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作文素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4776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作文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作文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作文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作文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作文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作文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作文素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富强富强,人类追寻的永恒梦想人的基本需求是物质生活需求。对人类来说,物质生活富裕,可以拥有更好的衣食,住更好的房子,更好地教育子女,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家庭如此,国家也是如此。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厚薄。经济繁荣,老百姓可以安居乐业;经济繁荣,社会更加稳定和谐;经济繁荣,文化会有新的气象;经济繁荣,在国际竞争中会有更大的影响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在多似繁星的国家、朝代中,国家富强,就能够赢得鲜花和掌声。古希腊的繁荣富强,世界至今为之神往;古罗马帝国强盛一时,成为强国对比的标杆;拿破仑是法国强大的标志,为历史所记录;当今美国独领风骚,举动为世界所关注。国家贫困、孱弱,

2、往往会付出血泪代价。古埃及、古巴比伦因为衰落,使文明消亡;近代亚非拉贫穷落后,成为欧美殖民者掠夺资源的战场;在当代,东欧因为经济停滞,最终改旗易帜;在当今,由于不够富强,中东北非社会动荡。富强是人之所欲,国家之所需,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马克思说,人类社会发展史,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历史。为了富强,人们进行了各种探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以农业立国,追求饱;或以工业强国,追求强盛;或以贸易富国,谋求海洋霸权;或以科教兴国,追求科技创造。虽然追求的内容不同,追求的层次不一样,达到的境界不一样,但是追求富强的动力,一如既往。在这个过程中,多少国家曾经兴盛过,

3、又衰落了;多少国家曾经称雄于世,但又沉沦下去。富强过的,追求复兴,还未富强的,力图实现富强,已经富强的,希望保持富强。富强是时代的主题,是人类追寻的永恒梦想。每个人都在追求美好的生活,每个人为美好生活的奋斗,凝聚成为国家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富强,中华民族的千年追求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追求富强的道路上,曾作出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也有着沉痛的教训。早在远古时代,被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黄帝就在中原播百谷草木,解决人们的衣食温饱问题。汉代休养生息,让群众享有更多发展果实,迅速实现了国富兵强,“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唐宋更是

4、达到了中国的盛世。唐朝“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宋代“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为了富强,中华民族不断进行变法改革。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统一了六国;王安石变法,力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为了富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创造。李冰父子领导建设的都江堰,使四川盆地变成了天府之国;大运河的开凿,促使江南发展成为富庶之地。中华民族寻求富强的努力,也曾被贪渎所侵蚀,被战争所中断,被小农意识所束缚,被闭关锁国所制约。面对西方经济的冲击,中国一度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面对压迫,具有先

5、进思想的中国人以富国强民为己任,前仆后继。洋务运动提出了“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富强观,主张兴利、重商、求富,大力发展实业。维新运动的领袖提出了要“变法图强”,学习西洋的政治教育体系,致国强盛、致民强健的思想。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主张实业救国,发展经济,富强国家。毛泽东说:“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因为不摆脱封建专制为经济发展设置的羁绊,就无法摆脱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实现经济体系的独立。(2) 民主1.为了自由,为了民主,多少仁人志士不懈追求,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巴士底狱的一声炮响,粉碎了封建制

6、度的牢笼,迎来了欧洲文明的曙光;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宣言,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民主自由在中国生根;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并未因杀戮而褪色,黑人在美国社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的面前,就是自由与民主的乐园,那里风景如画,是人类真正的天堂。2.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民主化程度达到最高境界,是人人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可惜,理想终归是理想,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是丰富的想象力的产物,与现实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就掀起了“民主政治”的潮流。而那段时期,被成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可毕竟是封建社会,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

7、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虽然算得上是开辟了历史上的新纪元,但由于过于局限,最终湮没在历史的尘封中。而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科技的飞速发展,体会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同时,现代社会相比过去,也变得越来越民主,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可是,褪去华丽的光环,背后又有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呢?这所谓的“民主”真的是我们所渴望的吗?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民主”呢?那么,就让我们走进现实生活,一起来一探究竟吧!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一所中学的班会上。班里一片寂静,黑板上醒目的写着几个人的名字。原来同学们在选举学生会成员,正在进行激烈的投票呢!不一会儿,竞选结束了,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当选者竟是一位平

8、时学习成绩一般,对班级贡献约为零的同学。可事实就是事实,没办法,同学们只好不情愿的接受咯!可是,谁都没有注意到的是,多有候选人的票数加起来,竟足足比实际人数多出了三分之一。没想到啊,这所谓的“民主”在学生时代就有了萌芽,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啊,这难道就是“素质教育”的优秀成果吗?接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贫困山区的乡长利用国家拨给地方管理的巨额款项,花天酒地,为所欲为。而这个山区的父老乡亲们,却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每天早出晚归,在田里劳动一干就是一整天,这样拼命的干活,温饱问题仍是他们的心腹大患。这样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别说为国家做贡献了,就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没有保证。而他们的乡长,却能够心安理得的拿着

