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八里桥至大桥(7+963一14+920)段防洪工程(第一标段)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5875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4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八里桥至大桥(7+963一14+920)段防洪工程(第一标段)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老八里桥至大桥(7+963一14+920)段防洪工程(第一标段)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老八里桥至大桥(7+963一14+920)段防洪工程(第一标段)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老八里桥至大桥(7+963一14+920)段防洪工程(第一标段)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老八里桥至大桥(7+963一14+920)段防洪工程(第一标段)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八里桥至大桥(7+963一14+920)段防洪工程(第一标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八里桥至大桥(7+963一14+920)段防洪工程(第一标段)(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喀什地区老八里桥至大桥 (7+963一14+920)段防洪工程第一标段施工组织设计一、企业概况: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喀什地区老八里桥至大桥(7+963一14+920)段防洪工程新建、维修加固防洪堤6.957公里,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新建防洪堤3.39km,加固维修段防洪堤3.567km。本标段为第一标段修建防洪堤共2.5km。新建防洪堤3.390km段采用护坡及基础均采用C20砼现浇结构,堤身采用梯形断面,河床以上堤高2.603.80m,河床以下堤高3.104.50m。护坡厚度设计洪水位以上为0.1m,护坡厚度设计洪水位以下为0.20m,坡底垂直设0.5m深0.4m厚阻滑墙,在阻滑墙底设长

2、4.00厚 0.5m的格宾网抛石护基。全段坝顶铺设5cm厚碎石路面。路沿石采用预制砼板,长宽高为1001050cm,堤顶宽4.0m,迎水面堤坡1:1.75,背水面堤坡1:1. 5;河床以下砂砾石开挖边坡为1:1.25;粘土层水下开挖边坡1:1.5。堤身由河床砂砾石填筑,压实相对密度不应小于0.75。河堤护面沿纵向每3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cm,采用高压闭孔板填缝及聚氨酯砂浆灌缝。每50m设一道砼隔墙。砼板均采用C20F200W6现浇砼。每块砼板的长*宽的尺寸为3m*3.810(2.59)m,每块砼板上布置4个排水孔,每个排水孔与砼板角的长*宽距离为75cm*75cm。桩号12+76314+9

3、20段以粘土层为主,砼板下换填50cm砂砾石土层。加固维修段防洪堤3.567km,对原有砼护坡及基础拆除清理,对砼护坡防洪堤和无护面的砂砾石防洪堤堤身表层砂砾石进行30cm清废,对剩余部分砂砾石堤身进行夯实,整理堤顶及坡面,护砌型式与尺寸均与新建防洪堤相同,即新建防洪堤采用护坡及基础均采用C20砼现浇结构,堤身采用梯形断面,河床以上堤高2.603.80m,河床以下堤高3.104.50m。护坡厚度设计洪水位以上为0.1m,护坡厚度设计洪水位以下为0.20m,坡底垂直设0.5m深0.4m厚阻滑墙,在阻滑墙底设长4.00厚 0.5m的格宾网抛石护基。全段坝顶铺设5cm厚碎石路面。路沿石采用预制砼板,

4、长宽高为1001050cm,堤顶宽4.0m,迎水面堤坡1:1.75,背水面堤坡1:1. 5;河床以下砂砾石开挖边坡为1:1.25;粘土层水下开挖边坡1:1.5。堤身由河床砂砾石填筑,压实相对密度不应小于0.75。河堤护面沿纵向每3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cm,采用高压闭孔板填缝及聚氨酯砂浆灌缝。每50m设一道砼隔墙。砼板均采用C20F200W6现浇砼。每块砼板的长*宽的尺寸为3m*3.810(2.59)m,每块砼板上布置4个排水孔,每个排水孔与砼板角的长*宽距离为75cm*75cm。桩号12+76314+920段以粘土层为主,砼板下换填50cm砂砾石土层。2.2施工导流、排水(1)施工导流本工

