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复习全李婷婷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56255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复习全李婷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复习全李婷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复习全李婷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复习全李婷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生物复习全李婷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复习全李婷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复习全李婷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物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1章 生命的世界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数字范围:海平面以下11000m海平面以上10000m 地理范围: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上层。3、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活动。(重点记住书上的例子)P12和P13练习题第2题4、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了解这些因素对生物

2、的影响)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又分为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如互助:企鹅喂食 斗争:梅花鹿求偶争斗),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互惠互利、捕食关系、共生、寄生(记住哪些例子)等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体体现为:拟态:竹节虫、保护色:北极熊,警戒色:胡蜂6、绿色植物对环境都有降低温度增大湿度的作用7、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有积极影响(如森林进化空气、蚯蚓改良土壤)消极影响(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8、总之环境能影响生物生存,反过来生物也能适应并影响环境第2章 探索生命1、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分类系统,英国人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

3、是生物进化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2、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一切知识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与实验3、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比较法、文献法等。4、实验法的几个重要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搜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8.表达与交流5、在制定探究实验方案时,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对照。第3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1、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

4、本单位2、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图教材P34)3、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3、对光时,应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子,直到视野呈雪白色为止4、观察显微镜时,一般应该用左眼注视目镜内。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23mm为止。5、目镜与物镜的知识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放大的倒像。目镜越长倍数越低,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物镜有螺纹,目镜没有。装显微镜时先装目镜再装物镜6、移项原则:像偏哪边就往哪移(如像偏左上方

5、,要把像移到视野中间时要往左上方移)7、成像原则: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如p-b-d)8、排污点:a、先移动玻片,如污点移动则在玻片上 b、再转动目镜,如污点移动则在目镜上。C一般不选择移动物镜,因为物镜移动就是换了一个物镜,且需要调整焦距9、细胞与气泡的区别:(1)气泡周围有亮圈(2)气泡无规则(3)气泡五细胞核等结构10、显微镜镜头组合倍数越小,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反之越少11、玻片按保存时间长短分:临时装片和永久装片;按制作材料分:装片 涂片 切片12、生理盐水的作用:维持细胞生理活性(不变形)13、片制作的一般步骤:擦滴取涂盖染(碘液)14、盖盖玻片时,一般先接触玻片上的液滴,

6、然后再缓缓盖上,防止装片出现气泡15、动物细胞结构及个结构的功能:(1)细胞膜:A、保护作用。B、有选择性的控制物质的进出(2)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3)细胞核:A控制生命活动B遗传物质的中心 (4)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能量转换器)16、植物细胞及各结构的功能:(1)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2)细胞膜:A、保护作用。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细胞核:A控制生命活动B遗传物质的中心 (4)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5)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能量转换器) (6)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能量转换器) (7)液泡:内含细胞液,是颜色和味道的来源17、(动、植物细胞结构图:教材P39、P42)1

7、8、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动物细胞没有上述结构。19、较小细胞的表面积相对较大,更易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保证了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20、生物之所以能从小长大,是因为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原因21、细胞分裂时,首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动物细胞是中央部分的细胞膜向中间凹陷,形成2个新的细胞,而植物细胞是中间形成细胞膜再形成细胞壁从而形成2个新的细胞2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就保证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23:细胞分裂的意义:(1)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是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8、(2)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不仅与繁殖新个体有关,而且能促使新个体由小长大,并不断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保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第4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的一个细胞。2、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中绝大多数细胞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3、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组织。4、动物体基本组织的比较:(图教材P59)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主要结构特征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发达主要由肌细胞构

9、成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功能保护、分泌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收缩、舒张等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例子皮肤表皮,消化道内表面等骨骼,血液,脂肪,肌腱等骨骼肌,心肌脑,脊髓5、植物体基本组织的比较:(图教材P60)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功能分裂增生,不断产生新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储存营养物质输送营养物质例子根尖,芽,形成层树皮,洋葱表皮番茄果肉、叶绿体导管、筛管6、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聚集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就形成了器官。7、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8、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9、植物体的

10、结构层次: 根组织细胞分生组织 营养器官 茎植物体器官保护组织 叶营养组织 花输导组织 生殖器官 果实 种子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1节 光合作用1、海尔蒙特的实验只证明了植物需要水2、普利司特利的实验必须在有阳光的条件下才能成立(植物释放氧气,小树和小鼠消耗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供给小树光合作用)3、“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教材P7172)(1)萨克斯利用对照实验法和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发现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实验时把植物进行暗黑处理是消耗叶片中的部分营养物质(3)选用的叶片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的作用是进行对照(4)酒精的作用是破坏叶绿体溶解叶绿素所以酒精溶液会变成绿色

11、而叶片脱色后变成了黄白色(5)用碘液染色后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色,不遮光部分变成了深蓝色,这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光4、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水;产物: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条件:光、叶绿素;场所:叶绿体。叶绿体5、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淀粉(储存能量)+氧气6、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7、光合作用的实质包含了两种变化:一是物质转变,即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二是能量转化,即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8、光合作用的意义:(1)是生

12、物所需的有机物的来源 (2)是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3)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9、光合作用的应用:应尽量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如:立体高效种植。10、叶片的结构: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1)表皮(保护组织):分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外有层角质层,起防水和保护作用。表皮上有气孔(下表皮较多)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2)叶肉(营养组织):分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叶绿体较多(叶绿素的合成跟光照有关)(3)叶脉(输导组织):分网状叶脉(双子叶植物)和平行叶脉(单子叶植物),内有两种管道: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第2节 呼吸作用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

13、所有活着的细胞都能够进行呼吸作用(场所为线粒体)线粒体3、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4、呼吸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5、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转化为热量散失。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进行部位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活细胞进行时间白天白天和晚上原料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产物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物质变化合成有机物分解有机物能量变化储存能量释放能量第3节 吸收作用1、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当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

14、度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2、根毛细胞吸水的原理:根毛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3、烧苗的原因:施肥过多导致 根毛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4、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缺少时的表现见书P91表5、无土栽培的概念:根据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第4节 蒸腾作用1、 蒸腾作用的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生理过程。2、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完成。3、蒸腾作用的意义:(1)降低叶面温度,防止被阳光灼伤(2)促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3)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第5节、运输作用1、运输无机盐和水分的通道是导管,位于木质部内,运输方向为自下而上,由死细胞组成2、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位于韧皮部内(树皮的一部分),方向为自上而下,由活细胞组成第6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第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胚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