9、乡亲们的救命钱大肆挥霍,这个社会还有没有天理了!没想到啊,这所谓的“民主”竟也蔓延到了至高无上的政治领域。小到培育人才的菁菁校园,大到关乎百姓生活的重要领域。这所谓的“民主”中体现的真正的不民主涉及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何时我们才能过滤掉这些不民主的成分,实现真正的民主呢?或许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想想了! 3.民主与和谐,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而孤独存在,我们都势必要同他人接触,现在,民主与和谐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生活,其实,民主和和谐不只是国家大事,更加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它直接的反映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状态。虽然说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0、。但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就像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人与人之间必定会存在思维的某方面产生的差异。而所谓的民主,就是无论是否你认同这些观点,都能带着友善的微笑去同人们倾听,去交流,而和谐,就是在这些种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氛围。但是,民主也不是无原则的宽容,和谐也不是无止境的忍让,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公平即和谐,没有公平就没有和谐。”小和谐成就大和谐,大和谐促进小和谐,民主和和谐才能更好的发展。一切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人要发展,社会要发展,和谐才会更好的发展。和谐,社会才会有活力,和谐才能够持续发展,全体社会成员要共同努力,不断消除那些不和谐的因素,创造和谐的一切,那么和谐社

11、会就如期而至了。和谐不会从天而降,是要靠我们的不断努力,和谐是动态的,不是停滞,不是凝固,而是一种积极的状态,这样,就能不断的推动社会的进步。天空的和谐,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和谐,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和谐,是如钻石般耀眼;落日的和谐,是留下了最后的美丽,和谐,便是一种,幸福的感觉。有人说,让持有相反观点的人也能够以和平宁静的心态与自己相处,就是民主,让看上去完全没有道理的声音也在自己身边存在,就是和谐,在我看来,民主与和谐就是一种宽容和智慧。4.理解这种讨论改革、热议的公民激情。这是执政党的十八大后第一次全国,新一届政府将产生,新领导集体将全面登台,开始推行他们的施政方针。一向苛求的外电都充满羡慕

12、忌妒地承认,中共新领导层有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开局。从八项规定的推出到反腐上的重拳,十八大后让人耳目一新的行动,赢得舆论广泛称赞,传递了积极的改革信号,创造了极高的支持率。但人们对改革有着更深层次的期待。经过一段蜜月般的换届缓冲期后,在民族复兴的改革脉动中追寻着自己梦想的中国人,希望在上看到更多实质性的、能够回应舆论呼声的改革行动。人们明白,这种改革行动无法依赖行政的善意,而要依赖民主产生的压力和动力。而,正是民主的盛会,是人们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平台。最大的焦点,不是代表委员们的话题,不是亮相的新面孔们,而是人民大会堂中一个个静默却充满力量、象征着民权威严的表决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丽、幸福、平

13、安的中国梦。这些梦想有相同的地方,跟民族复兴的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喝上放心的奶粉,呼吸清新的空气,过上有安全感的生活,不必担心发个帖子会被跨省追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些梦想也有不同的地方,跟公民的个人追求相关,住上不必透支后半生收入的房子,自由选择休假时间,带着妻儿老小环球旅游无论同与不同,这些中国梦,都需要自己去争取,不可能等着恩赐和赠送。如何追寻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呢?就是使用我们手中的权利,盯着我们选出的代表,看他们如何使用民众赋予的权力、如何按那个表决器。 (3) 文明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着称于世。古今中外,许多知礼谦让的故事流传至今。比如:众所周知的“孔融让梨”,说的是孔

14、融七岁时,便懂得礼让;“张良拾鞋”讲的是张良尊敬老人,主动拾鞋,并恭恭敬敬地给老人穿上的故事。国家主席毛泽东,虽然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谦恭礼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待客热情周到,是世界公认的最有风度的领导和外交家。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得到启示: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讲文明、讲礼貌,需要的是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我们有义务去帮助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学习文明、实践文明。因为我们今天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成为强大的、高度文明的国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论文明,文明是看一个人的基本准则。中国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和璀

15、璨文明的历史大国。作为炎黄子孙,文明是我们更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所在。文明可以很小,可以是说起普通话,可以是不乱扔垃圾,可以是一声“你好”,生活点点滴滴都是文明。而作为新一代的花朵,为了使中国更加强大,让污言秽语消失在身边,让文明的甘露播撒在每个角落!程门立雪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

16、下,拜师求学,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孔融让梨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