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经济发展白皮书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14644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29 大小:5.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信息经济发展白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我国信息经济发展白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我国信息经济发展白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我国信息经济发展白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我国信息经济发展白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信息经济发展白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信息经济发展白皮书(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中国信息经济发展白皮书前 言当前,以互联网为依托,数据资源为核心要素,信息技术为内生动力,融合创新为典型特征,信息经济革故鼎新、大势已现,自身发展及其对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均呈现爆发增长态势。2016 年 G20 杭州峰会将数字经济作为“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四大行动之一,强调“对数字经济及其对宏观经济和其他重要政策影响的测度”。在此背景下,本报告针对信息经济生态、统计、评价及展望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信息经济生态:全新“信息技术-经济范式”加速形成,创新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不断被颠覆与重构,信息经济生态系统日渐成熟。一是创新形态变革:信息经济创新生态构成国家创新体系基石; 数据

2、驱动型创新正在向经济社会、科技研发等各领域加速扩展,成为国家创新发展重要方向;网络化协同开放式创新渐成潮流。二是经济形态变革:“平台+生态”正在兴起并呈现爆发增长态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成为引领信息经济发展主导力量;所有型经济向分享型经济加速演进;交换式贸易转向统一聚合的信息经济市场。三是社会形态变革:以民主参与、集体协作等为特征的网络社会加速形成;信息技术融合渗透促进治理体系变化,互联网正在推动政府由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化治理方式转变;信息技术赋予各种职业更大的灵活性,新的职业边界逐渐形成。信息经济统计:报告首次基于统计方法测算中国整体及各省信息参考.资料经济发展情况。测算表明,2015 年中

3、国信息经济总量达到 18.6 万亿元,占 GDP 比重达到 27.5%。信息经济基础部分增势稳定,结构优化; 融合部分成为增长主要引擎。分省测算表明,中国分省规模差距显著; 但信息经济正在不断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领先地区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信息经济具备可持续增长动力。信息经济评价:当前,信息经济厚积薄发、方兴未艾、前景无限, 日益成为发展新经济,打造“双引擎”,培育新动能的中坚力量,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都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首次编制了中国信息经济指数(Information Economy Index,简称IEI 指数)。IEI 指数显示,当前中国信息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

4、段,信息经济增速显著高于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IEI 预警指数显示,我国信息经济发展“冷热适中”,处于正常运行区间。预计未来我国信息经济发展将在“正常”区间上部和“趋热”区间下部波动调整。信息经济展望:未来,围s绕信息经济的全球战略布局全面升级, 信息技术正在推动信息经济深度变革,数据正在成为信息经济战略性资源,信息经济新领域也进入大规模拓展阶段,信息经济体制机制创新需求也愈加迫切。建议着力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全面提升有效供给新能力,积极完善服务体系激发新需求,积极营造发展保障新环境。., . .目 录一、信息经济生态体系加速形成3(一)信息经济内涵及范畴3(二)信

5、息技术-经济范式31、信息经济创新体系变革42、信息经济经济形态变革53、信息经济社会形态变革64、围绕信息经济的全球战略布局全面升级6(三)信息经济内部传导机制81、信息经济交易费用显著降低92、信息经济网络外部性作用显现113、信息经济分工协同精细化134、信息经济产权组合泛在与重构142、信息经济适度扩大总需求17二、中国信息经济规模和结构182、中国信息经济发展特征22(二)中国各省信息经济发展情况及特征241、中国各省信息经济发展情况242、中国分省信息经济发展特征272、从传统生产到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智能生产353、信息经济工业供应链环节动态变迁39(四)信息经济流通领域发展模式

6、441、信息经济商贸流通融合发展历程452、信息经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的经济影响47三、信息经济发展评价:IEI 指数49(一)IEI 指数指标体系491、IEI 指数概念492、IEI 指数指标选取50(二)IEI 指数总体走势52(三)IEI 指数走势分析541、一致指数分析552、先行指数分析572、IEI 预警分析60四、信息经济展望和发展建议62(一)信息经济展望621、围绕信息经济的全球战略布局全面升级622、推动信息经济深度变革623、数据正在成为信息经济战略性资源634、信息经济新领域进入大规模拓展阶段63(二)信息经济推进建议641、全面提升有效供给新能力642、积极完善服务

7、体系激发新需求643、着力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654、积极营造发展保障新环境65一、信息经济生态体系加速形成(一)信息经济内涵及范畴当前,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创新、融合、扩散所带来的人类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提升,以及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人类社会沟通方式、组织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信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经济形态,正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信息经济是以信息和知识的数字化编码为基础,数字化资源为核心生产要素,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领域紧密融合,形成的以信息产业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对传统产业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经济形态。信息经济可

8、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基于信息的生产和使用环节,信息经济包括信息技术创新、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生产与供给(信息经济基础部分);二是使用部门因此而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信息经济融合部分)。信息经济基础部分主要包括信息产业,主要体现为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生产和供给,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通信业、软件服务业和出现的新兴业态等;信息经济融合部分包括传统产业由于应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信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信息技术-经济范式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信息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信息经 济的高速发展正在对中国创新体系、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产生全局性、参考.资料革命性影响

