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4659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1.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钢筋混凝土表面麻面、露筋、蜂窝、孔洞:现象:(1) 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有许多小凹坑。(2) 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外露。(3) 砼局部缺浆石子多,形成蜂窝状的孔洞。(4) 砼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无砼,蜂窝特别大。治理:(1) 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抹平。(2) 将外露钢筋上的砼和铁锈清洗干净,再用水泥砂浆(1:2比例)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砼剔除,清理干净,用高一级的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3) 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用1:2水泥砂浆修补;大蜂窝,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并剔成喇叭口,然后用清水冲洗干

2、净湿透,再用高一级豆石砼捣实,认真养护。(4) 需要与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然后按批准后的方案进行处理。在处理梁中孔洞时,应在梁底用支撑支牢,然后再将孔洞处的不密实的砼凿掉,要凿成斜形,以便浇筑砼。用 清水冲刷干净,并保持湿润72小时,然后用高一等级的豆石砼浇筑。在豆石砼中掺万分之一用量的铝粉。浇筑后加强养护。有时因孔洞大需支模板后才浇筑砼。预控措施:(1)预控麻面。 模板面清理干净,无杂物。木模板在浇筑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拼缝严密,防止漏浆。钢模板要刷脱模剂。模板平整,无积水现象。振捣密实,无漏振。每层砼应振捣到气泡排除为止,防止分层。(2) 预控露筋。 浇筑砼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

3、厚度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钢筋密集时,应选择合适的石子粒径,石子最大粒径尺寸不超过结构截面尺寸小边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振捣时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溜槽或串筒等工具下料。操作时不得踩钢筋,如发现踩弯和脱扣钢筋,应及时修正。(3) 预控蜂窝。 严格控制砼配合比。砼拌合要均匀,搅拌时间要控制好。砼下料高度一般不超过2m,浇筑楼板下料高度不超过1m。开始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0100mm的与要浇筑砼相同品种的水泥砂浆。砼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柱子应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超过3.5m,墙每段高度不大于3m。柱断面在4040cm以内,并

4、有交叉箍筋,应在柱侧模开设不小于30cm高的浇筑洞。洞间距不超过2m,分层浇筑砼,用平板振捣器每层厚度不超过200 mm,插入式振捣器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人工振捣为150200严格掌握振捣时间,不宜长也不宜短,按有关资料查用。施工过程中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4) 预控孔洞。(1) 在钢筋密集处,如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浇筑混凝土时,可采用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2) 预留孔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浇筑不满,振捣不实,应采取在侧面开口浇筑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3)

5、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1)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捣,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约4045。2)振捣器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R)的1.5倍。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振捣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4) 控制好下料。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应不超过2m(浇筑板时为1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5) 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基础承台梁等采用土模施工时,要注意防止土块掉入混凝土中;发现混凝土中有杂物,应及时清除干净

6、。(6)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2.屋面工程质量通病2.1卷材屋面开裂现象:卷材屋面开裂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装配式结构屋面上出现的有规则横向裂缝。当屋面无保温层时,这种横向裂缝往往是通长和笔直的,位置正对屋面板支座的上端;当屋面有保温层时,裂缝往往是断续的、弯曲的,位于屋面板支座两边1050cm的范围内。这种有规则裂缝一般在屋面完式后14年的冬季出现,开始细如发丝,以后逐渐加剧,地下发展到12mm以至更宽。另一种是无规则裂缝,其位置、形状、长度各不相同,出现的时间也无规律,一般贴补后不再裂开。治理:对于基层未开裂的无规则裂缝(老化龟裂除外),一般在开裂处补贴卷材即可。有规则横向裂缝

7、在屋面完后的几年内,正处于发生和发展阶段,只有逐年治理方能收效。治理方法有:(1) 用盖缝条补缝盖缝条用卷材或镀锌铁皮制成,如图11.11。补缝时,按图11.12所示的修补范围清理屋面,在裂缝处先嵌入防水油膏或浇灌热沥青。卷材盖缝条应用玛锑脂粘贴,周边要压实刮平。镀锌铁皮盖缝条应用钉子钉在找平层上,其中距为200mm左右,两边再附贴一层宽200mm的卷材条。用盖缝条补缝,能适应屋面基层伸缩变形,避免防水层被拉裂,但盖缝条易被踩坏,故不适用于积灰严重、扫灰频繁的屋面。(2) 用干铺卷材做延伸层在裂缝处干铺一层250400mm宽的卷材条作延伸层。干铺卷材的两侧20mm处应用玛锑脂粘贴。(3) 用防

