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40157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综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献综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献综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献综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文献综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课题题目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 婴童产品中的设计和应用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意义,以便对之后的在婴童产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现代化设计做好足够的准备,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在我们的生活中凡是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国的传统企业及品牌亦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文化元素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还要考虑到儿童心理学、色彩学、布料的机能以及印染技术等各个有助于设计的产业技术。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我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时代,部分传统文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正慢慢的消散,到无法被大部分人所知晓,如何使中国的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的特性,这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根本,也是立足世界的根本。部分创作者认为,传统和现代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以至于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及时的创新。其实这两者从来都是在不断融合、相互渗透着的。因此,传统艺术元素对现代设计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在现在一个好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文化我们可以从宝宝做起,对于婴童产品中的文化元素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对于传统文化元素在婴童产品中的设计和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题部分: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和特点(一)

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要知道传统文化元素首先要知道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而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二)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河宝贵的财富,有它独有的特点:首先它具有多样性,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传统文化元素自然也包含很广,以下为小部分的元素:中国书法、镌刻印章、中国结、祥云图案、中国刺绣、如意纹、京剧脸谱、唐装、皮影、剪纸、甲

4、骨文、竹简、文房四宝、陶瓷、国画、汉字等。其次它也具有历史性,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化知识,流传久远。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在对传统文化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2、传统文化元素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一) 传统文化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文杰在2009年的试论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中写道“标志设计作为现代视觉传达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将具体的事物、 事件、 场景和抽象的精神、 理念通过特殊的图形表达出来。”3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中国的造型艺术承袭了中国传统美术观,它不重“写实”重“传

5、神”,在意境上追求“大巧著拙”的浪漫飘逸境界, 它是具体的、 绘形的、 确定的, 又是抽象的、 入神的、 未定的。近年来, 设计师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合于现代标志设计中, 使作品的意趣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审美效果。如图2-1所示: 图2-1该标识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小脚印踏临其上,象征着探测月球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如巨龙腾空而起;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当时应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之邀,顾永江曾与众多评委和专家进行交流沟通,在标识的细节方面进行了进一步修改。他们将初稿中弧形的红色改成蓝

6、色,寄寓人们探索宇宙的恒久梦想;落笔的飞白改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二) 汉字在标志中的应用汉字是在象形文字基础上经过漫长演变而成的方块字,通过象形、会意等六种构成手段来传达特定的表意性,加之“图形化”、“符号化”的表现特质, 可以说是标志的最原始形式。 同时,甲骨文、篆、隶、楷等各书体不同的表征也为现代标志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比如2010 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意寓三人合臂相拥, 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表达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积极

7、追求。这一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的 “京” 字可说是异曲同工, 交相辉映。图2-2汉字作为非常有效的设计元素,与标志设计以造型、内涵取胜是一脉相承的,它将为现代设计开拓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造空间(三) 传统文化元素在时装设计中的应用民族元素从来都是让时装身价倍增的杀手锏。中国风格的高级时装有一种沉静气质和浓厚底蕴,在奢华当道、热闹缤纷的伸展台上,它永远是一道让人流连的美丽风景。中国风通过现代时装外形轮廓与中国服饰元素的混合或者中国化元素非中国化运用,带着厚重的历史感与新鲜的时尚感,席卷了变化万千的时尚舞台。中国风元素一:结构分割简单的结构线能打破整体装扮的单调和沉

8、闷感觉,同时还体现出中国风的古典韵味,选择有结构线的款式自然拥有了优雅的品味。如下图2-3图2-3中国风元素二:典雅蓝色蓝色在中式服装中运用的最多,不仅是因为蓝色是传统服饰的代表颜色,蓝色还能吸收肤色中的黄,让皮肤看起来更加白皙。如下图2-4图2-43、传统文化元素在婴童产品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婴幼儿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 而目前我国的婴童产品市场才刚刚起步, 设计能力还不成熟。吕艳红、任文营、张鑫韬在2007年的我国婴童产品设计研究中写道“从中国婴童行业协会了解到整个婴童产品的市场潜力基础主要有理性消费者增多,增强了对品牌消费的需求; 特殊人群的消费决定了安全第一的消费行为特征

9、; 独生子女的增多, 刺激高消费群体的扩大等。巨大的市场需求呼唤新产品的创新与研发。我国婴童产品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设计创新能力不强, 对产品人性关怀不够,产品造型设计缺乏美感,纹样设计比较单一等。”5很多婴童产品在设计时单纯考虑功能的完善和发展,对于纹样色彩的设计却忽略了很多,以至于现在市场上相当一部分产品纹样、样式和色彩千篇一律忽略了产品与使用者进行情感沟通这一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在纹样和色彩的搭配中时常显得很突兀,没有美感,在纹样中即使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但是没有创新,没有给消费者提供美的享受,无法引起消费者的购买需求。4、传统文化元素在婴童产品中设计要素-色彩分析(一)色彩对婴童的

