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说课记录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08141558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老师说课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的老师说课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的老师说课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老师说课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老师说课记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老师说课记录一、教学构思这次优质课评比的主题,是“语文教学中的语言与思维”。根据这个主题,我把我的老师一文的教学构思确定为:一个中心,两个着力点。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对于教师这祟高的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为中心,因为蔡老师是文章记叙的中心人物,文章通过七件事,刻画了一个温柔、敦厚的女教师形象。这个中心侧重于文章的内容。所谓“两个着力点”,一个是“记叙的要素在记叙中的具体运用”,另一个是“辨析和推断词义”。二、教材理解我的老师所在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是:1.体会记叙的要素在文章中的具体运用;2.辨析和推断词语的含义。这篇课文的训练重点,也正是单元教学的两个重点。这篇课文

2、的最大特点,是作者用童心去回忆往事,通过作者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七件事的叙述,真实地再现了蔡芸芝先生温柔、敦厚的女教师风采,形象地告诉人们:对于老师这崇高的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而且字里行间还融会了作者儿时自然而纯真的感受。“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就是我执教我的老师的内容之所在。从知识点来看,大凡写人记事的文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这篇课文为表现“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这一主题,一共选取了七件事,用“回忆依恋思念”这一感情线索贯穿起来。由于这七件事是相对独立的,故“记叙的要素”这一知识点只能在详写的事件中加以落实。再就是词义的辨析和推断,由于本

3、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辨析和推断词义,揣摩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此外,还有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安排材料等,都是这一课值得一讲的问说课记录张晓勤题,但在有限的40分钟内,课文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重点、抓关键。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就播放宋祖英演唱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优关的歌声打动学生,以醇正的歌词感动学生,用深情的朗诵推动学生,酿造一种情境,把学生导人到课文学习中去。2.揣摩事件导入新课以后,我就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把描写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的五件事和“我(们)”崇拜和依恋、

4、思念蔡老师的两件事找出来,用极简练的文字进行概括。在概括事件的同时,引导学生揣摩重点语句,开掘事件所蕴涵的思想内容。比如第一件事,学生概括为“不打骂”.通过讨论,开掘出“关心爱护学生”的思想内涵。再比如第二件事是“教跳舞”,其思想内涵则表现为“扩大知识视野”。其余四件事,这里就不赘述了。3.落实重点我的老师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记叙的要素在文章中的具体运用;二是词义的辨析和推断。这两个重点都是本次课堂教学必须落实的知识点。对于第一个重点我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排纠纷”这个详写的事件,然后再安排学生课后独立分析“梦里寻师”这个详写的事件,让学生从这两个详写的事件中,真正理解记叙的要素在记叙中的具

5、体运用。对于第二个重点,在分析事件的同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3、5、8自然段,结合具体的语境,准确地推断词义。4.口头作文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从阅读到说写就是从学到运用的过程。我在教学设什中安排说话训练,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训练,再过渡到对记叙要素和语言的运用上来,这是对本次课训练重点的突出和深化。5.结束教学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轻轻的背景乐曲声中,我引导学生集体朗诵这首歌的歌词: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那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滴;那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在深情的诵读声中结束本次课教学。四、教学方法我的老师这篇课文内容切近学生的生活,文字也浅显易懂。基于这个认识,我把执教这一课的教学方法定格为“讨论法”。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个人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的积极动脑,因而,我的这次课讨论的方式较多,有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师生对谈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