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习题_答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8139383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学习题_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习题_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习题_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习题_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妇产科学习题_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产科学习题_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学习题_答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妇科资料参考答案第一章答案分析一、选择题1B 大阴唇皮下脂肪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受伤后易出血形成血肿。2D 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宫颈内脏呈梭形,称为宫颈管,其下端称为宫颈外口。3D 阔韧带上缘游离,内23部包裹输卵管,外13部移行为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动脉、静脉由此穿行。卵巢内侧与宫角之间的阔韧带稍增厚,称为卵巢固有韧带。4C 输尿管进入骨盆腔,并继续在腹膜后沿髂内动脉下行,达阔韧带基底部向前内方行,在宫颈部外侧约2cm处,在子宫动脉下方与之交叉

2、,再经阴道侧穹隆顶端绕向前内方,穿越主韧带前方的输尿管隧道,进入膀胱底。5E 子宫内膜从青春期开始受卵巢激素影响,其表面23能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功能层;靠近子宫肌层的l3内膜无周期性变化,称为基底层。6C 男型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致出口后矢状径较短。因男型骨盆呈漏斗形,往往造成难产。该型较少见,我国妇女仅占137。7E 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黏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黏膜,称为组织学内口。二、填空题1 内生殖器官 外生殖器官 其相关组织2 阴

3、道 子宫 输卵管 卵巢3 柱状上皮 鳞状上皮4 圆韧带 阔韧带 主韧带 宫骶韧带5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 伞部 间质 壶腹 伞 6 髂内动脉 宫颈内口 2cm 上 下 宫体支 宫颈-阴道支7 耻骨联合上缘 髂耻缘及骶岬上缘 假骨盆 真骨盆 真骨盆 小骨盆8 女型 扁平型 类人猿型 男型三、名词解释1阴道穹隆:阴道上端包绕宫颈,环绕宫颈周围的部分称阴道穹隆。按其位置分为前、后、左、右四部分。其中后穹隆最深,与盆腔最低部位的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2子宫峡部:宫腔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两侧通输卵管,尖端朝下通宫颈管。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

4、m。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因粘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组织学内口。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10 cm,形成子宫下段。3直肠子宫陷凹:子宫浆膜层为覆盖子宫体底部及前、后面的脏腹膜,与肌层紧贴,在子宫后面,腹膜沿子宫壁向下,至宫颈后方及阴道后穹隆再折向直肠,形成直肠子宫陷凹,亦称道格拉斯陷凹。4骨盆漏斗韧带:阔韧带分为前后两叶,其上缘游离,内23部包裹输卵管(伞部无腹膜遮盖),外13部移行为骨盆漏斗韧带或称卵巢悬韧带,卵巢动、静脉由此穿行。5假骨盆:假骨盆又称大骨盆,位于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及骶岬上缘的连线之上,是腹腔的一部分,其前为腹壁下部,

5、两侧为髂骨翼,其后为第5腰椎。假骨盆与产道无直接关系,但假骨盆某些径线的长短关系到真骨盆的大小,测量假骨盆的这些径线可作为了解真骨盆的参考。6真骨盆:真骨盆又称小骨盆,位于骨盆分界线之下,是胎儿娩出的骨产道。真骨盆有上、下两口,即骨盆入口与骨盆出口。两口之间为骨盆腔。骨盆腔的后壁是骶骨与尾骨,两侧为坐骨、坐骨棘、骶棘韧带,前壁为耻骨联合。坐骨棘位于真骨盆中部,肛诊或阴道诊可触及,是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耻骨两降支的前部相连,构成耻骨弓。骨盆腔呈前浅后深的形态,其中轴为骨盆轴,分娩时胎儿循此轴娩出。7泌尿生殖膈:骨盆底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筋膜及一层薄肌肉组成,覆

6、盖于由耻骨弓与两坐骨结节所形成的骨盆出口前部三角形平面上,又称三角韧带。其中有尿道与阴道穿过。在两层筋膜间有一对由两侧坐骨结节至中心腱的会阴深横肌及位于尿道周围的尿道括约肌。8会阴: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前为耻骨联合下缘,后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狭义的会阴是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厚34 cm,由外向内逐渐变窄,呈楔形,表面为皮肤及皮下脂肪,内层为会阴中心腱,又称会阴体。妊娠期会阴组织变软有利于分娩。分娩时保护会阴,可防止裂伤。四、简答题1答 子宫韧带共有四对。(1) 圆韧带:因呈圆索状而得名,由结缔组织与平滑肌组成。起于宫角的前面、输卵

7、管近端的下方,在子宫阔韧带前叶的覆盖下向前外侧伸展达两侧骨盆壁,再穿过腹股沟管,终止于大阴唇前端。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的作用。(2) 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的双层腹膜皱襞,呈冀状,由覆盖子宫前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达盆壁而成,可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阔韧带分为前后两叶,其上缘游离,内23部包裹输卵管(伞部无腹膜遮盖),外13部移行为骨盆漏斗韧带(或称卵巢悬韧带),卵巢动脉、静脉由此穿行。在输卵管以下、卵巢附着处以上的阔韧带称输卵管系膜,其中有结缔组织及中肾管遗迹。卵巢与阔韧带后叶相接处称卵巢系膜。卵巢内侧与宫角之间的阔韧带稍增厚,称卵巢固有韧带(或称卵巢韧带)。在宫体两侧的阔韧带中有

