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0814259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20172018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在校领导的一致认同下:本学期初,我由原来的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转为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这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重拾我的专业,这也是我毕业十年来一直追求的理想。所以从内心对于领导自然是感激的,我要如何把这件事干好是我时时思考的问题。正如毕业时的感慨“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怎么做全靠自己的努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于学校教育,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到达促进学习主体的健康发展,并从中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稳步有效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个体发展,有利于家庭的和谐,也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在社会发展的大形势下,国家对于国民素质的要求也

2、越来越高。面对社会转型期的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人们的心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为了适合社会的发展,应对各种挑战。国家在走人才战略路子的同时,更注重人才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学校作为基础教育阵地,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应该从国家发展战略出发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学校心理健康工作: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区域文化建设。为了响应“改薄”,学校给予大力支持,由教导主任负责,我积极参与配合。通过补充心理学的相关文化内容,对心理健康教育区域的外围和各功能室内部加以装饰和布置,营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2.为了解我校学生基本心理健康状况

3、和完善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对全校32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在建档过程中,发现了学生所反映的许多问题。初一学生重点关注的是对于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对于建立新的友谊所表达出的强烈愿望。初二学生关注的是如何改善人际关系,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爱读书有厌学情绪;迷恋手机,沉迷网络游戏;父母吵架担心家庭会破裂,影响上课状态。初三学生对学习比较担心,有的失去了信心,有的担心自己考不上自己理想的学校,觉得前途渺茫;有的同学对某科老师表现出敌对情绪;焦虑症状比较明显;觉得家庭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不能和家人很好的沟通,与父母的关系不是太好;自己的脾气也不是太好,时好时

4、坏,情绪不稳定;对异性有好感,或表达过或暗恋,有的感到这对于自己产生了影响;有个别的女生对异性的老师也产生了好感。对于学生所反映的问题,不得不让人反思。特别是初三学生,压力和困惑让我有时候都喘不过气来,而他们又不得不去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我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是我时时反思的问题。3.每天课外活动做好心理咨询,并做好记录。在正常的教学期间内,每天课外活动都会有学生来这里说说内心的烦恼和面临的问题,并希望得到我的理解和支持。从学校心理咨询室被同学们所了解以来,这里已经接待的学生咨询人次达50多例。 有的学生的问题比较单一、明确。如有个同学被朋友骂了,心理不好受,就想对我说说,

5、开导开导她。有位七年级男生,小升初后在家玩游戏时,对电脑上弹出的不雅图片突然有了关注,并且还有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的想法,开学初这样的想法依然很强烈。上课时脑子里不时会出现类似的图片,他意识到这些图片是不好的,他企图控制自己不去想那些东西,但控制不住,不知不觉会走神,上课也不敢看老师,怕被别人觉察他的想法,回到家也少言寡语,妈妈也看出来他有心事。母子沟通后,妈妈也不知如何帮助他。最后他来到心理咨询室。这属于性心理懵懂的表现。对于他的烦恼,我们首先要解除其内心的罪恶感,让他明白这是一个人生理与心理成长的表现,说明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要因此给自己贴上不好的标签。为了让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我们可以用

6、其它更好的渠道。这让孩子对他的问题不再那么压抑和难以启齿,在轻松的合理的心理状态下,他的问题也就很好地解决了。有的学生问题多样化,在诉说时感觉问题很多,这要求我从中找主要的、核心的问题和关系,然后一一突破。有位初三女生,外在气质和学习都很好。可她的烦恼有学习上的,有亲子关系上的,有异性交往中的。在交谈的过程中,她提及到只是在三四岁后才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之前由爷爷奶奶照顾。我也发现她不管做什么,心情怎样,都会少不了强调她所认为的妈妈的态度。这让我确定她的敏感一定和亲子关系有联系。并且就和她三四岁时的那段生活经历有关。就我自己做妈妈的感受告诉我,孩子对于父母的依恋特别是对妈妈的感情在三四岁时是

7、很深的,若果父母给予孩子的爱缺失时,她就会变的敏感。所以对于该案例,我首先解决的是母女间的关系。之后联系其母并交谈,好在她们的家庭关系和谐,只是妈妈觉得孩子各方面都让人放心,又很自立,对她的信任和认可没有在平时的语言中表示出来 ,这倒让孩子觉得妈妈不爱她,嫌弃她。她之所以能表现的像个大人一样,事事要强,目的是要给父母看,引起他们的注意并得到更多的爱,而父母却将这爱和信任藏了起来。孩子还是孩子,大人要把对孩子的想法说出来。我们的家庭教育会失败可能是亲子间的沟通还不完善。在建议妈妈把对孩子的爱和肯定说出来、多和孩子交流、学做孩子的朋友后。第二次学生来的时候,满脸笑意,没等我开口,她就说:“都是我想

8、得太多了,其实我妈妈一直都很信任我。” 我也开心的笑了,许多问题真的不是问题,而是认识让自己不开心的。对于她的学习问题、异性交往问题用建议的方法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了。对于每一天课外活动的咨询,在第二天早上我都会进行记载,并在记载的过程中反思不足,再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对于每个案例,我都会附上自己的反思。4.通过观看心理访谈节目,了解问题的多样性,积累经验。在观看心理访谈节目的过程中,我拓展了知识,开阔了眼界,也丰富了知识。更多的案例都会反映出一个共同的话题,家庭对于一个人根深蒂固的影响。无论是怎么样的主人公出现,都让我有意识的关注他/她的家庭。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动力和生活模式源于一个家庭的影响

