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启美_过程管理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5698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启美_过程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储启美_过程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储启美_过程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储启美_过程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储启美_过程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储启美_过程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启美_过程管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记录学 院: 纺织与材料学院 专业班级: 轻化工程11级(1)班 学生姓名: 储启美 学 号: 41101030309 附表1: 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 专业:轻化工程 填表时间: 2015年 3月 27日 学生姓名储启美班级轻化工程11(3)班学号41101030309指导教师陆少锋题目聚氨酯微胶囊在纺织品上的应用设计(论文)任务要求一、任务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2.通过实验,研究乳化条件对乳化效果的影响;3.选择最合适的制备工艺条件和整理工艺。4.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微胶囊浓度对微胶囊纺织品的影响。二、要求:1

2、.时间安排:第一阶段:(第5-7周,3月30日4月19日)实验准备阶段,第五周查阅资料;第6-7周材料和方案的制定第二阶段:(第8-13周,4月20日5月31日)实验方案实施阶段第三阶段:(第14-15周,6月1日6月14日)论文撰写、修改论文第四阶段:(第17-18周,6月15日6月27日)预答辩,论文定稿,正式答辩2.课题目标:要求通过毕业专题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科研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指导教师签名: 项目属性1、国家级项目;2、省部级项目;3、企业委托项目;4、教师自拟项目;5、学生自

3、选项目。注:(请划)起止时间 2015年 3月30日至 2015年6月27日 学院院长签名教研室 主任签名备注:此表由指导教师负责完成。附表2:1/2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 专业: 轻化工程 填表时间:2015 年4月10日姓 名 储启美班 级轻化工程11(3)班学号41101030309题 目聚氨酯微胶囊在纺织品上的应用选题的意义:相变微胶囊的出现,带动了蓄热调温织物的发展。含相变微胶囊的织物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与织物间的微气候,增强织物的舒适性和功能性。 但是受到目前科技发展水平的局限,蓄热调温织物的热调节功能不是无限的。只有当织物周围环境温度不断在其相

4、变温度范围变化时,织物中的相变微胶囊才能最大地发挥作用。所以仅通过增加或减少服装的厚度来达到保暖或凉爽的效果己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新型调温纺织品的开发势在必行。研究综述(前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研究是将微胶囊技术应用到相变材料中而形成的新的研究领域。微胶囊相变材料从技术上克服了相变物质的应用局限性,提高了相变材料的使用效率,扩宽了相变材料的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传统的界面聚合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都是由二元胺与二元异氰酸酯聚合形成的聚脲树脂为壁材,但是它们都是线性结构,使得制备的聚氨酯微胶囊相变材料致密性较差,已发生泄漏,整理到织物后控温效果较差。论文(设计)写作

5、提纲:1. 中英文摘要 2. 目录 3. 前言 4. 理论基础 5. 实验部分 6. 实验结果与讨论 7. 结论 8. 参考文献9. 致谢 10.诚信声明特色与创新之处:为了改善微胶囊的致密性,提高它的热稳定性,采用二元异氰酸酯和含三个羟基的聚醚多元醇为反应单体,聚合形成的交联网状结构的聚合物为壁材,合成硬脂酸丁酯为芯材的聚氨酯微胶囊性变材料。探究三羟基的聚醚多元醇是否可以有效提高微胶囊的热稳定性,最后谈探究微胶囊浓度对微胶囊整理织物控温效果的影响。附表2:2/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方法:采用了界面聚合的方法,以硬脂酸丁酯为芯材,以甲苯二异氰酸酯()或脂肪族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

6、为壁材,合成硬脂酸丁酯为新材的聚氨酯微胶囊相变材料,并使用浸轧法整理到织物上。采用光学显微镜,热称重法对所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采用点温计法测试织物的控温效果。研究工作进度安排: 第5周查阅资料; 第67周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案的制定; 第813周方案实施阶段; 第1415周撰写论文; 第16周 修改论文、科技论文翻译; 第1718周论文定稿、答辩准备及答辩。参考文献目录:1宋健,陈磊,李效军. 微胶囊化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2张寅平,胡汉平,孔祥冬等. 相变贮能:理论和应用M.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3闫玉宵,沈兰萍. 微