5、程属小型工程,防洪堤工程为4级堤防,根据资金来源及进度安排,本防洪工程计划施工期,即2013年5月7日至8月7日。根据近10年(20012010年)天南维其克渠首进水闸分配流量观测资料统计,施工期本工程河段近10年的非汛期各月份实测洪峰流量见表2-1。表2-1 施工期设计洪水流量 单位:m3/s 月 份断 面5月9月10月桩号7+96314+99352.04326根据非汛期设计洪水分析结果,非汛期施工导流流量为52m3/s。(2)施工排水措施1、导流围堰导流围堰采用开挖的砂砾石料在主河槽基础开挖坑边堆砂砾石围堰挡水,天然主河槽导流的方式进行。施工导流流量52 m3/s,河床宽按最小宽50m考虑

6、,计算水深为0.95m。施工导流围堰长6.96km,为梯形断面,迎水面采用土工膜防渗、编织袋装土防护。围堰顶宽2.0m,堰高2.0m,上、下游边坡均为12.0,迎水面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和编织袋护坡。复合土工膜选用两布一膜,即膜材厚度0.3mm,单层土工布单位面积质量为150g/m2,编织袋内装砂砾石土护坡,防洪堤施工完成后,应尽快拆除围堰,以免影响河道行洪。导流围堰长6.957km,导流围堰填筑全部采用基础开挖的土方。2、基坑排水本工程施工排水采用明沟式排水,即采用拉槽抽排降低地下水位,布置集水井及潜水泵抽水。明沟的布置方式为:沿基坑外侧布置一道明沟,纵向有一定的坡度以便排水。沟底低于开挖高程

7、0.5m以下,每段100m,设置一个集水井,井深1.5m ,设置水泵抽水。排水沟根据开挖高程不断下降以及渗水影响范围布置,集水井布置在较低处,排水沟底宽0.6m、深0.5m,边坡11.5。2.3 施工进度计划本合同施工进度计划如下:施工期为2013年5月7日8月7日,共计90天,2.4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资料2.4.1水文气象工程区位于喀什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气候,总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1.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5mm,多年平均蒸发量2784mm,全年日照时数可达27003000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为140146

8、千卡/cm,该区域稳定通过0的持续时期长达275280天。工程项目区内全年盛行西北风,春夏两季(47)多大风,多年平均风速为1.94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9.4m/s,最大风速达27m/s,8级大风平均11.526次,37月有沙尘暴天气,大风最长持续5天。喀什市无霜期最低气温大于0连续日计算始于三月中旬止于十月下旬,多年平均无霜期216天。冬季最大冻土深度90cm,封冻期一般为12月初,第二年2月底解冻。2.4.2工程地质条件(1)7+96312+763段此段防洪堤在河漫滩及级阶地,地层岩性主要为粉土及砂卵砾石层。上部粉土,层厚为1.21.5m,该土层下部以及现代河床部分均为第四系全新统(

9、Q4al+pl)冲洪积砂砾卵石,厚度大于10m,岩性以圆砾为主,含细砾土砂为次,呈青灰色,潮湿饱和,粒径在0.58cm者居多,最大可达20cm,分选性和磨圆度均较好,结构松散稍密;该砂砾卵石层以下深部是巨厚的第四系上更新统(Q3al)洪积卵砾石层,厚度大于100m。河床上部02.0m为冲积的砂卵砾石松散层,下部冲积物砂卵砾石层呈稍中密态。纵坡1320,比较陡。根据现场做的休止角33,边坡不应陡于1:1.5。该段地下水埋深0.31.0m。从现场做的渗水试验,渗透系数为(4.04.5)103 cm/s左右,渗漏较严重,属中等渗透性,地基土承载力为250Kpa。(2)12+76314+920段此段防

10、洪堤在级阶地,部分地段在河滩上。防洪堤后为耕耕,地层岩性主要为粉土及粘土层。上部粉土层层厚为1.01.2m,下部粘土层层厚为6.010.0m,根据探坑现场测试及实际调查资料情况,该段河床河漫滩不发育,地层岩性为抗冲能力差的粉土及粘土层。河床纵坡15001700之间。根据试验资料内摩察角23,边坡不应陡于1:1.75。该段地下水埋深1.02.0m。从现场做的渗水试验,渗透系数为(2.863.16)104 cm/s左右,渗漏不严重,属弱透水性,地基土承载力为120Kpa。沿线水文地质条件本工程所在的地质、地貌单元为克孜勒河中游的冲洪积倾斜平原中下部,工程区地下水赋存类型属第四系孔隙性潜水。地下水主

