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792页(道路桥梁 雨污水)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08144615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796 大小:67.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792页(道路桥梁 雨污水)_第1页
第1页 / 共796页
2013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792页(道路桥梁 雨污水)_第2页
第2页 / 共796页
2013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792页(道路桥梁 雨污水)_第3页
第3页 / 共796页
2013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792页(道路桥梁 雨污水)_第4页
第4页 / 共796页
2013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792页(道路桥梁 雨污水)_第5页
第5页 / 共7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792页(道路桥梁 雨污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792页(道路桥梁 雨污水)(7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综合说明1.1 项目简介XX中心地处XX市XX区XX镇,位于XX中游南岸,规划东至XX河、南至XX大道、西至XX联络线、北至XX南道,建设用地3.08平方公里,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20万平方米,是XXXX会展中心总面积的3倍以上。该项目未来将以内外贸结合、进出口结合、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合为发展模式,立足环渤海、辐射东北亚、面向全世界,力争建成具有持续领先能力的会展综合体,为推动XX北方经济中心建设和优化我国会展业战略发展布局服务。图1.1-1 XX中心效果图XX道(XX路XX路)工程位于XX中游段南岸、XX大道以北,横穿XX外五公里城市综合体向东,经过XX镇、XX镇

2、和XX镇,贯穿规划XX中心地块,向东至XX镇,是XX中游地区重要的东西向城市主干路。XX道作为XXXX中心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能够有效缓解周边交通压力,为保证XXXX中心基础设施XX道(XX路XX路)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按时完工,经过我公司认真研究招标文件、相关图纸资料以及现场条件,结合本公司施工技术水平、设备配备能力、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组织本公司相关工程师进行论证,制定本方案满足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充分展示本公司施工水平,实现方案科学、合理、经济、环保、安全的目标,确保招标提出的有关本工程施工质量、进度、环境、安全等各项要求达到招标人的要求。1.2 编制依据1

3、、XXXX中心基础设施XX道(XX路XX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2、XXXX中心基础设施XX道(XX路XX路)工程施工图(道路、排水、桥梁工程)3、现场勘查资料。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和地方政府负颁布的现行有效的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城市建设以及污染控制等方面的各类主要规范、规程及检验评定标准。表1.2-1 主要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一览表序号文件名称规范编号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4XX市人行道及人行广场防滑技术标准J11671-20105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4、JTJ/T 019-986XX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道路工程部分)DB29-74-2004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9XX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排水工程部分)DB29-76-2004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12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 663-200613公路桥梁养护规范JTG H11-200414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15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200316公路工

5、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1.3 编制原则1、施工总体布置体现统筹规划、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和避免环境污染的原则。2、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方针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3、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建设单位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障。4、遵循设计图纸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5、遵循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原则,在

6、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6、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安全施工,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管理,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7、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1.4 工程概况XX道(XX路XX路)工程范围起点为XX道外环线辅道交叉口(桩号K-1+906.790),终点至XX道XX路交叉口(桩号K10+381.783),总里程约10.5km。其中,非会展段(外环线X

7、X大道、XX路XX路)双向6车道,路段长约6.8km;会展段(XX大道XX路)为主线双向6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路段长约3.7km。本次招标为标段,施工范围K-1+906.790K5+650,总里程约5.74km。图1.4-1 XX道(XX路XX路)工程范围图1.4.1 招标范围及要求1、招标范围XXXX中心基础设施XX道道路及配套工程(一标段),包含道路、桥梁、排水工程。具体内容如下所述:表1.4.1-1 招标范围一览表序号招标范围1道路工程:道路全长约5.74公里。(K-1+906.790K5+650)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50公里/小时,红线宽度50米,道路面积约287000平方

8、米。2桥梁工程:新建桥梁2座,XX中桥、XX中桥,桥的最大跨径25m。3排水工程:新建DN400-DN2400雨水管道,全长约15000米,新建DN300-DN800污水管道,全长约12000米。2、本工程招标要求如下1)工期要求:2013年12月18日至2016年06月30日。2)质量要求:国家验收规范合格标准。1.4.2 现场情况1、地质及水文情况1)场地地层分部及土质特征场地埋深75.00m深度范围内缺失全新统新近组坑底淤积层(Q43Nsi)(地层编号2)、全新统新近冲积层(Q43Nal)(地层编号3)、全新统上组湖沼相沉积层(Q431+h)(地层编号5)、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Q41