9、。最近听到当下最流行的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我对于这个理论没有太多的了解,但就心理访谈中的多数案例分析,这的确有它的深刻内涵。所以我想,合理和理想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也应该是以家庭模式出现比较有效、有建设性和发展性。并且还想把观看过的案例一一记录下来,作为自己观察日历,并且使之成为自己解决问题的参考材料,并附上自己的观点、建议和反思。5.为部分班级上心理辅导课。结合自己的工作做以下反思:1.大多数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认识偏颇。要干好心理健康教育这份工作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你不得不去面对大家已有的态度。许多人对心理问题本身的理解依旧是片面化、极端化。认为学生就没有心理问题,对于他们而言,有问

10、题就已经属于可见的心理不正常了,或者是出现精神障碍了。有的甚至认为学生有没有问题自己说了算。如果到了这种程度,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无存在的意义了。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清。如果每个人不去从自身意识出发,发自内心的、主动的想要学些东西时,随着自己思维的定势,学习兴趣的减退,那么新的东西就很难进入自己的意识层面。在现有教育评估机制下,成绩至上,所以为了提高新教学质量,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还有什么其他问题。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有问题需要帮助时,如果老师知道了,会认为学生是在无中生有,不可理解。即使有问题出现也是武断的批评教育或武力征服或坐以待毙任其自生自灭。2.心理问题解决,

11、重在个体调节和改变,影响学生问题产生的教师、家长介入太少,使得学生面临的环境没有改变,所得的支持有限,不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在心理咨询或心理健康辅导中,令人深思的是: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和主要因素可能是老师或家长。但在实际执行中,这又不得不隐晦了起来,并没有过多的摄入进来。这对以后解决类似的问题埋下了隐患。在一两次的咨询后,个体会发现影响他们问题产生的现实问题并没有改变。再发生大的冲突时,求助者会感到自己已经尽力了,这就会让个体产生对心理咨询的不信任感或更大的无助感,等大问题发生时,事态会得不到解决。比如说,有的学生因为老师说脏话而反感老师及其所代课程,我可以让他换位思考,理解老师,以缓解他

12、的敌对情绪。 如果老师的这一行为不去改变的话,类似的事情还会发生在他身上或在别人身上。在教育教学中,随着教师教育投入的强度增大,效果也随之增大,当投入增加到一定量时,教育效果不再正向增长。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好,初始阶段教育对象接受相关信息的效果最高,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最后达到一个饱和点。超过这个点,教育对象将长生抵触心理。这就是边际效用。有些老师对学生比较严厉,这也体现出老师比较负责任。对于初一和初二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由于边际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存在,到初三,学生可能会出现逆反表现,这对于他们的学习以及班级的管理不利。如果老师在班级管理或是在课堂教学中能了解相关知识,对于自己的成

13、长还是开展正常的教学也是有帮助的。作为家长如果能与学校紧密联系,配合学校在家庭中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对孩子加以关注和和教导,那不仅有利于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有利于学生在学校的教育,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开设,多数同学共同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由于心理健康课程还没有开设,大多数同学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了解有限,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有什么好处,他们更是知之又少。这也使得学校心理咨询陷入尴尬局面,这也不能有效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良好运行。所以说,要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进行,就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有些学校由于领导认识模糊,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当做检查的任

14、务,平时无关紧要,一到检查时疲于应付,敷衍支差,这对于完善学校发展也是极其不利的。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有待进一步创设和提高。建立心理健康社团,表演心理剧,让师生从中受益,并得到启发。发动社团作用,利用校园广播,做好宣传,营造文化服务氛围。做专题报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5.对于心理咨询的效果的评估不到位。当学生走出咨询室后他们的问题是否有效解决?他们现在的状态怎么样?这些问题我并没有过多的了解过。这些后续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学习,以达到咨询的切实有效。 6.自身能力有待提高,问题解决需专业化。由于自身业务素质欠佳,有做事的态度,但能力有限。对于有些问题理解定位不够准确,可能会出现偏差。所以要

15、不断的学习反思,尽可能利用好学校及上级领导提供的每一次机会,认真而努力的向各位同人学习,力争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出个模样。感悟:凡是来心理咨询室的学生,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他们自己的觉察力以及自己本身的行动力较强。并且在问题解决中,自己主动来的学生沟通起来更容易,自身问题暴露的更深一些,问题解决也相应有效。宣泄室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地方,但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来说它并不有效。如果不去合理、适度、有条件开放宣泄室,这不利于管理,也不可能正真解决学生的问题 。心理咨询针对的是自愿自主来的学生个体,他们虽然反应的是自己的个别问题,但从中可以折射出大家共同的问题。就这些问题可以确定团体心理咨询、班级心理咨询、专

16、题讲座的话题,这也能为各项活动积累经验和提供有说服性的实体案例。人们的理解限制了自己的行动和对自己的了解。在不断学习和工作中,心理健康工作让我更能静下心来学习和思考。对于自己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绪,我能更客观地去对待和分析,这让我从中受益匪浅。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4. 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