8、水油膏补缝: 补缝用的油膏,目前采用的有聚氯乙烯胶泥和焦油麻丝两种。用聚氯乙烯胶泥时,应先切除裂缝两边宽各50mm的卷材和找平层,保证深为30mm。然后清理基层,热灌胶泥至高出屋面5mm以上。用焦油麻丝嵌缝时,先清理裂缝两边宽各50mm的绿豆砂保护层,再灌上油膏即可。油膏配合比(重量比)为焦油:麻丝:滑石粉100:15:60。预控措施:(1) 在应力集中、基层变形大的部位,如屋面板拼缝处等,先干铺一层卷材条作为缓冲层,使卷材能适应基层伸缩的变化。(2) 找平层宜留设分格缝,缝宽一般为20mm,缝口设在预制板的拼缝处。当采用水泥砂浆材料时,分格缝间距不宜大于6m;采用沥青砂浆材料时,不宜大于4m

9、。分格缝处应附加200300m m宽的卷材,单边点贴覆盖。(3) 选用合格的卷材,腐朽、变质者应剔除不用。(4) 沥青胶结料先经过试配,耐热度、柔韧性和粘结力三个指标必须全部符合质量标准。在寒冷地区施工,还应考虑胶结料的冷脆问题。(5) 沥青和胶结料的熬制温度不应过高,熬制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影响沥青胶结料的柔韧性,加速材料的老化。熬制脱水后的恒温加热时间以34h为宜。(6) 卷材铺贴前,其表面应加以清理,并反卷过来。卷材搭接宽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卷材铺贴后,不得有粘结不牢或翘边等缺陷。2.2卷材屋面流淌现象:(1) 严重流淌:流淌面积占屋面50%以上,大部分流淌距离超过卷材搭接长度。卷材

10、大多折皱成团,垂直面卷材拉开脱空,卷材横向搭接有严重错动。在一些脱空和拉断处,产生漏水。(2) 中等流淌:流淌面积占屋面2050%,大部分流淌距离在卷材搭接长度范围之内,屋面有轻微折皱,垂直面卷材被拉开100mm左右,只有天沟卷材脱空耸肩。(3) 轻微流淌:流淌面积占屋面20%以下,流淌长度仅23cm,在屋架端坡处有轻微折皱。治理:严重流淌的卷材防水层可考虑拆除重铺。轻微流淌如不发生渗漏,一般可不予治理。中等流淌可采用下列方法治理。(1) 切割法对于天沟卷材耸肩脱空等部位,可先清除绿豆砂,切开将脱空的卷材,刮除卷材底下积存的旧胶结料,待内部冷凝水晒干后,将下部已脱开的卷材用胶结料粘贴好,加铺一

11、层卷材,再将上部卷材盖上。(2) 局部切除重铺,对于天沟处皱折成团的卷材(图11.21(a),先予以切除,仅保存原有卷材较为平整的部分,使之沿天沟纵向成直线(也可用喷灯烘烤玛锑脂后,将卷材剥离);然后按图11.21(b)所示治理。新旧卷材的搭接应按接槎法或搭槎法进行。1) 接槎法: 先将旧卷材槎口切齐。并铲除槎口边缘200mm处的绿豆砂。新旧卷材按槎口分层对接,最后将表面一屋新卷材搭入旧卷材150mm并压平,上做一油一砂,如图11.22(a)。此法一般用于治理天窗泛水和山墙泛水处。2) 搭槎法: 将旧卷材切成台阶形槎口,每阶宽大于80mm。用喷灯将旧胶结料烤软后,分层掀起80150mm,把旧胶

