的这种认识造成了()A重文轻武,积弱不振 B内乱频仍,国势衰弱C外戚宦官横行不法 D变法受阻,积弊难除3程天相说道:“中国历史五千多年以来,所有改朝

12、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甚至于有的还是落第秀才。请问,这是不是一个科举制度的笑话?”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A考试内容单调乏味 B考生知识局限C选用人才文化素养低 D选用人才主要为统治者服务4.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5下面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

13、置分布简表。根据表中东南地区行政区划设置变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时期郡县数西汉三国西晋隋朝唐前期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4郡50县5郡70县7郡43县13州74县江西豫章郡18县4郡51县6郡58县7郡19县7州34县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1郡9县2郡14县1郡5县5州28县A.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向东南拓展B人口和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C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D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6右图是甘肃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A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B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 C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D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 7“宋田制不立,甽亩

14、转易,丁口隐漏,兼并冒伪,未尝考按(不曾追究查办),故赋入之利视前代为薄。”这体现出宋代()A财政困难,入不敷出B地主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C人口减少,经济倒退D农民承担的赋税更加沉重8读下表“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通过对该表的分析,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时期地区西汉(公元2年)唐朝(752年)南宋(121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42.832.353.2江淮地区15.223.445.6西南地区3.97.1 9.2人口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江淮地区人口变动幅度一直是最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始终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ABC D9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