10、作用吕艳红、任文营、张鑫韬在2007年的我国婴童产品设计研究中说道:“视觉是人们接受事物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色彩刺激人的视觉产生映像的作用不可忽视。在为儿童设计时,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审美情趣、年龄等因素选用不同的配色,以达到不同的设计目的。”8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他们大多喜欢鲜艳活泼的色彩, 如淡橙色、黄色、 玫瑰色、天蓝色等兴奋色。特别是婴儿对鲜艳的色彩十分敏感, 刚刚来到新的环境, 色彩是他们学习、辨认的重要一课,不同色彩有调节情绪、锻炼思维、区分功能等作用。但婴幼儿又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婴儿的眼球视网膜尚未充分发育,所以婴童用品的颜色不宜过分浓烈, 不宜大红大绿, 而应颜色淡雅,

11、 宜采用白色、淡红、淡绿、淡蓝、淡黄等无色或粉色系。此外设计时还要注意与产品周围的环境、光线等相和谐, 尽量选用温馨、柔和、安抚情绪的色调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二)色彩搭配应注意的要素李杏花、周晖2009年的浅谈色彩搭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写道“在色彩搭配心理与年龄有关:人类随着年龄的变化生理结构也有相应变化,色彩所产生的心理影响也随之变化.”1例如:儿童多喜欢明亮而鲜艳的颜色如红黄两色就是一般婴儿的偏好4-9岁儿童最爱红色 9岁以上的儿童最爱绿色。如果要求7岁到15岁的小学生把黑、白、红、青、黄、绿6种颜色按照嗜好列出次序的话 男生的平均次序为绿、红、青、黄、白、黑。女生的平均次序为绿、红、

12、白、青、黄、黑、绿色与红色为其共同喜爱的颜色,黑色普遍不受欢迎。婴儿时期的颜色偏好可以说完全是由生理作用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联想的作用渗入进来。如女孩比男孩较爱白色;也就是由于白色容易使人联想到纯洁;到了青年和老年时期,由于生活经验的丰富,色彩的偏好来自联想的就更多了。总结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婴童产品上的应用和设计中,不能古板的套用中国现有的传统文化元素,而是要充分的对其进行再设计,使其符合现代时尚人群的消费需求,并且在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要充分感受用户的需求,在色彩、样式以及文化底蕴上更上一层。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 气候、 文化

13、传统、风俗习惯、社会经济不尽相同,从而出现了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风格,正是这些区分的标识,才使我们的民族有了自己的文化烙印。今天我们以现代审美的全新视点去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元素,就像靳埭强先生所说“我们不一定要画上京剧脸谱,穿上龙袍,才能让人认出是中国人”,我们要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延其“意”传其“神”,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更可以借助设计本身所特有的持久性和广泛影响力,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互动, 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现代人从经济、生活需求出发,对传统文化元素作适当的简化与调整,对材料、结构、工艺进行再创造, 运用艺术内涵设计出成熟的具有

14、传统风格的作品, 是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的。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当代富有韵味的设计,会让传统文化元素的脉络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参考文献1 李杏花 周晖著. 浅谈色彩搭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社会科学,2009年第四期.2 洪兴宇著. 色彩构成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3 文 杰著. 试论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2009,141-142.4 罗仕鉴 应放天 李佃军著.儿童产品设计M.2011.5 吕艳红 任文营 张鑫韬著. 我国婴童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07.6 吉尔 巴特勒著. 设计的法则M.2010.38-39.7 邓永平 鲁怡著. 婴童经济:超级内需

15、. 经贸实践. 2009(11):45-46.8 邱志诚著. 产品人性化设计与理性的关系 J . 包装工程, 2005 , 26(2) : 188 - 189 .9 杨翠著.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C. 2012.10 倪洁诚 钱欣著.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元素对欧洲品牌服装的渗透J.纺织学报.2006第7期.11 周颖著.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C. 美术学. 2010.12 刘颖著. 中国婴童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研究C. 设计艺术学. 2011.13 徐建华著. 中国婴童产品企业普遍设计能力差N. 2006.14 张硕阳 陈毅文 王二平著. 消费心理学中的风险认知J. 2004年第2期15 冯永辉著. 超越主观与客观的对立C. 201216 江南著. 婴童产业期待成熟J. 2011.17 P.B. Gibbons , Y. Matias , V. Ramachandran. The queue-read queue-write asynchronous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