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专题1第2讲生命的结构基础与细胞生命历程课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4760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人教版)专题1第2讲生命的结构基础与细胞生命历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专题1第2讲生命的结构基础与细胞生命历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专题1第2讲生命的结构基础与细胞生命历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专题1第2讲生命的结构基础与细胞生命历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专题1第2讲生命的结构基础与细胞生命历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人教版)专题1第2讲生命的结构基础与细胞生命历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人教版)专题1第2讲生命的结构基础与细胞生命历程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0江苏高考)如图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 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酵母菌_;与蓝藻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 母菌_。 (2)图中含有RNA的结构有_(填序号)。 (3)图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CO2 的结构是_(填序号)。,(4)为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需用酶解法除去结构,但应 在_溶液中进行。 (5)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 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有_(填下列操作的 序号)。 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 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在血球

2、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的培养液 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 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解析 本题以酵母菌为中心,综合考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的区别,以及酵母菌的细胞呼吸过程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1)酵母菌细胞与菠菜叶肉细胞都是真核细胞,结构上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为异养生物,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少量在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中,细胞质基质中也含有RNA,但酵母菌细胞中不含叶绿体,故图中含有R

3、NA的结构是。(3)直接分解葡萄糖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生的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一步氧化分解产生CO2。,答案 (1)没有叶绿体 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成形的细胞核) (2) (3) (4)等渗(或高渗) (5),(4)制备酵母菌原生质体要用酶解法去掉其细胞壁,该过程需在等渗溶液(或高渗溶液)中进行。(5)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之前需将锥形瓶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误差,错误;检测时应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错误。,1细胞器的分布、结构、成分和功能,2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典型模式比较,3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1)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2)生物膜

4、在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为例),4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2(2010上海高考)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 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 ) 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中心体发生倍增 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各期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判断分析能力。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过程发生在分裂间期,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故一个细胞周期分裂过程的顺序是。,答案 C,1细胞分裂方式比较,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比较,3细

5、胞分化、细胞衰老与细胞癌变的比较,例1 如图所示,图一为某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二中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二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括号中填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文字):,(1)ah中控制物质出入的细胞结构是 ,它的基本骨架 是_。 (2)ah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_(填字母)。 (3)若图一是效应B细胞,其分泌物是_,与其他没有 分泌功能的细胞相比较,ah中数目一定较多的细胞器是 _。 (4)c结构上的称为_。 (5)如果图一细胞具有明显的b结构,则该细胞是否会出现g的 现象?_(填“会”或“不会”),原因是_。,解析 解题前首先要识别图中各序号所表示的含义。(1

6、)图二中控制物质出入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镶嵌、覆盖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2)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液泡膜等,其中图二中b为液泡,f为高尔基体。(3)效应B细胞能产生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分泌功能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4)c结构是核糖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核糖体上的是mRNA,因为它是翻译蛋白质的直接模板。(5)由于该细胞有明显的液泡结构,说明该细胞已经高度分化,所以不会出现细胞分裂现象。,答案 (1)h 磷脂双分子层 (2)b、f (3)抗体 f 高尔基体 (4)mRNA (5)不会 具有成熟大

7、液泡的细胞是已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1)细胞分类索引,(2)细胞的统一性归纳 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ATP是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都具有作为蛋白质合成“机器”的核糖体; 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相同的; 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1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 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中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 C一定是异养生物 D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解析:图中为衣藻,为草履虫,为变形虫,为细菌,为蓝藻,因此是真核生物(细胞),是原核

8、生物(细胞)。草履虫和变形虫是异养生物,有的细菌是异养的,如大肠杆菌,有的细菌是自养的,如硝化细菌。,答案:C,例2 (2010山东高考)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 )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 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 D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浆)细胞,解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意在考查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细胞分裂素是促进细胞分裂的物质,能维持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而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与基因有关;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的原因是细胞中的自由水形成冰,导致细胞体积增大,从而使细胞膜破裂,这与基因的作用无关;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细胞中的基因发生突变

9、,从而引发皮肤癌,这也与基因的作用有关;细菌感染导致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而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也与基因的作用有关。,答案 B,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比较,2如图表示生物体生命历程中的一系列重大生理过程,请 据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能在下列哪些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逐一体现?_(填写序号)。噬菌体 酵母菌 乳酸菌 变形虫 海带 蚯蚓 玉米 山羊 (2)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有积极意义的是_(填字母)。 (3)B过程是指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_的过程。 (4)在真核类生物的生命历程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_。

10、,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1)图示应为多细胞真核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酵母菌和变形虫是单细胞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其余的都为多细胞真核生物。(2)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对人体来说都是有积极意义的生命活动。(3)考查细胞分化的概念。(4)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答案: (1) (2)ABCD (3)稳定性差异 (4)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例3 (2010天津高考有改动)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 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 和结论正确的是 ( ) A剪取5 cm根尖,用酒精和龙胆紫混合液解离染色

11、 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解析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实验的操作和注意事项,意在考查识图能力。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剪取根尖23 mm,然后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漂洗后再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从图中可清晰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特点,故为在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因解离时解离液中的盐酸已经把细胞杀死了,细胞不能再分裂,故持续观察K细胞,其形态不再变化;M细胞的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中期细胞,N细胞刚分裂成两个,为末期细胞,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

12、胞的2倍。,答案 B,(1)高倍显微镜使用程序 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镜调细准焦螺旋(换较大光圈)至物像清晰。,(2)观察叶绿体注意事项 选材:观察叶绿体时,常选用藓类叶片,这是因为藓类叶片很薄,仅有一两层叶肉细胞,且叶绿体少而大,便于观察。也可选用菠菜叶作材料,由于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是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细胞分散,易撕取,便于观察,故常撕取叶片下表皮稍带些叶肉的部分作观察材料。 光照强弱不同,叶绿体分布状态不同光照弱时叶绿体常以正面朝向光源以便更多接受光照,光照强时,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防灼伤。 实验材料要保证鲜活:临时装片应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以免影响细胞的活性。,3观察细胞质流动、根尖有丝分裂、质壁分离和复原三个 实验的共同点是 ( ) A需要用细胞中的细胞器作参照物 B实验全过程要使实验对象保持活性 C需要对材料进行染色,并提高温度使实验结果更加 明显 D需要制作临时装片,解析:只有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需要细胞器作参照物;观察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对象不具有活性;只有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需要对材料进行染色,另两个实验都不用对材料进行染色。,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