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学)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158752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冬季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教(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 2015年12月14日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的: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活动准备:1、关于预防传染病的挂图、录像。2、准备知识竞赛题十个。3、前黑板上作相应布置,渲染气氛,桌椅围四周,中间空出。活动过程:一、导入:主持人: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

2、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学生是以集体生活为主,接触密切,一旦学生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二.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小常识(一)、秋冬季易发传染病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1、肠道传染病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吃进去后发病。 2、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

3、、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3、虫媒传染病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二)、几种主要传染病症状1、甲型肝炎(简称甲肝)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毒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2、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流感

4、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3、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4、麻疹麻疹

5、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5、水痘潜伏期717日前驱期: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

6、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6、肺结核全身症状: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发热,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局部症状: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液呈脓性,量较多;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症状,咯血量不等;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常是神经发射作用引起的,不受呼吸影响。7

7、、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三、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1、搞好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食物;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蒸透;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生吃瓜果要削皮,喝开水不喝生水,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2、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家和拿钱钞后要洗手的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

8、小便,不到被污染的河、塘水中取水、洗澡。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卫生习惯。3、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4、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

9、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如早操、晨跑、气功、散步、游泳、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平时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解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每天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喝温开水或茶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秋冬季肠道传染病。5、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四.活动总结 秋冬季已经来临,让我们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让传染病远

10、离我们.祝大家健健康康过冬天!秋冬季传染病预防 主题班会教案 一年级 2015年12月14日疾病预防、疾病治疗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小学生常见病的种类。2、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3、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教学重、难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教学过程:一、导入:小学生处于童年期,也是人生中最健康的阶段,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极低,但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也难免会有些常见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现在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常见病划分为两类:不传染和传染性疾病。二、小学生不传染的常见病有哪些呢?近视眼、龋齿、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贫血、蛔虫感

11、染、脊柱弯曲异常。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谈它们防治方法。1.近视1)近视是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病,是指看远看不清,看近清晰的屈光异常。青少年近视多数是假性近视。其主要原因是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睫状体过度紧张而逐渐形成近视眼。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真性近视。它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2)防治方法:a.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自觉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是:光线要充足,姿式要端正(一拳一尺一寸),劳逸要结合,字迹要清楚,要认真做眼保健操。五不要是:不要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照射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写字;不要躺着或歪着看书;不要连续长时期看书、写字;不要

12、近距离看书、写字。b.药物治疗和配戴眼镜。2.龋齿(1)龋病及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我国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严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牙周病患病尤为突出。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龋齿是口腔中的食物残渣附着在牙齿上经过发酵产生酸形成牙菌斑。可将龋齿分为三度即浅龋、中龋和深龋。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2)那么如何预防龋齿呢?a.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b.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既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c.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及含氟牙膏。d.

13、少吃甜食,加强锻炼合理营养。e.定期检查。3.营养不良和单纯性肥胖(1)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91-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目前中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10%营养不良将导致学生生长发育障碍,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一。这两种疾病均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2)防治方法:a.对孩子进行营养知识教育,使孩子了解合理营养的重要性。b.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尤其c.要纠正孩子不吃早

14、餐的习惯。d.教育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和课外活动。4.蛔虫感染(1)蛔虫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疾患之一,对儿童少年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长期的不良影响。(2)防治方法:a.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b.注意环境卫生。c.及时治疗。5脊柱弯曲异常(1)脊柱弯曲异常是学生中容易发生的姿势缺陷,主要原因是因年龄小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坐姿不正确、缺乏体育活动,营养不良和疾病导致的。(2)防治方法:鼓励孩子使用双肩背包,要消除生活中导致单侧股肉紧张的一些因素。教育孩子一定不要逞能背负过重的物品。坚持体育锻炼,坚持正确的读写站立姿势。三、小学生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及预防方法。沙眼、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其中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1.沙眼(1)沙眼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是由沙眼衣原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人对沙眼衣原体的免疫力很弱,可以重复感染,常因并发症而使视力受到障碍,沙眼的发病率与卫生状况及环境因素有明显关系,但是沙眼是可防性的眼病,因此要让孩子掌握防治沙眼的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