8、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称宫旁组织。子宫动脉、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3) 主韧带:又称宫颈横韧带。在阔韧带的下部,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为一对坚韧的平滑肌与结缔组织纤维束,是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致下垂的主要结构。(4) 宫骶韧带:从宫颈后面的上侧方(相当于组织学内口水平),向两侧绕过直肠到达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韧带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外有腹膜遮盖,短厚有力,将宫颈向后向上牵引,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上述韧带薄弱或受损伤可导致子宫脱垂。2答 输卵管壁内层为粘膜层,由单层高柱状上皮覆盖。上皮细胞分为纤毛细胞、无纤毛细胞、楔状细胞及未分化细胞四种。纤

9、毛细胞的纤毛摆动有助于运送卵子;无纤毛细胞有分泌作用,故又称为分泌细胞;楔状细胞可能为无纤毛细胞的前身;未分化细胞亦称游走细胞,为其他上皮细胞的储备细胞。输卵管肌肉的收缩和粘膜上皮细胞的形态、分泌及纤毛摆动均受性激素的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3答 女性生殖器官和盆腔具有丰富的淋巴系统,淋巴结一般沿相应的血管排列,分为外生殖器淋巴与盆腔淋巴两组。(1) 外生殖器淋巴分为深浅两部分。腹股沟浅淋巴结:分上、下两组,上组沿腹股沟韧带排列,收纳外生殖器、会阴、阴道下段及肛门部的淋巴;下组位于大隐静脉末端周围,收纳会阴及下肢的淋巴。其输出管大部分汇入腹股沟深淋巴结,少部分汇入髂外淋巴结。腹股沟深淋巴结:位于股

10、管内、股静脉内侧,收纳阴蒂、股静脉区及腹股沟浅淋巴,汇入闭孔、髂内等淋巴结。(2) 盆腔淋巴分为三组。髂淋巴组由髂内、髂外及髂总淋巴结组成;骶前淋巴组位于骶骨前面;腰淋巴组位于腹主动脉旁。阴道下段淋巴主要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阴道上段淋巴回流基本与宫颈淋巴回流相同,大部汇入闭孔淋巴结与髂内淋巴结;小部汇入髂外淋巴结,并经宫骶韧带汇入骶前淋巴结。宫体、宫底、输卵管、卵巢淋巴均汇入腰淋巴结。宫体两侧淋巴沿圆韧带汇入腹股沟浅淋巴结。当内、外生殖器官发生感染或癌瘤时,往往沿各部回流的淋巴管扩散,引起相应淋巴结肿大。4答 根据骨盆形状(按Callwell与Moloy分类)分为四种类型。(1)女型: 骨盆入

11、口呈横椭圆形,髂骨翼宽而浅,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不小于10 cm。该型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我国妇女占5258.9。(2)扁平型:骨盆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长,呈扁椭圆形。耻骨弓宽,骶骨失去正常弯度,变直向后翘或呈深弧型,故骨盆浅。该型较常见,我国妇女占23.229。(3)类人猿型:骨盆入口呈长椭圆形,骨盆入口、中骨盆和骨盆出口的横径均较短,前后径稍长。坐骨切迹较宽,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耻骨弓较窄,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骶骨往往有六节且较直,故较其他型骨盆深。我国妇女占14.218。(4)男型:骨盆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

12、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致出口后矢状径较短。因男型骨盆呈漏斗形,往往造成难产。该型较少见,我国妇女仅占13.7。上述四种基本类型只是理论上的归类,在临床上所见多是混合型骨盆。骨盆的形态、大小除种族差异外,其生长发育还受遗传、营养与性激素的影响。第二章答案分析一、选择题1D 性成熟期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2D 绝经后由于卵巢性激素锐减,负反馈作用降低,FSH、LH升高,以前者升高最明显,绝经后三年FSH升高约14倍,以后垂体功能随年龄老化而减退,FSH和LH又下降。3E 绝经后由于卵巢性激素锐减,负反馈作用降低,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尤其血中的FSH含量升高,因此通

13、过尿液的排出量亦增加。4C 子宫内膜的基底层在月经期不脱落,月经后由此层再生新的内膜。5C 雌激素促进骨中钙质沉着,更年期及老年期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骨质疏松。更年期给予雌激素如尼尔雌醇,可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并缓解其发展。二、填空题1生殖功能 内分泌功能2体格发育 生殖器官发育(第一性征) 第二性征 月经来潮3 雌激素 孕激素 雄激素4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排卵 黄体形成及退化5增生期 分泌期 月经期三、名词解释1月经: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2月经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3月经周期: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月经周期。4绝

14、经过渡期:从开始出现绝经趋势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此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5绝经:指妇女一生中的最后一次月经。绝经是卵巢功能的真正衰竭,以致月经最终停止。6长反馈:卵巢分泌到循环中的性激素的反馈作用。7短反馈:垂体激素对下丘脑GnRH分泌的负反馈。8超短反馈:GnRH对其本身合成的抑制。四、简答题1答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包括对女性生殖系统、第二性征、下丘脑、垂体及代谢的影响。(1)外生殖器: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2)阴道上皮: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黏膜变厚,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3)宫颈: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富有弹性,易拉成丝状。(4)

15、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增生、修复。(5)子宫肌:促使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促进子宫肌层变厚;增进血运,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6)输卵管:促进输卵管肌层发育及上皮的分泌,加强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7)卵巢: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8)第二性征:促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9)下丘脑、垂体: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10)代谢作用:促进水、钠潴留;促进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降低循环中胆固醇水平;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2答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由下至上):通常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效应,包括对女性生殖系统、乳房、下丘脑、垂体、体温调节及代谢的影响。(1)阴道上皮: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2)宫颈:使宫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黏稠。(3)子宫内膜: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子宫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4)子宫肌: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5)输卵管: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6)乳房:促进乳腺腺泡发育。(7)下丘脑、垂体:孕激素在月经中期具有增强雌激素对垂体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