9、,“信息技术-经济范式”渐行渐近,新的经济生态正在加速构建。1、信息经济创新体系变革基于互联网,全球创新网络深刻重构,信息经济创新生态系统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石。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的信息经济创新平台正在兴起,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开放和共享全面加快。信息经济领域的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创新能力的核心和根本标志,创新主体互动、创新资源组织和创新成果转化方式更加网络化、全球化和快捷化, 促进形成更开放、更灵活、更快速、更贴近用户的创新发展模式,开启以融合创新、系统创新、大众创新、微创新为突出特征的创新时代。数据驱动型创新正在向经济社会、科技研发等各个领域扩展,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关键形式和重要方向。工

10、业、农业和服务业依托大数据分析,逐步实现精细管理、精益生产、精准营销、精确规划,并进一步优化产业供应链和资源配置效率;科研机构通过数据模拟和验证实现科学假设和科学推理的模态还原与仿真测试,推动形成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通过数据监测和数据众享, 促使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走向“量化决策”和“数据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网络化协同开放式创新渐成潮流。海量企业依托互联网实现联合多元化创新,直接促进电子商务、网络众筹、创客行动、移动互联网等产业的迅速崛起,加速效益向 IT、营销、物流、设计等周边行业外溢,成为当今最为活跃的基本创新形态。2、信息经济经济形态变革信息经济

11、 “平台+生态”的组织结构正在兴起并呈现出爆发增长态势。平台化和生态化几乎成为所有信息经济领域企业的共同选择, 越来越多的垂直领域产生平台企业和生态系统。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 平台化和生态化的组织结构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供给侧改革,而且能 够有效地扩大新消费规模,同时也成为打通供给侧和消费侧的重要基 础设施。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将成为引领信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信息经济发展史看,前面几十年主要是信息技术产业自身的发展,而后面几十年将进入线上线下融合产业主导发展的阶段。不论是传统 ICT 巨头如IBM、英特尔、微软,还是新兴互联网巨头如谷歌、苹果、Facebook, 都是新兴信息技术产业自身崛起的典

12、型代表。然而,近几年来,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积极向线下渗透,比如阿里巴巴和腾讯正在推动的“支付宝+”和“微信+”战略,另一方面传统企业积极向线上转型,比如GE、海尔、红领等智能制造战略,都凸显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趋势。所有型经济向分享型经济加速演进。信息技术的融合渗透应用正在推动分享型经济快速发展,如同包产到户和承包制实现了所有权的分离一样,正在加速生产组织关系变革,使生产资料可以接近零成本无限复制,为经济提供新的发展动力。交换式贸易转向统一聚合的信息经济市场。互联网改变了传统链条式的交换贸易方式,将设计、生产、流通、贸易、消费的全过程实现了在互联网的聚合,减少了贸易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推动企业

13、之间或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实现即时按需采购、销售或消费。3、信息经济社会形态变革以民主参与、集体协作、去中心化、自组织为特征的网络社会正在加速形成。社交网络、移动互联、即时通信、线上线下结合的广泛应用空前扩展了人际交往空间,网络社会互动跨越了地域、种族、文化与宗教的界限。网络亚文化群、网络自律团体等不断涌现,传统社会组织与结构加速向扁平化、多中心模式发展演化。基于在线合作、分享互助的知识性协作社区,将根本改变人们知识创造和经验分享的方式。信息技术融合渗透促进治理体系变化。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宣传、诉求表达、组织动员的主要手段,为社会公众行驶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开辟了新渠道,正在推动

14、政府由传统管理方式向公开 透明、精简高效的现代化治理方式转变。信息经济融合渗透促进就业结构变化。信息技术赋予各种职业更大的灵活性,新的职业边界逐渐形成。同时,信息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促进了供需对接,增加了就业匹配的可能性,促进了按需就业、按兴趣就业、按时间就业等多种灵活就业方式的兴起。4、围绕信息经济的全球战略布局全面升级塑造国家长期发展新优势的国际竞争加剧。发达国家期望通过建立信息经济竞争优势,巩固和加强领先地位。欧盟早在 2010 年就发布了欧洲数字议程,通过加强信息技术的研发创新与融合应用,帮助经济持续增长;英国近期发布2015-2018 年数字经济战略, 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首要目

15、标,倡导通过数字化创新驱动发展。发展中国家也抢抓信息经济新机遇,提升综合国力。印度提出“数字印度” 计划,力争形成 1 万亿美元信息技术投资,创造 1 亿个就业岗位。顺应国际大势,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是我国积极融入全球数字化进程,塑造新优势,抢占全球经济发展制高点和主导权的重要举措。专栏:技术革命及“技术-经济范式”转换技术革命包括关键要素、生产生活组织模式和“技术-经济范式”在内的变化。第一次信息革命带来了芯片、PC、软件,使得人类数据信息处理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第二次信息革命带来了移动互联、传感器+RFID+物联网、云存储、大数据分析,信息收集、存储、处理、传播、展示等的全方位革命。在这一技术革命下,数据信息生成处理的边际成本为零,协助新的关键要素(数据信息)以及新技术的共同作用实现了新的经济范式。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