9、h)(地层编号7)和上更新统第四组滨海潮汐带沉积层(Q3dmc)(地层编号10)。本场地埋深75.00m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按成因年代可分为以下层,按物理力学性质可进一步划分为19个亚层。各层土分述如下:图1.4.2-1 地基土层分层情况示意图(1)人工填土层(Qml)人工填土土质结构性差,土质不均匀,填垫年限一般小于十年。表1.4.2-1 人工填土层分布情况表序号土层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厚度(m)层底标高(m)土质特征1第一亚层1a杂填土1.22.301.800.80杂色,松散状态,由灰渣、废土等组成2第二亚层1b素填土灰黄黄灰色,松散状态,无层理,粉质粘土、粘土质,含大量腐殖物,属高压缩性土(2

10、)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Q43al)本层土水平方向向上土质尚均匀,分布不稳定。表1.4.2-2 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分布情况表序号土层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厚度(m)层底标高(m)土质特征1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4粘土2.002.801.800.80灰褐色,软塑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3)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本成因层中第一亚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地层编号6a)水平方向上土质砂粘有变化,分布尚稳定;第二亚层粉质粘土为主(地层编号6b)土质砂粘性有变化,分布不稳定;第三亚层粘土(地层编号6c)土质尚均匀,分布尚稳定。表1.4.2-3 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

11、分布情况表序号土层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厚度(m)层底标高(m)土质特征1第一亚层6a粉质粘土11.5013.30-1.00-1.80灰色,流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高压缩性土。局部夹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透镜体2第二亚层6b粉质粘土灰色,流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高压缩性土。局部夹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透镜体。3第三亚层6d粘土灰色,流塑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高压缩性土。局部夹淤泥质粘土透镜体。(4)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Q41al)本成因层中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8a)土质尚均匀,分布不稳定;第二亚层粉土(地层编号8b)土质尚均匀,底板有起伏。表1.4.2-4 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分布

12、情况表序号土层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厚度(m)层底标高(m)土质特征1第一亚层8a粉质粘土5.609.00-12.90-14.30灰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透镜体。2第二亚层8b粉土灰黄色,中密密实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5)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Q3eal)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尚均匀,顶板有起伏,厚度有变化。表1.4.2-5 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分布情况表序号土层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厚度(m)层底标高(m)土质特征1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9a粘土6.009.70-18.90-22.90黄褐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

13、,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6)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积层(Q3eal)本成因层中第一亚层粉土为主(地层编号11b)水平方向上土质砂粘有变化,顶底板有起伏,厚度有变化;第二亚层粉土为主(地层编号11c)水平方向上土质砂粘有变化,顶底板有起伏,厚度有变化;第三亚层粉砂(地层编号11d)土质均匀,顶板有起伏,厚度有变化。表1.4.2-6 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积层分布情况表序号土层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厚度(m)层底标高(m)土质特征1第一亚层11b粉土15.0015.50-28.50-29.40黄褐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2第二亚层11c粉质粘

14、土黄褐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粘土透镜体。3第三亚层11d粉砂黄褐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局部加粉质粘土透镜体。(7)上更新统第二组海相沉积层(Q3bm)本成因层中第一亚层粘土为主(地层编号12a)土质尚均匀,分布不甚稳定;第二亚层粉砂(地层编号12b)土质尚均匀,分布不稳定。表1.4.2-7 上更新统第二组海相沉积层分布情况表序号土层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厚度(m)层底标高(m)土质特征1第一亚层12a粘土4.405.70-43.90-44.40黄灰色,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2第二亚层12b粉砂灰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贝壳,属中(偏低)压缩性土。(8)上更新统第一组陆相冲积层(Q3eal)本成因层中第一亚层粉质粘土(地层编号13a)土质尚均匀,分布尚稳定;第二亚层粉砂(地层编号13b)土质尚均匀,分布较稳定;第三亚层粘土(地层编号13c)土质砂粘有所变化,分布较稳定;第四层粉砂(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公路与桥梁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