7、胶囊缓释性理论研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 北京纺织,2002, 23(5):47-524Giraud S, Bourbigot S, Rochery M, et al. Microencapsulation of phosphate: application to flame retardedcoated cotton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2002, (77): 285-382.5 苏小燕.相变材料微胶囊在纺织品中的研究发展J. 现代纺织技术,2011,24(1):54-56.指导教师意见:储启美同学已查阅了一些有关文献资料,对课题的研究目的

8、及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较为合理,同意开题。 签名: 2015 年 4月 13 日教研室主任意见: 经审查,符合开题条件,同意开题 签名: 2015 年 4 月 14日附表3:西安工程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检查表学院:纺织与材料学院 专业:轻化工程 填表时间:2015年4月10日学生姓名储启美班级轻化工程11(3)班指导教师姓名陆少锋题 目聚氨酯微胶囊在纺织品上的应用第一阶段工作内容:能按要求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完成开题报告,并按任务书要求制定实验方案。 效果评价:进度正常检查人:2015年4月20日第二阶段工作内容:能按要求完成实验,实验方法正确,出勤好。效果评价:进

9、度正常检查人:2015年5月25日第三阶段工作内容:论文撰写较认真,进度符合要求,并进行论文的答辩准备工作。效果评价:进度正常检查人:2015年6月16日总评储启美同学能按任务书要求,以及开题报告工作进度安排,认真进行实验;陆少锋老师能经常深入到实验室,督促、指导学生按期完成规定任务,并严格要求学生,检查工作认真,到位。 教研室主任: 2015年6月16日附表4:西安工程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学院: 纺织与材料学院 专业: 轻化工程 填表时间: 2015年3月30日姓 名储启美班 级轻化工程11(3)班学 号41101030309题 目聚氨酯微胶囊在纺织品上的应用(1) 3月30日

10、 讲解课题研究的方向、主要目的,指导对文献的查阅;(2) 4月4日 指导对文献的归纳、整理,帮助确定选题;(3) 4月15日 指导整体实验方案的设计;(4) 4月18日 对微胶囊制备中有关制备工艺因素的选择提出建议;(5) 4月22日 就整理工艺的优化实验设计进行指导;(6) 4月24日 讲解有关测试指标的含义及测定方法;(7) 5月5日 指导实验数据的分析;(8) 5月8日 就实验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9) 5月14日 指出译文中出现的问题;(10) 5月27日 指导论文写作提纲的编写、对论文写作格式的规范化提出要求;(11) 6月8日 对论文初稿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12) 6月11

11、日 修改论文第二稿;(13) 6月13日 指导论文答辩。 指导老师:2015年6月15日对教师指导情况的评价:陆少锋老师在毕业专题的指导工作中,能认真负责地指导学生,经常到实验室,及时了解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因此,从总体上看,陆少锋的指导工作比较到位,学生论文工作能按照要求进度开展。 教研室主任: 2015年 6 月 16 日附表5:1/2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请表申请人储启美班级轻化工程11(3)班学 号41101030309性别男民族汉出生1993年5月籍 贯安徽省安庆市题 目聚氨酯微胶囊在纺织品上的应用指导教师陆少锋职 称讲师内容提要:(文科8001000汉字,理工科

12、500800汉字) 相变材料是近年来研究最为广泛,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材料之一。本文首先以硬脂丁酸酯为芯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乳化剂,分别以单体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醚多元醇(分子量为500)为反应性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聚氨酯壳体微胶囊相变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称重法对所制备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搅拌转速为10000rpm,乳化时间为10min,乳化剂用量为芯材用量的6%条件下所制得乳液颗粒均匀,呈球形分布。TDI和聚醚多元醇(分子量为500)在70下制备的微胶囊热稳定性最佳。IPDI和聚醚多元醇(分子量为500)在50和60下制备的微胶囊热稳定性要明显好于70和80下制备的微胶囊。然后,通过浸轧法将相变材料微胶囊整理到织物上,并对织物的整理工艺及控温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粘合剂浓度为60g/L时织物增重率最大;焙烘温度为120时,微胶囊整理织物水洗后失重率最小;微胶囊浓度为60g/L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