12、结料除净,卷材下面的水汽晒干。最后把新铺卷材分层压入旧卷材下面, 如图11.22(b)。此法多用于治理天沟处。(3) 钉钉子法当施工后不久,卷材有下滑趋势时,可在卷材的上部离屋脊300450mm范围内钉三排50mm长圆钉,钉眼上灌胶结料。卷材流淌后,横向搭接若有错动,应清除边缘翘起处的旧胶结料,重新浇灌胶结料,并压实刮平。预控措施:(1) 找平层应平整、坚实、清洁,以提高防水层与基层之间粘结力。(2) 沥青胶结料的耐热度必须经过严格检验,其标号应按规范选用。垂直面用的耐热度还应提高510号。(3) 每层沥青胶结料厚度必须控制在11.5mm,确保卷材粘结牢固,长短边搭接长度满足规范要求。(4)

13、用作保护层的绿豆砂必须过筛,事先烘干预热,在胶结料涂刷后。趁热撒铺均匀,使砂粒牢固嵌入沥青胶结料中。(5) 在垂直面上,可在铺完防水层并涂刷热沥青胶结料后,浇筑较稠的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这种构造对立铺卷材流淌滑坡有一定的阻止作用。2.3圈材起鼓现象:卷材起鼓一般在施工后不久产生。在高温季节,有时上午施工下午就起鼓。鼓泡一般由小到大,逐渐发展,大的直径可达200300mm,小的约数十毫米,大小鼓泡还可能成片串连。起鼓一般从底层卷材开始。将鼓泡剖开后可见,鼓泡内呈蜂窝状,胶结料被拉成薄壁,鼓泡越大,“蜂窝壁”越高,甚至被拉断。“蜂窝孔”的基层,有时带小白点,有时呈深灰色,还有冷凝水珠。治理:(1)

14、直径100mm以下的中、小鼓泡可用抽气灌油法治理。先在鼓泡的两端用铁钻子钻眼,然后在孔眼中各插入一支兽医用的针管,其中一支抽出鼓泡内部的气体,另一支灌入纯10号建筑石油沥青稀液,边抽边灌。灌满后拔出针管,用力把卷材压平贴牢,用热沥青封闭针眼,并压上几块砖,几天后再将砖移去即成。(2) 直径100300mm的鼓泡可用“开西瓜”法治理。先按图11.31(a)铲除鼓泡处的绿豆沙,用刀将鼓泡按斜十字形割开,放出鼓泡内气体,擦干水分,清除旧胶结料,再用喷灯把卷材内部吹干。随后按图11.31(b)编号13的顺序把旧卷材分片重新粘贴好,再新贴一块方形卷材4(其边长比开刀范围大5060mm),压入卷材5下,最

15、后粘贴覆盖好卷材5,四边搭接处用铁熨斗加热抹压平整后,重做绿豆砂保护层上述分片铺贴顺序是按屋面流水方向先下再左右后上。(3) 直径更大的鼓泡用割补法治理。先按11.32用刀把鼓泡卷材割除,按上一作法进行基层清理,再用喷灯烘烤旧卷材槎口,并分层剥开,除去旧胶结料后,依次粘贴好旧卷材13,上铺一层新卷材(四周与旧卷材搭接不小于50mm),然后贴上旧卷材4。再依次粘贴旧卷材57,上面覆盖第二层新卷材,最后粘贴卷材8,周边熨平压实,重做绿豆砂保护层。预控措施:(1) 找平层应平整、清洁、干燥,冷底子油涂刷均匀,这是防止卷材起鼓的主要措施。(2) 原材料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避免水分侵入,尤其是要防止卷材受潮。卷材铺贴应先高后低,先远后近,分区段流水施工,并注意掌握天气预报,连续作业,一气呵成。(3) 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卷材表面清刷干净;铺贴卷材时,胶结料应涂刷均匀,并认真做好压实工序,以增强卷材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能力。(4) 不在雨天、大雾、大风或风砂天施工,防止基层爱潮。(5) 当屋面基层干燥确有困难,而又急需铺贴卷材时,应采用排气屋面作法。2.4山墙、女儿墙部位漏水现象:在山墙、女儿墙部位漏水治理:(1) 清除卷材张口脱落处的旧胶结料,烤干基层,重新钉上防腐木条,将旧卷材贴紧钉牢,再覆盖一层新卷材,收口处用防水油膏封口。(2) 凿除开裂和剥落的压顶砂浆,重抹1: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