11、要接受上游地区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以及区内地表水体的垂向渗漏补给。地下水流向与河道水的流向基本一致,即由北西流向南东。该段地下水在枯水期多以泉的方式补给河水,河床起着排泄地下水的作用,在丰水期河水又补给沿岸的地下水。工程区地下水的类型为潜水,勘察时间实测工程区地下水位地面以下0.82.0m,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途径为蒸发和蒸腾。由于地下水受季节性地表水影响,地下水高水位期为39月份,低水位期为10月份至来年的2月份,地下水年内变化幅度范围在0.61.2m左右。本工程所在的地质、地貌单元为克孜勒河中游的冲洪积倾斜平原中下部,决定了工程区地下水赋存类型属第四系孔隙性潜水,含水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Q4

12、al+pl)冲洪积砂砾卵石和第四系上更新统(Q3 pl)洪积卵砾石层,总厚度大于100m。地下水流向与河道水的流向基本一致,即由北西西流向南东东。该段河水深0.31.0m,水面低于河岸1.54.5m,堤内因农业灌溉的影响多形成水塘、沼泽湿地和冲沟。地下水位埋深0.802.0m,年变幅在1m左右。该段地下水在枯水期多以泉的方式补给河水,河床起着排泄地下水的作用,在丰水期河水又补给沿岸的地下水。2.5施工条件2.5.1交通条件工程区内314国道的新线、老线、二环路等主干道横穿而过,对外交通方便。沿堤线方向7+96310+650段有简易道路伴行,均为砂砾石路面,稍加修整即可满足施工要求,沿堤线方向其

13、它路段不能通车。另外在桩号9+150、10+170、11+865、13+100、14+550处有垂直于堤线方向的上坝路,上坝路均为乡间土路,末端接乡村柏油路,上坝路平均每条路长为500m,部分路段需修桥和修整才能通车。10+65014+920段为天然河坎,河坎边均为耕地,沿堤线方向没有简易道路伴行,为了尽量少占用耕地,此段只有先修通防洪堤错车道,以新修的防洪堤作为施工道路。2.5.2施工用电、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施工通信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项目防洪工程生活用水及施工用水可在施工区域内的大河中就近取水,水质符合饮用和施工用水要求。我方根据实际情况就近选择水源,自行运至施工现场。施工用电:本防洪工

14、程施工现场距居民区较近。可采用电网供电,我单位自备55kw发电机两台以备电网停电时应急使用。施工通信:工程沿线均有移动信号,可供施工期场外和场内通讯联系。2.5.3天然建筑材料坝体填筑料1号料场利用7+96312+763段原有防洪堤土料,原有防洪堤长度2600m,平均高2.8m,储量约7.68万m3,岩性为砂卵砾石。经多年运行填筑质量密实,如利用老堤,将表层清除0.3cm即可,不够部分沿防洪堤河漫滩取土,可就近开采利用,平均运距500m以内。2号料场位于防洪堤10+96312+763段河漫滩,岩性为砂卵砾石,料场长1800m,宽5060m,深度1.52.5米,有用土层最大厚度2.0m,储量18

15、.0万m3,平均运距1.5km。2号料场砂砾料填筑防洪堤,其填筑要求:砂砾石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75。防洪工程12+76314+920段地层岩性以粘土层为主, 根据现场和室内试验所得的成果,土料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击次25次,最大干密度1.671.71g/cm3,最优含水量13.817.6%,压实度控制0.96以上。该段土的含水量大于最优含水量,因此如作为防洪堤填筑料必须翻晒。砼用细骨料砼用细骨料根据现场勘探及调查,在大河左岸防洪堤桩号10+463处有砂石料场可以购买成品料,此处有成品料,平均运距3.0km,储量10万m3以上。该处砂料均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规程(SL2512000)砼用细骨料质量指标。料场细骨料颗粒分析成果表粒径样号mm(%)552.52.51.21.20.60.60.30.30.150.150.0750.075料10.781.141.347.235.3444.566.581.7料21.072.321.678.936.739.88.481.1 料场细骨料全分析试验成果试样编号含泥量 (%)堆积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